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的月光
文/沉香
月光如水,秭归的也一样。不同的是有个人影白茫茫的,被江水带远。
两千多年后,再不好形容,空荡荡的,那里可长出了他的原乡?
远处的渔火碎在上面,像他的诗句,闪耀在这一方精神领地,长久回荡。
朝这个遗址追思,如江水涌入涌出。他携着的光或暗哑或铿锵,稀薄浮晃。
关于他的悲愤、抵抗、决绝,隐痛中又诞生了什么?艾叶般串起过往。
秭归的月光坦荡。她成为人们习惯的仰望,一种特别的追思与怀想。
光影里,菖蒲念念有词,起落有致,在汨罗江的每一处都载满坚定的目光。
端午这天,已然成为了一枚灯盏、一条船,被打捞、被装饰、被纪念,
更多的是被渴盼,渡新生的枝芽、慈悲的胸膛、波澜、水莲。
应和之声痛过痛,醒一醒,告别独有的悲伤和苍茫。
在秭归,月光是用来怀念的。
总是隔着流逝的江水仰望你,
总是想从你闪亮的光芒中觅到一丝闪亮的缝,
寄予精神的荣光、花朵的遐想、水的歌唱、火焰的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