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随感
文/九儿
泰山是躺着的,也是站着的
很多蚂蚁曾经将它踩在脚下
就以为征服了它
可绝壁上的字
也没认出几个
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
可我登上泰山
发现天下不是变小了
而是变大了
我还发现,泰山的石头
与华山的石头没有多大区别
但古人将它们当作宣纸,留下墨宝
它们就变成了厚重的史书
而泰山,就成了天人合一的神山
论高险,泰山比不上华山
论秀美,泰山比不上衡山
却被冠以五岳之首
百姓膜拜皇帝
皇帝膜拜泰山
百姓岂能有眼不识泰山
2018-4-22
发表于 中国诗歌流派-论坛-探索诗歌2018-4-22 22:58
诗友 九儿
其实也是写我自己登临泰山的真切感受。
当我登上泰山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如一只蚂蚁,终于征服了泰山,有些许得意。
然而当我在山顶看到绝壁上密密麻麻的漂亮的文字时,非常震撼!
我无法想象古人是如何写上去的。
真正征服泰山的是他们!
探索版主持人 刘苏慧
有文献资料论证,古代的皇帝,所以要膜拜泰山,是远古时代,人类在大洪水灾难降临时候,得泰山之巅存命。(此说,也没有绝对史实来论证,因读泰山诗,而想到)
读此《登泰山随感》,诗歌为读者展现的是深邃的思考,每一个小节,都可以独立成诗,因为每一节都有自己的着力点,如第一节中,“蚂蚁”即可以是实指蚂蚁,但也可以指如蚁的人类。人类登临泰山者众,但,绝壁上的字,也没认出几个,这就有深刻启发意义,是针对上句“就以为“征服了它”的自以为是的讥讽。第二节,引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反其意而用,出人意料,推陈出新,也呈现了作者的心胸是坦诚真实的。第三节,既然登上泰山,自然会关注到泰山的石头,但是,作者通过泰山石和别的山石比较,给出一个新结论:泰山就是一部史书。而泰山,就成了天人合一的深山。通过这一节,自然转接到第四节,从人文意义上来阐述:泰山,为什么是五岳之首。收笔一句:百姓岂能右眼不识泰山。这是一句民间俗语,巧妙地用来收笔,有点亮全诗的效果。
通读全诗,文本的语言表达显得自然,简练,凝重,诗意化,节奏稳定。抒发了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登临泰山的种种感想,或讽或颂,转换自如,值得品读。
探索编辑 雾若云
高低,大小,作者在登临泰山之后讨论了这两个相对性问题,说到底,这就眼界的问题,不论是视野,还是心眼。
诗友 崔岩
这首诗,用比较口语化的文字,写出了自己对于泰山的思考和理解。 未登山时,我们心里要登的不是山,而是去登一种概念。这概念,是别人给的、历史留的。而自己体验了,登了,咱们(尤其是诗人)理应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所以我的理解,“有眼不识泰山”,讲的是如若自己没有独立思考的话,那就等于不识泰山。
所以本诗或许并不以文字见长,而是,以思想取胜。
探索版主持人 大漠风沙王峰
这首诗最大的亮点是:日常的眼光、写真实的感受……
不拨高、不压低、不媚俗……
诗友 风轻云淡
九儿的诗歌一向以质朴直白见长。
收笔一句:百姓岂能右眼不识泰山。这是一句民间俗语,巧妙地用来收笔,有点亮全诗的效果。
诗友 阿天一
有气度,有诗思,这是一个悖论,值得探讨,,语言平实而深刻,采用象征、比拟、反讽等手法,逐步深入,明确题旨,还是不错的,,但个人还是觉得论述多了些,缺乏形象的诗意,这样诗写虽然有很强的哲理性,给人以更直接的认识与反省,,但显得“凶险”一些,担心能被多少诗者接受,这是一个问题,,怎样在意象与意境上寻求新意与内涵,这也是一个问题,,回过头来讲,我们应该赞赏风格的多样化,
诗友 岷江一苇
此诗太清醒,少了点酒气
探索编辑 党水北
这样的讨论才是最有益的探索。一首诗里,诗人笔下的所指与诗歌自身的能指有时候并不是百分百的契合,与读者的解构也不一定完全一致;诗人的愿望与文本传达出来的信息也许会有偏差,读者理解的视角的不同也会带来诗歌不同的情感体验。单从这个意义上讲,探索版推出的众人评诗活动就不失为一次十分有益的探索。这不仅能促进编辑与诗人之间、诗人与诗人之间、诗人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能促进这三者之间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向好发展的共赢,为我们所钟情的的诗歌繁荣出一份微薄之力。
探索版编辑 缘圆
尤喜第一节,而第一节中的第一句是诗眼,“泰山是躺着的,也是站着的”,多么有味耐品的句子啊!
诗友 陈世钊:
写得好!但个人觉得说理议论多了点!不过写得深刻,也耐人寻味!上升到哲思的层次!
诗友 静铃音:
这首诗的题目是《……所感》,我能不能借题目怀疑一下,它是不是诗?
诗无定式,不断探索,但总该有几点标准。常常想,我是不是太井底之蛙了。
评是好评。
但我对它是不是诗的怀疑,并不仅凭题目。
我总是想找到情和意境。理,其实也有回味的。理中有情,有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