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秋,不是写秋,只是借“秋”这个寓意收获和结束的意象,来表达一份情怀。那么,试赏析这首诗里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 诗歌的第一节的第一句,“这病如残秋的身体”,为什么不说是人?人,是肉体的灵魂,此刻似乎已经出离身体之外,他在俯瞰这具身体曾经拥有过的“枫叶正绿”。多么美好青春的时候,“经受了挫折、屈辱、磨难”。尽管如此,还是在经受砥砺之后“红”了——成熟或者发达过。可惜,这样的路上“你来的晚了”——你晚到什么程度呢?“他”已经青春不在,壮年不在,“他”已然认命,宁愿独自享受“属于他的只有辽阔、静寂/白云恋恋不舍的蓝”。无边的孤独啊,即使如此,“他”仍然怀抱对“你”的眷恋——“白云恋恋不舍的蓝”。蓝色是永恒的象征,是最冷的色彩。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理智、安详与洁净。蓝就是“你”,“你”是终生不舍的追求理想的信念。和“你来的晚了”句呼应,彰显出内心的渴望和遗憾。 “叶子正一点一点腐烂”读出了深切的痛感,这一路,有过多少次渴望“你”的到来?而“你”一次次让渴望变成失望,甚至变成绝望。不,即使这样,还是要在心底给你留下位置,没有“你”的存在,还怎么坚持走下去。 诗歌的第二节,是确认“你”来了之后的表现。当我们和想念已久的亲人或者爱人相见时,拥抱好像最能填平那一刻的距离。渴望了那么久之后相见的拥抱,多么热烈——“双方虽然同时打开了怀抱/扑进去的火焰/连同喘息”。读这节,我注意到作者为什么用了“虽然”一词,因为“你”来晚了,激动之后难免生出遗憾,却又夹杂着自我安慰,即使晚了,“我们的牵手,握住了一个向往已久的死去”。读到此处,我想起了“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多么执着! 赏析完全诗,诗题“残秋”的立意也就明朗了——借自然界的秋来写人生的秋。自然界的秋,是经历了春夏的孕育,而得收获,之后残秋转向冬的萧瑟。而作者要展现的这场人生,又何尝不是经历过由春到夏的磨砺,直到中年有成,渐至转向人生的秋天。所幸,追求的无论是理想或者情感,都有了归宿(你来得晚了)。不无遗憾,又甚觉欣慰。全诗,展现出内省的心路历程。沉重中有豁达,如此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