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破庙》
看到《 破庙》这首诗,让我想起一件事。当年我们在一个开发区盖了一个仿古门楼子,一天早上有人告诉我说,门前有很多老人“静坐”,我大惊失色!跑去一看,原来是一群老人家在念佛!说是村上的破庙倒了。我去了破庙发现里面还有学生遗留的作业本和一些粉笔头——我马上明白了,这个破庙原来是个小学,后来成了危房……在破庙的侧边有一个小佛龛,里面放着一个陶瓷的香炉,四周无人,却有几根香在燃烧。
佛教自从引入我国,一直和道教、儒教并行不悖,虽然几经毁灭性的打击,终究没有从中国老百姓的信仰里抹去。人们的信仰是强求不来的,即便没有庙,一柱香、一句阿弥陀佛就能祈愿。
《破庙》恰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和尚死了,木鱼破了,可是百姓对佛的信仰还在。诗歌最后给了重重的一笔,让“……黄桷树……作答”!!大家都知道,这里的”黄桷树“就是菩提树,佛祖曾经在树下修炼成功,如今见树如见佛。看看,作者用心多么巧妙:让所有道具都消失吧,只要人心向佛,佛祖就在!那片叶子应该是:阿弥陀佛!
(浅见,不周之处,敬请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