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漫谈
清晨,虽然空气中仍弥漫着哄哄热浪,比起午时在阳光烘烤下的环境,大地积蓄的热量经过一夜的散发,还是凉爽了许多。
此时,路上的行人比较多,晨练的人们趁着清晨的凉爽,从钢筋水泥中来到湖旁、江边、绿地里,在微风中或慢跑、或悠走,或打拳、或起舞,在热潮的空气中练得一身汗水,消除在空调环境下产生的混沌与迷茫,回到热浪滚滚的现实中来。
中午,阳光直射大地,无遮无拦的水泥大道和建筑物吸收着太阳的能量,使整个环境成为一个大烘箱,人们在其中如同红薯被烘烤。
在大街上,不时听见老太、老爹们对天气的抱怨,“太热了”,他们纷纷躲在超市商场、地下过道里蹭凉。那些为生计而忙碌的人们无暇顾及天气的炎热,依然步履匆匆行走,不停奔忙。
酷暑下,城市晴空万里,天空一碧如洗,透亮透亮的,放眼望去皆是蓝天白云。这是在副热带高压的气象条件下,扫去了空气中的湿气阴霾,为我们带来久违的湛蓝天空。
我信步漫走湖边,微微湖风扑面而来,望着这在蓝天映衬下的湖光山色,恍若置身于海边,顿时暑气消退了许多,这也是我们在抱怨高温天气之余,难得享受到的视觉盛宴。
虽然,天气如此炎热,持续时间长,我们这些经过高温考验的人生活依然十分平静。如果在二十年前,电扇、空调还没有普及,生活场景应该是另外一番景象。
夏日的中午,树荫下摆上一张竹床,几张凳子,一家人在树荫下消暑纳凉。
太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纷纷将床铺搬到户外,为自己谋一个晚上纳凉休息的栖身地,马路上,树荫下、过道中布满铺板、竹床,街道上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竹床阵。
夜幕,人们纷纷来到户外纳凉,此时是小孩们最高兴的时刻,他们一群群疯玩得满头大汗。上了年纪的人光着膀子,摇着蒲扇,端着清茶,聊天、下棋。在这个大自然的环境里,人们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夜幕下的清凉。
如今“竹床”“蒲扇”早已远离我们的生活,成为文物。而随着空调的普及,人们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酷暑时节,大家将自己关在封闭的房间里,开着空调,在充满冷气的环境里享受清凉,无需再为消暑而劳神伤力了。久而久之人们对夏天炎热的承受力下降,空调成为无法割舍的生活必须品,稍有点热,就躲进空调室。那和谐、欢快的市井场景也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脚步下消失了。
高温还在持续,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正是这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给我们带来冬练“三九”,夏战“三伏”的不同感受。而经过酷暑考验,即将迎来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多么享受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