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甘泉:《散落心田的荒凉》——读山东周塬诗作《犁铧》
世上可悲的,不只是斗转星移中的物是人非,更是物非人是,甚或是物人皆非。读诗人山东周塬的诗作《犁铧》就能从骨子里感受到这种悲凉。
诗作《犁铧》是一首张力十足的作品,除其全篇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外,仅从字面上看就能发现其所表达出的多指向性:一可以理解为犁铧绣了,已无破土之力;二可以理解为翠绿无存,而绣了犁铧;三可以理解为犁铧绣了,更无翠绿所存。以上种种,无不是向读者传达出一种无以复加的痛。
诗作《犁铧》首句开门见山,用“锈了。咯血地疼”,简单明了地交代了“犁铧”的存在状态。期间饱含着多少岁月沧桑与命运的挣扎,都被“咯血地疼”轻轻的一笔带过。只留下一个锈迹斑斑的特写和一个痛点。像似犁铧,像似岁月,像似那颗仍在脉动的心。
诗作《犁铧》第二句承接自然,以“再不能梳理她的长发”发出无奈的感叹。那种有条不紊的日子,那种触手可摸的温暖都无力地散去。或许不是不可再有,而是不能再为。这只有作者和读者自己方能感悟。籍此,也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痛感。
诗作《犁铧》第三句有力升华,也是全诗最为精彩的部分,它通过“想她翠绿的模样”,为读者解开了痛的伤痕,鲜血淋淋。我们可以看到在前两句近乎透彻的表达后,此句是大有回马枪的味道,读来确是十分的过瘾。然而,诗人又是一位高明的疗伤大师。其一个“想”字,便又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空灵的状态之中。这种回归近乎完美又遥不可及,近乎于道。
诗作《犁铧》颇具人文关照和内省。它在读者散落心田的荒芜中破土开垦,犁铧出一道痛彻心扉的印痕。而这“犁铧”正如一把挥向内心世界的“手术刀”,见血且又疗伤。
附:《犁铧》
《犁铧》
文/山东周塬
锈了。咯血地疼
再不能梳理她的长发
想她翠绿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