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到深处——子崖诗歌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到深处
——子崖诗歌欣赏

网上认识子崖诗友,他是一位具有扎实文笔功底的诗友,率性,而谦逊;待人和善,却又个性独立。与他交流,自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松弛感和洒脱感,我们几位诗友一起文娱不长的时间,成为了内心里相惜的朋友。
子崖四川人,在上海已经生活多年。他经常读其他诗友的诗歌,总是给于他人正面积极的评价;当遇到不能认同的疑惑,子崖就会发短信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论对方是否接受他的观点,他总是以谦逊的态度结束交流。这样的交流中,子崖不求名利,只求诗歌写作中获得愉悦,让我们大家都十分怡然欢愉,不会存在尴尬。
几个经常交流的诗友,都是常年热爱诗歌写作的人,诗歌写作整体水平虽然不能说十分超群,但每个人常年累积下来,都有几首诗歌称得上优秀、出色,让人读后心生赞美,各有特色。比如平行线、黄前、古不为,还有时不时来凑热闹的五月天、纳兰寻欢、子在川上曰等等诗友。他们写诗歌没有太多的索求,只是内在的文化心理需求,率性而歌、真情而抒,找到了各自恰当的诗歌角色化定位,与思维开阔而又富于个性的诗友在一起,一起文娱之下自有明朗的快乐。也许这就是诗歌论坛很好的文化作用体现了。
正是基于简单的诗歌娱乐目的,写作极少条条框框束缚,使得子崖等诗友的诗歌,各自具有明显的阅读新颖感,自然流露自己的情感,却又能找好各自诗歌角色的抒情定位。个性化的抒情,才会使自己的诗歌文字呈现出与别人作品不一样的阅读魅力。个性化的文字,才会凸显每个诗友自身的诗文特点和创造力。子崖诗歌正是因为洒脱的个性,吸引了我们这些读者。
优秀的现代诗歌,往往具有多样值得赏析的特点,子崖诗歌就体现了这一点:诗维灵活,不拘俗套;线索明朗,一贯到底;修辞丰富,善于陈述。他的诗歌采用常人料想不到的文意叙述,情感抒发不仅体现了充分的智巧构思,还形成了文采出众、哲意深刻的人文特点。下面选取的《白纸书生》、《酒生可畏》、《薄命》三首诗歌,集中体现了子崖诗歌的特点。
一、诗歌欣赏和写作的三条主线索法。
为了更好的解析子崖诗友的三首诗歌,先得介绍诗歌写作和欣赏的有关预备知识,三条主线索的概念:现代诗歌目前的语言发展,实际上是围绕着“如何叙述”的语言核心进行发展的(随着图像、音频、视频与现代诗歌结合,重点可能转向诗意如何展现、如何叙述两个核心),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叙述方法,会产生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如何组织这些语言,就要说到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起转承合线索。其次,每首诗歌抒情或说理的素材如何展现这条线索往往没有得到大家理论上的重视,即面对题旨该铺排物象和意象素材。除了上述两条线索,还不能成为一首好的现代诗歌,必须辅之以语言修辞的线索,形成三条线索相编织的文本内容,才能显得饱满、有当代气息。
三条主线索法对写作、欣赏诗歌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条主线索,起转承合的传统章法线索;第二条主线索,抒情或说理素材如何展现的叙述线索;第三条主线索,语言文采的修辞章法主线索。
具备上述预备知识,我们仔细阅读子崖的三首诗歌,各用一条线索来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23:15 | 只看该作者
二、第一条主线索法解析《白纸书生》。
仔细阅读第一首诗歌《白纸书生》,大体理解这首诗歌的含义:一个书生的感叹,不停的用文字抒情、思考,希望勘破人间大道,摆脱草根出身的卑微地位,却屡屡失败,真是让人伤感啊。
1.它的起环节,包括三方面因素的“起”,点明诗歌的主题是对白纸书生进行抒情;主体文字叙述的起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通篇读完这首诗歌后,即使一时无法全面把握诗歌的意涵,也能体会到它是一首充满语言修辞的诗歌,是以比喻为主要章法修辞的诗歌;掌握了这三条线索之后,再进行阅读,就能像猜谜语一样,一句一句、一个词一个词的理解每一个细节诗文的暗含意旨。
2.诗文的转环节是指,由主题所指代的主体物象向抒情或说理的目标物象过度,铺陈语言及过度物象的陈述、衔接的语言环节。在此诗来说,指的是第一节二至五行,点明了“做着书一样大户人家的梦”这个目标物象的环节。
3.诗文的承环节,实际上是转环节的补充。中国古诗词和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诸般文体,写作时都在刻意回避平铺直叙。如果一个文本的平铺叙说顺序是1、2、3、4,那么换成起转承合,就变成了1、3、2、4,就像语言的音韵一样,力求形成抑扬顿挫,在文本章法上就体现为伏笔和补充。仔细阅读第二节一行至五行前半句,就是补充说明转环节的抒情物象群。按照叙事逻辑顺序来说,它与转环节起码是并置作用,而不应排在转环节之后。
4.诗文的合环节是指,诗歌的点题和升华收尾。在这首诗歌里,指的是第二节五行后半句至七行。
5.诗友们可以细细体会《白纸书生》清晰的起转承合,以此方法研究诸多诗歌文本,绝大多数都与这首诗歌的抒情逻辑相同,少数诗歌是平铺直叙、或者省略合环节的特例。

◎白纸书生
文:子崖

一张白纸前途未卜
收留笔的吐糟
牧小诗,策马章句
稿子的命
做着书一样大户人家的梦

墨,醒或不醒
茫然无绪的词句和散乱的标点
都撑不起稿纸的三寸天堂
仿宋,楷体,黑体
各怀草芥的悲悯,天涯或庙堂
笔锋错失苇叶,渡不渡江
一介白纸书生,结局都很潦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23:15 | 只看该作者
三、用第二条主线索法解析《酒生可畏》
《酒生可畏》是一首语言和文字看起来相对繁杂的现代诗歌,描写了几位朋友一起喝酒、诉苦的场景,是对人生磨难的、哭诉无泪的诉说,可谓一唱三转,哀声牵动读者内心的恻隐之心。本文着重就如何布置诗意素材的第二条线索去解析这首诗歌。
1.诗歌开头描述了所喝的酒是普通劣质的烧刀子,接着介绍了喝酒的时间和天气。特别注意前三行的描述,都可以理解为与意境营造相关的双关语,不仅是物理素材的陈述,而且完成了意像的设置,这一点一滴的物理素材和意象的逐步设置,最终构筑成全诗的意境。
要注意,前三行的氛围,既可以是豪放、快意的铺垫,也可以是凄苦哀婉的铺垫。所以在下一个句群(四至六行)插入后,进一步明确了情绪色彩和意境。
2.第四至八行,插入了喝酒的心情,进一步明确了意境的内涵,“辣过的喉咙,装得下委屈/咽得下苦果,吞得下和血的牙齿”。四至六行可以划分为三个意群,第四行是陈述喝酒的酒菜,江南小菜桌饮酒的风貌,顺利插入“恰够宋词中的(凄苦)况味”这一意象,利于作者导出的内心愤懑而架设物象条件。但又基于通常的人情,胳膊拗不过大腿,而“化着一声喟然长叹”,化作一个儒家的忍字。这一组素材的插入,顺承前三句,根据普通人的心理思维特点,而做到了新元素(凄苦情绪)的安插。
3.至第九行以前,完成了描写和铺垫,全诗整体转入情绪抒发部分。下半部分以“醉”为线索展现抒情元素。先点明“相逢一醉的人,不胜的是各自的人生/酒不醉人,人醉酒,”的醉线索(类似一首诗歌的标题的作用),相逢饮醉的人,才是真感情的好兄弟、有情人,不论你是杀猪的俗人还是写诗的雅士、长眠的故人。每一句新物象概念的呈现,都会沿着前一个概念的内涵,蹚出新的语言外延,然后形成该句群的点睛、为下一逻辑句群的出现做好铺垫。倒数第三句依然用这个内涵相同、外延错位的概念拓展语言,转到了某个令诗人醉心的女子,完成全文的抒情意象呈现。

◎酒生可畏
文:子崖

须是那陈年的烧刀子
爽利干脆,须是那初秋的微雨
在窗外淅沥,芭蕉有声
摆一碟小菜,二两酒,恰够宋词中的况味
啜一口,所有深潜的愤怒,不得已
化着一声喟然长叹
辣过的喉咙,装得下委屈
咽得下苦果,吞得下和血的牙齿
相逢一醉的人,不胜的是各自的人生
酒不醉人,人醉酒,酒的清白
可两肋插刀,可以身相许
杀猪的饮,写诗的饮
洒在地上,故人也可饮
一饮解千愁,解不了命定的缘
遇见让你舍命一醉的人
醉吧,醉至骨髓深处
她在其中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23:16 | 只看该作者
四、用第三条组线索法解析《薄命》
《薄命》这首诗歌本质上与传统的红颜女子薄命的感叹无异,但作者采用的叙述方式和修辞技法新颖,写出了新意,使它凸显了与众不同的艺术美感,而且语言衔接流畅、无痕。这样的优秀诗歌是可以从多个语言技法角度审视其成功之处,但本文仅用诗歌欣赏的三条修辞技法线索的第三条来解析《薄命》,侧重语言修辞来审视。
翻译这首诗歌的大意:桃花的芳香和青春,能吸引蝴蝶和春风围绕,但她自己却无法拴住自己的春心。她盛开的青春,无论是纯洁的,亦或是带有欲望的,都属于她本能的生理个性,每到夜晚就会思念情郎,羞得她自己都妖娆、面红。即使遇到了无情的浪荡男子,她依然会煽情留情,受伤于一次又一次情网后,屡次被人遗弃也不会长太多记性。这些薄命的女子,不论最终是怀恨,还是保持着美好的爱心,都是女子的本性。
了解了上述大意,我们再对每句诗语进行修辞解析:
1.        桃花能拴住蝴蝶和春风,却拴不住自己:
1.1.动词通用,形成了对比。“拴住”在前半句意为吸引,在后半句为本意拴住,这样的通用,使得前后两句话形成了鲜明对比和联系,栓得住别人、却拴不住自己。
1.2.拴住蝴蝶和春风,是拟人,将桃花、蝴蝶、春风光拟人化。
1.3.桃花栓得住蝴蝶和春风,桃花暗喻受到人类两性文化熏陶的青春女子,蝴蝶和春风分别暗示了女子青春的芳香和青春女子随处受人欢迎。
1.4.却拴不住自己,省略了(自己的)“春心”二字。
2.盛开的名字,白和粉都有妖性:
2.1.盛开的名字,是一句暗喻,暗指青春女子的性格。
2.2.白和粉两种颜色,分别暗喻清洁和妖娆的青春女子性格。
2.3.妖性一词,暗喻的是青春女子本能的生理要求。
3. 花瓣梳拢春夜的典故/人面微红:
3.1.花瓣,暗喻女子生理本能需求,结合社会文化之后,所形成的委婉情绪。
3.2.春夜的典故,是指代修辞,暗喻女子夜晚思春的心绪和本能的那些优美故事。
4.遇到无情的流水/仍簌簌地落:
4.1.无情流水,暗喻那些薄情男子。
4.2. 仍簌簌地落,桃花瓣簌簌地落进无情的流水里,暗指女子明知遇到薄情郎,也可能因为他的才(财)貌而为他留情,是暗喻修辞。
5.一点也不长记性,是对女子的惋惜之情,“一点”是夸张手法。
6.薄命的一生,
6.1.是夸张手法。
6.2.也是写实,暗喻了人类是以男权为主导才能正常运行的社会秩序(至今为止),认识到这一点对女人尤其重要。所以标题的“薄命”,以及“薄命的一生”这句,是诗眼所在。
7.恨着,爱着/都叫女子:
7.1.前半句是省略句,完整的语句应为:无论是抵触、愤恨这个社会制度,还是热爱、适应这个社会制度。
7.2.都叫女子,是暗喻、哲理指代,正常理解的话,应为:都是女子生命里本质需要遵守或认识到的规则。
上述逐句逐词罗列《薄命》里的至少16个语言修辞技法,可见语言修辞手法对一首优秀的诗歌来说,是多么不可或缺。而这首诗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最重要法则:两性法则,恰当的进行了抒情,其语言艺术价值虽然十分凸显,却无法掩饰其真正的哲理价值之彰显。

◎薄命
文:子崖

桃花能拴住蝴蝶和春风
却不能拴住自己
盛开的名字,白和粉都有妖性
花瓣梳拢春夜的典故
人面微红。
遇到无情的流水
仍簌簌地落
一点也不长记性
薄命的一生
恨着,爱着
都叫女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23:16 | 只看该作者
三首诗歌由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技法素养,线索明朗、素材组织有序,每首诗歌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欣赏。只要读者掌握了三条线索欣赏法、必要的人生阅历、必要的语言修辞知识,并不太难读懂。而且三首诗歌采用基本相同的修辞技法,展现出来的情绪质地相似,却完全没有阅读的重复感,可见子崖的这类技法是到了饱满、丰富、不是简单掌握的地步。
这三首诗歌意境色彩偏暗,但充满了人文关爱和悲悯之心,形成了类似悲剧超越喜剧的艺术感染力和哲学价值。子崖的文笔值得诗友们不吝赞扬之辞。



注:
1.此文是子崖诗友专门提供自己的作品,经挑选而得。晚了三个多月交货,希望子崖诗友谅解。
2.本文限于篇幅,没有对每首诗歌均做三条线索的解析,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按照三条线索的原理,分析这三首诗歌,或者其它的汉语诗歌文体。经过几年或长或短的思索,就能比较顺利地掌握此技法了。

                                    2018年2月22日星期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2-26 16:58 | 只看该作者
发一篇评论,要一下发,不要分段在后面续,不符合规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9:47 | 只看该作者
王恩荣 发表于 2018-2-26 16:58
发一篇评论,要一下发,不要分段在后面续,不符合规程

一大块,不利于阅读,还是分开发的好,有助于诗友们阅读,不容易疲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2-26 23:42 | 只看该作者
个性化的抒情,才会使自己的诗歌文字呈现出与别人作品不一样的阅读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2-26 23:43 | 只看该作者
个性化的文字,才会凸显每个诗友自身的诗文特点和创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2-26 23:43 | 只看该作者
子崖诗歌就体现了这一点:诗维灵活,不拘俗套;线索明朗,一贯到底;修辞丰富,善于陈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19:5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