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纪
拉萨古城
拉萨,关于西藏的传说,在这里展开了画卷。
太多人迷醉布达拉宫,在广场上看见布达拉宫雄姿,踏入神秘的古堡,留下匆匆一瞥。
信徒们心中的圣地大昭寺,常明的酥油灯,缭绕的香火,众僧打坐修行,密织着游人。他们在红尘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挂满经幡的大旗杆矗立大昭寺广场,两座高大焚香炉里烟雾缭绕,信徒们虔诚地跪拜在旁,传承老去的记忆。
13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抹去了岁月沧桑,老城焕发新貌。
完善的市政设施,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拔地的大楼,扑面而来现代气息。
人们走进的是古朴、现代,宗教、信仰,商业、信息。交织的词汇让人细细品味。
只是,从海拔二十余米的平原,来到三千米以上高原,稀薄的空气,这让人感到神秘和紧张。
昏昏欲睡中,随蓝天下荡漾的白云,蹁跹。
飘荡的经幡
神秘的青藏高原。
蓝天、白云、草原、雪峰横亘在眼前,壮实的牦牛在草甸上悠闲漫步,洁白的云彩在蓝天为背影下随风飘游,如同一幅幅美丽的动漫画。
随到一处,可看见在村落旁、屋顶上、佛像处、山边水岸,悬挂着由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以固定顺序排列的彩条组成的经幡随风飞舞。
它不是为了美化环境,是藏民祈求福运隆昌,消灾灭殃,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的人们为期盼美好生活的心理依托。
风每吹动一次,摇摆印满经文的经幡,就代表他们心中念了一遍佛经,祈求了一次平安吉祥。
这藏民的传统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外乡人,产生了美的视觉享受。
看见形似树的经幡簇上彩条飘荡着,感觉到给苍茫、辽阔的大地增添了生机。
纳木错
下了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沿着藏北特有的草原前行30公里,被称之为“天湖”的纳木错就呈现在眼前。
湖水在蓝色天空印衬下碧蓝碧蓝的,像一块蓝色的缎面铺就在水面,给人以宁静与高贵的感觉。
放眼望去,连绵的远山和起伏的土丘描画了纳木错秀美轮廓。
脚下,平坦湖岸布满米粒大细石,仿佛到了海边游泳场。
面对晶莹剔透的湖面,人如同置身于仙境,没有谁能对如此美景无动于衷。
身旁,游人在湖岸边观景、拍照,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惠。
我在湖边石头坐下,以无以言表的心情欣赏着如梦似幻的美景,觉得已经与这水天相融,那些生活琐事和马不停蹄地劳顿,不知不觉隐退得无影无踪。
心如湖水一样宁静和透明,拂去了红尘。
八廓街
公元七世纪时,藏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建造了大昭寺,这座美丽的宫殿引来了无数朝圣者,渐渐踏出了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
1300多年来,这里从早到晚总有许多转经者用脚步积累他们的功德。
如今,八廓街上转经者依旧,不同的是从充满着商业、宗教、文化的氛围中透出一股时代气息。
走进大昭寺广场,两旁是石砌的古朴而庄重藏式楼房,挂满经幡的大旗杆矗立在广场上,两座高大的焚香炉里香烟缭绕,信徒们在香炉旁对着大昭寺虔诚地跪拜。
街上,无论是游客或转经者都是围绕着大昭寺以顺时针方向前行,我也情不自禁地随这股人流按顺时针方向走着。
漫步八廓街,让人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感觉到浓郁的宗教气息,也体验到商业的氛围。在人流中,有转经者手执经筒,口中念念有词,有信徒若无 旁人一步一叩地在街心磕长头,游人则漫不经心地这里走走,那里瞧瞧。
走进八廓街,荟萃民间商品的古老商业街,展示着西藏文化艺术和民俗风情,随着人流在街上走走,捕捉西藏文化艺术别样的魅力。
天葬
天葬师,天葬台,秃鹰。
古老而独具特色。
藏人的生死观是相信来世,面对死亡,祝福一个再生的生命,不会哭涕,不用悼念,肉身布施给生灵,灵魂升入天堂。
这极其合理的生态智慧,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心语
在忍受西藏高原反应,身体疲惫不堪,想要逃离时,只觉得这异域风情确实美丽,终于来此游了,心满意足了。
回到中原,回归正常生活,翻看西藏的照片,听放开歌喉的唐古拉音乐,不由得想起湛蓝天空的白云,广袤群山环抱的圣湖,插入天穹的雪峰,散养于草地的牦牛,西藏情怀油然而生。
觉得在那高原不适的影响下,没有真正体味西藏的美,留下遗憾。想在未来某个时候,再去看看。
难怪有人说,西藏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来过后总想再来,再去体会一把“天在地上、地在天上、人在云中”
2011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