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呐喊,时代的强音
——读徐志摩的《秋虫》
秦时月
我不知道,《重读经典》此时推出徐志摩的《秋虫》诗有何深意。反正我读《秋虫》,总会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现实相联系。诗歌是一个时代的折射,诗人在诗歌作品中总会或多或少反映现实,做一个清醒和有责任感的诗人不管有多么难,这都是诗人的责任和诗歌的要义,诗歌必须要发挥这种功用,诗人也必须要有这个担当。
我想,任何一个囿于个人情感的诗人,最终都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当中,如此,我们的诗人和诗歌作品才会深入到广大读者心中。诗人只有把笔触和情感倾注到现实生活中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好作品,这样的诗歌才会有份量、有质量、有力量,才能起到振聋发聩之功用。而离开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去分析和探讨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只会是一鳞半爪,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发生理解上的歧义和错误。徐志摩生活的那个时代,尽管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即便是没有经历,我们也可以想象,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环境中,诗人由此发出这样的悲鸣就是自然的事了:“秋虫”来了,“青草和白露没有用”,“有用的只有黄金”,即便是写出了《再别康桥》那样缱绻柔情和唯美爱情诗的诗人,在那样的时代也会发出“爱情己无影无踪,廉耻告了长假,花开不结果,理想被奸污”如此愤怒的声音,我们切合时代背景去分析和探讨,也就不难理解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情。值得欣慰的是,在诗中我们仍然读到了些许的暖色,和诗人对美好愿望的憧憬,不然,诗人何以说“廉耻只是告了长假”?既然“告假”总会有收假,只是告假有期收假无期罢了。
如果说,诗人在诗歌的前面写到的还只是一些社会乱象,那接下来,诗人就深刻揭示了产生这些乱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一半也是灵魂的懒”,“他爱躲在园子里种菜” ,“不管”,“他说:听他往下丑——变猪,变蛆,变蛤蟆,变狗……” 读到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民不聊生、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如果诗写至此就完结了,那就不是什么经典之诗,也就不是真正的诗人,就不是徐志摩了。对此,诗人当然不会熟视无睹、漠然处之,必然会发出正义的呐喊,哪怕这种声音是微弱的、徒劳的,甚至不堪一击,诗人也要以此唤醒民众,奋力抗争,这就是诗歌的使命和力量,这也是诗人的良知与责任,徐志摩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于是,在诗之收束,诗人终于爆发出了洪钟大吕般的呐喊: “到那天人道真灭了种,我再来打——打革命的钟!”,多么的豪迈、多么的铿锵有力!比较他的《再别康桥》,我们是不是对诗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深切的理解?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尽管,八十多年前诗人写到的这些社会乱象,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当中仍未完全地铲除,但毕竟青山遮不住、黄河东流去。我们有理由坚信,那些残存的东西终将会被滚滚行进的历史车轮所辗碎,化作尘埃,而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更加和谐和灿烂的美丽画卷!
2012.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