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生 发表于 2012-10-28 08:31 ( a7 [7 J0 Z8 r W6 d
中国诗歌未来发展亲民论(一)9 y9 D; U6 m$ S) N. v, t
, l3 O/ g, ^# |, Y
莫言热已经过去,但有人提出,如果中国人再获诺奖文学奖,那一定是诗歌 ...
9 Q1 J3 F# @+ `既然诗起源于劳动,诗思来自生活,诗人怎能失掉亲民呢?提亲民理念,并不是将诗回归到无诗味的白话,也并不是仅仅围绕诗的懂与不懂上做争议,更不是否认那些神性感极强的历史名篇(其实大部分篇什依然闪烁亲民的光芒),我感到中国云的的亲民讨论,其目的是在强化诗意的同时,拉近诗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让诗有更多的读者。不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句真理的老话,诗即是诗人精神的闪光,那灵感的闪光依然是个人生活与思想火花摩擦产生的,那光芒也应该沐浴人间的生活。因此,诗人听取诗的呼唤:神性;也应该听取歌的呼唤:观众;我想,失去观众的诗,再神性又有何益!还是听一听诗歌的呼唤吧:合二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