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歌该怎么唱?
——读樊健军微诗《脚手架》
文/硬撑,古鹤。
古鹤:你怎么看这首微诗呢?
硬撑:这是一首赞歌啊。是对一个群体的赞歌。形式上看,这个群体是从广大乡村走出来,进入城市的基建大军;本质上,这个群体是寻求出路的农民。
古鹤:但赞歌很容易空泛,这首如何?
硬撑:为避免大而无当,作者巧妙地将一个群体个性化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体的形象化是虚拟的,或者说是经过提炼的。它介于实际与荒诞之间。
古鹤:首句的关键词是信了。这有点不得不服的意思。
硬撑:是,这都是口吻透露的言外之意。正是这里,作者隐藏了众所周知的苦难。而将立意放在对苦难的超越上。第三句中的"笑了",更能体现这种超越。
古鹤:宗教在微诗《脚手架》里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硬撑:我个人认为,按借喻理解比较妥当。是整体故事与人物作为案例式的借喻,基点是更像,更是,更能说明。
古鹤:为什么?
硬撑:从形象化的个体角色与叙述者的态度上,可以得知。一是“我是耶稣”这是中国语境,不是宗教语境。大致上我们听过历史上这么呼唤过,虽然语句不同、境遇不同。二是叙述者的立意和态度超越了宗教。如果真的与基督教沾边,诗就大打折扣了。嗯,恰恰没有。
古鹤:回到赞歌说说吧。为什么是赞歌?
硬撑:作者是按史诗的态度对待这个群体遭遇的,赋予了超越苦难走向卓越的群体精神。不屈不挠,乐观向上,坚韧不拔。这就是赞歌,另一种赞歌。尾句作者毫不避讳地表达了敬仰之情。
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国际微诗栏目
20180731
附录:
脚手架 /樊健军
才进城一天,我的农民兄弟就信基督了
他在脚手架上叫喊,“我是耶稣”
旁边的兄弟笑了,“我也是耶稣”
将脚手架砍断,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十字架
去看望他们的时候,仿佛我就在教堂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国际微诗栏目2018-3-8 1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