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铃雨 于 2012-10-9 13:40 编辑
重读经典:读罗广才《我为父亲烧纸》诗歌意境小解 文/风铃雨
说实在话,初读这首诗并没有给我太大感动和震撼,烧纸填坟是咱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每逢过年过节谁都会这么做。 但从诗人的角度分析,罗广才的这首《为父亲烧纸》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这里我并不是故意小题大做故弄玄虚。何为诗人?具象一点地说:诗人是人格诗化了的人,指一个人某个生命时间段,甚至其一生的经历,具有浓厚的诗的特质的人。 诗人从“为父亲烧纸”这件小事中想说什么?想要表达怎样的一个主题思想?我想这才是这首诗的关键所在。 这首诗开篇一句总结式的盖帽:“黄泉路上/前后总是一种燃烧”,紧接着一个急转之笔一下子回到小时候:
小时候 父亲在前 我在后 细嫩的小手习惯了 父亲生硬的老茧 跟着走就是必然的方向 年少的迷惘像四月的柳 绿了就将春天淡淡的遗忘了
触景生情啊,黄泉之下的父亲曾是自己成长历程中的领路人。稚嫩的小手与生硬的老茧形成鲜明的对比,也道出了父亲辛苦劳碌的形象,而那时的年少迷惘、视而不见留给自己的遗憾,却恰恰成为了今生难忘的记忆。 人生苦短,一转眼阴阳两隔,父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在眼前。借夜的黑,乘着火焰的明寄予对父亲的哀思,把父亲的一生明明白白地跃然纸上。“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道出对亲人的绻绻之情,这便是下文对父亲一生由衷地慨叹!
划个圆圈 天就黑了下来 黄黄的纸钱 父亲在笑 以火焰的方式 父亲一生节俭 我烧的纸钱没有留下一丝残片 这是通往冥间的邮路 这是炎热带来的凄凉 这是阴阳相隔的挂念 这是或明或暗的人生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生活在岁月的变迁中发生着改变,人们从父辈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中一路走向富足幸福的今天,不免会对曾给过自己欢乐希望的逝者倍加怀念和感伤。
女儿打来电话 好奇的问: 烧纸?是做游戏吗? 面对我的讲解 孩子呢喃 “那不行,您要是不在了谁给我买娃娃啊” 在女儿眼里爸爸是为她买娃娃的 在我眼里女儿是为我烧纸的 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 女儿释然 峤峤说:知道了 等我看不到您的时候 就烧烧纸 和您说说话
自然的法则生生不息。通过与还不懂人情世故事的孩子的对话仿佛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要教育孩子学会珍惜生活,保持美德;要像“我”一样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无知和错过只能给自己留下深深地遗憾。 集中体现在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情感,可谓四海相通,古今相融。 诗歌以一种文学形式的出现,关键是怎样适宜地把自己的思想思绪的火花与物象内在的联系浑然一体地熔合、碰撞到一起,让其迸发出更为强烈的火焰出来。我想,这就是诗人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为父亲烧纸》这首诗可以说是三代人的对话,上对逝去的父辈,下对儿女。这种承上启下的对话,阐释着不同人生的不同境遇和三位一体的一个完整的组合。这更是一种传承、一种精神与责任的对接。这也是:“黄泉路上/总有一种希望/前后燃烧”最终结局所呈现给人们的主旨和意义之所在。 2012年10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