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拐杖》
拐杖
文:勿忘仙草
小时候,妈妈扶着我走路
如今,妈妈老了
我扶着妈妈走路
读到《拐杖》时,忽然被感动,是因为作者毫不修饰的口语化表达,自然而不造作。
写母亲的诗歌很多,把母亲、孩子和拐杖三者联系起来的诗歌,也曾经读过,但勿忘仙草诗友这首写得不仅简洁明了、一读就懂,而且含蓄、有智巧。作者只将笔墨放在母亲、我、拐杖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描写上,语言基本不带感情色彩,这个特点给人印象突出。
微型诗写作要注意言简意赅、惜字如金,需要注意两点:尽可能不要出现重复的字词或语义;要舍得剪掉与主题抒情无关的旁枝细节。《拐杖》就很好抓住了上述两个要点:
1.标题与诗文语义构成互相解释的关联。在诗文中,只写了妈妈扶我走路、我扶妈妈走路,但读者结合标题,很快就能关注诗文语义与标题“拐杖”二字的关联,是互相解释的主从逻辑关系。这样的暗语方式,是汉语诗歌含蓄、委婉表达的典型方法,被许多老练的诗友们运用。
2.亲恩无以报答的深厚情感,往往令很多亲恩作品找不到叙述的切入方式,大多数作品都会采用繁笔描述某个细节、某件事,这就很需要文字的功力,处理不好就成为拖沓、漏白,试失去了诗歌语言的艺术美感。这样的作品,只能成为自己的情感抒发和日记,而不能使作品成为艺术品。
《拐杖》则体现了巧智,不仅在于标题与诗文的互补关联,而且还要注意它只把重点放在凸显“拐杖”这个物象。这个标题是诗眼,暗语着母亲与儿子互相搀扶,母亲对自己的抚养之恩,儿子对母亲的真挚回报。作者抓住了“拐杖”这个物象,与母子互相搀扶人生的关联关系之后,很机智地避免了常规化的亲情细节或故事描写,形成了诗歌语言的阅读新鲜感和读者理解上的诗意层次感,因而令作品充满了的感染力。
反复阅读这首诗歌,标题和诗文的互补,只突出拐杖、母子三者的关联,不做多余的细节描写,令得该诗简练、含蓄、有诗意理解的层次感。但三个“妈妈”的运用,虽然有辅助凸显亲恩的效果,同时也略有语音重复、词语单调感,或者可以再做进一步斟酌。
2018年6月30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