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为我打开一扇审美的窗户。有人曾说诗人就是先知,又说诗人就像百科全书,于是年少时五花八门囫囵吞枣读了许多书籍,又或枯坐冥想或踽踽独行或入人群观察,也曾选修美学课及各文艺类课程,又与多人交流论剑比较体察。时至今日已经不再是个诗人,而是尚存一点诗心。然而这么多年了,对于审美是怎么回事,却始终懵懂,似乎隔着一层轻纱。
忽忽一日清晨,枕着蛙声,伴着鸟鸣,什么是审美这个问题莫名跳出脑海。审美难道不是要从源头来认识吗?认识万有的源头,岂不是在于圣经?一下子,轻纱不在,豁然开朗。
创世记1:3-4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他就把光暗分开了。(本文引用圣经均取自圣经中文新译本,下同)
这是神对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创造,这个创造完成,开启了世界的第一个审美,“神看光是好的”。从这个审美的起始来体察,我们可以知道:
审美1:审美是对创造的欣赏和满足;这个审美客体涵盖创造过程和创造结果。对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举出N多例子,加以说明。非常简单,俯首皆是,所以这里不必细说。
审美2:对起初所创造之万有的审美,带有神性。这个审美客体就是大家常说的“大自然”、“造化”等等非人类创造活动产生的对象。你对于一个城市的感动,远不会产生如面对自然界一道瀑布时生发的感动。你对一滴露珠,一朵花,一只蜗牛,一个人体,一个油然自发的微笑……产生的审美,直接站在灵魂的顶端,这个欣赏和满足触动你灵魂的深处。人的灵魂来自于神所赐生命的气息,来自生命的灵,所以灵魂深处或顶端的审美感受抵达神的感受,可以称之为带有神性;当你对于非人力所能创造之物产生强烈的审美感知时,这个感受里包括了对神作为的欣赏——即使你不承认神的存在——这也因此可称之为带有神性。
审美3:审美基于审美客体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较大差异;审美的结果,把客体的个性,或者说客体与其他事物的差异,展现出来。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差异产生美,难道美是嗖一下蹦出来的吗?美的存在与审美密不可分,它在纷繁多样的差异之中,被审美发现并呈现出来。你感知到的差异有多大,审美效果就有多强烈,二者是正比的趋势。
我们接下来考察创造之初,神的审美活动之外其他审美主体的感受。
约伯记38:7
那时晨星一起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
从这里我们看到,在创造的过程之中,一些已经被创造之物——无论是物质的晨星,还是生命体的众子——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始参与神的审美,与神一同欣赏、快乐、满足。从这个审美的起始来体察,我们可以知道:
审美4:审美包括对他人审美活动的共鸣。原初的审美会激发更多审美主体的参与、融入,衍生的审美与原初的审美一起,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构成一个审美的链,衍生的越多,这个链条越复杂。
创世记2:23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她当称为女人,因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这被称为人类的第一个爱情宣言,第一首爱歌。受限于译文的缺欠,没有充分把亚当(男人)初遇夏娃(女人)时的欣赏与满足之情表达出来。上帝把创造的一切走兽飞禽都引领到亚当面前,让亚当给它们起名,成为亚当的管理对象和相处对象。只是最后亚当觉得失望和孤独,他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偶和帮手。当神用亚当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带到亚当面前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伴侣,无论是肉体上的契合相伴,还是灵魂层面的soul mate。从这个审美的起始来体察,我们可以知道:
审美5:异性之间的审美,是人类审美活动中最人性的审美。它的欣赏和满足起始于肉体的两性差异,上升至灵魂的层面。
我们继续追踪审美的脉络。
创世记1:3-4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他就把光暗分开了。
约翰福音1:5
光照在黑暗中,黑暗不能胜过光。 (“胜过”原文字面直译是“抓住”)
创世记1:26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
创世记 3:4-5
蛇对女人说:“你们决不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那果子的时候,你们的眼睛就开了;你们会像神一样,能知道善恶。”
从创世之初,光与黑暗的战争就拉开了序幕。这万世的战争首要是生命的战争,也涉及到审美层面的内容。神看光是好的,否定了撒旦看为好的黑暗;神把自己的形象样式、生命的灵赋予人,要使人成为光明的儿女,而撒旦诱惑人吃掉分别善恶之树的果实,混乱人从神获得纯善的审美,使人可以成为犯罪的工具。从这个审美的起始来体察,我们可以知道:
审美6:审美主体本源之间的对立,导致审美活动存在对立甚至战争的状态。人生、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审美的对立,如果是出于本源的对立,就会由此发生各种类型的争战,甚至残杀。
创世记2:9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上长起来,能悦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园子中间又有生命树和知善恶树。
创世记2:16-17
耶和华神吩咐那人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都可以吃;只是那知善恶树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时候,你必要死。”
创世记2:24
于是把亚当驱逐出去,又派基路伯在伊甸园的东边,拿着旋转发火焰的剑,把守到生命树去的路。
这个审美的起始要与未来印证,所以也可顺便查考一下圣经对人类审美活动终局的描述:
启示录22:14
那些洗净自己袍子的人是有福的!他们可以有权到生命树那里,也可以从门进到城里。
启示录21:7
得胜的,必要承受这些福分。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儿子。
启示录22:15
在城外,有那些狗,那些行邪术的、淫乱的、杀人的、拜偶像的,以及所有喜爱说谎的和实行说谎的人。
启示录21:8
只是那些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所有说谎的人,他们的分是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就是第二次的死。”
这些地方告诉我们,按照神的性情和样式来审美,指导自己的行事为人,最终结局是得到永恒的生命;而顺从撒旦对恶的审美来行事为人,最终结局是第二次的死,也就是永恒的死亡。从这个审美的起始(以终局印证)来体察,我们可以知道:
审美7:神性、光明的审美进入生命,罪性、黑暗的审美进入死亡。细察我们人类审美的体验,无不印证着这一点。
以上得出7项关于审美的认知,涵盖了审美的定义、特征、内涵、结局等信息,确凿而明晰。审美是贯穿我们生命始终的认知活动,也是贯穿全宇宙生命体生命始终的认知活动。它如此重要,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2018.06.11 Send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