《下午茶的脆饼》=诗说12.+诗路05. -看不懂的一场四重奏. (林长信/2015-1-7/#1503)
1
凑拢丝、钢、铜、皮的工厂在熄灯后
超女开始跟张开大口的三足黑兽作战 @
小心从牠一长排的牙齿间施展权威
生产线最前台的工头满脸的陈年老汗 @
为了与暗沉的机油色泽互补
汗里还有黑色的血线 @
2
本段功夫绝对按照老天的派工单演绎 @
全程的全然忘我
与工序指令浑若一体 @
3
工人的青春跟刀轮下的肉块同步肢解 @
成品的肌理尺寸都会令消费者满意
包装盒印上的厂长口号也永世不灭 @
4
这装有管风琴的宏伟车间开闸放出
沾酱油*的观光客摸着鼻子往外流动 @ *沾酱油,闽南话,指肤浅的.反义词是腌菜瓜.
道旁冒烟的沟孔见得到血水混合漂白液
想透露点粉红色的喜庆 @
长期的雪季所造就成奥室里的艺术家与学问家
陆续走出研究大楼的中庭 @
在夏天的阵雨下同我们成队拐向食堂
期望下午茶还会搭上老配方的脆饼 @//
>
诗路05.《与友人/杨桑聊音乐家99%的努力》 林长信/2015-1-25
@=(略)……日本人的敬业与感动!这大概是以前唐朝遗留下来的风气?
附上俄罗斯民谣:老莱姆树。自然、清新,我闻到浓厚的泥土香味,与浓浓的旅途哀愁感,感动啊!俄罗斯民谣,与你分享!其他版本,附上油画、歌词:…
&=长信=〉我曾听内地的一位留日的黄亚南先生聊起,日本人因自然资源困乏,人口拥挤,所以养成小心警惕其周遭的社区舆论,养成了自我唯谨唯慎的性格,就显现在待人接物之上了。
所以,我推测富裕强盛的唐人应不如日本人敬业。今日的美国人或许也比不上日人/德人敬业。
谢谢分享与附语。这次发来的诗美、画美、歌颇哀美。我去过圣-彼得堡两次,稍稍感受到长雪季的寒冷,与半夜两点后才天黑的那种艰困生活下,使人对天命生深深哀怨。
气候不好(多雪、多雨、多晒)的任何地区会逼人躲进屋里创作人类的思想与艺术的文明,俄国即是;深巌洞窟里的史前岩画亦是。 长信上。
又:附诗二首-1503《下午茶的脆饼》、1507《送别》,或许可以表达清楚我的心。
>
2015-2-23
@=杨桑 啊,你的诗...
&=那夜在国家音乐厅(或中山堂?)听22岁的青年小提琴手拉奥地利的GRIG的现代新曲(我听不懂,因不适应,有几处我的情感不被升华),他连拉20多分钟,不看谱,变化极丰富。曲中已满头是汗,曲终更是全身大汗淋漓。我看他背谱--旁边的钢琴伴奏是看谱的--已够呛了,还要站着拉那么久,这样的苦功夫与艰苦劳动,使我觉得在他的脑力与体力方面都很不值得。所以,回来就写了这首诗,表示不甘、不舍。
我觉得还是拉些老配方的古典老曲也就罢了。何苦?
>
2015-2-24
@=杨桑 应该要极力拍手赞扬。
观众听到的只是结果,但音乐家苦练的过程是非常非常辛苦又单调又孤单的。
艺术这条路,不简单,除非你很有天分,还要加上99%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