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明月 于 2018-3-26 20:20 编辑 ; w, x$ K- \. q0 _' D4 o! \* ?
: h C+ K1 t: T8 h9 [- U- H
面对一棵小草
% e, S7 D/ j! N8 V% H% i, {
) q y5 j4 \7 d* J) Q作者:朱枫
% h. L* M9 O4 m* O1 j2 [& k* x. n# Y: w% v
小草呀,请原谅我的无知1 T* P& H, \2 T
年过半百了,我还
k2 Y' H2 I6 t8 N: {不识你的名字4 q- _( X8 K& n: q( l& O
只能称你为小草" a. j. N( N# |1 w# E, g. Z8 r
8 B2 v- A" O& K4 _* i y/ b$ h: f& j8 q) l9 _0 N- B6 {
推荐人:林荣
5 `' o5 l. `$ x, g( g; k* I0 _+ X# U& M- `: G
推荐语:9 x& @: ]) k" S% E1 P+ z" \
& m1 [9 D3 l$ L5 {3 L
无名小草,一生无名,却可以春风吹又生。人一生为名利奔波,却只能是来这世上一遭。几十年匆匆而过,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 \4 B+ s5 [# e* O小草不在乎“无知”的人类,它们悠然过着自己短暂的一生。人类不是无知,而是太聪明了,这世间有太多的人眼睛只是望向高处,趋炎附势,只是忙忙碌碌于市井宫衙,哪里有闲心去关注一棵小草。相比之下,一棵淡泊静默的小草和一个匆忙于名利匆忙活一回的人相比,哪一个更幸福呢?一棵小草能做到心无挂碍,而人又有几人能做到?
; J5 Q2 [1 `- S/ [9 h0 H3 U& [: G+ v
当然,这首诗中,小草或者也可以是一种隐喻,从社会学角度讲,这里又有了阶层之分,不做赘言……
% z; Z/ v" @6 w; I* W# V* [9 V6 K6 A1 O- P h" {
朱老师的这首小诗不小,小中有大。口语为诗,令人亲近,触心生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