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原语境的过程依然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时代背景。下面是《语文本体论》关于解读方法中的“语境法”,仅供你参考!在语境法里,社会背景已经历史背景将是其中难度最大的方法!它往往形成解读的障碍,造成时代错认,用当代的意识去解读历史的事件!
语境法
任何话语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之中为完成交际任务而产生的。实际上,话语就是表达主体不断适用环境而生成的。话语接受活动,实际上就是接受主体依据话语,还原语境,理解语意的过程(1)。雅各布森提出信息交流模式的六个要素,再分析五个要素之后,说:最后,信息意义还受制于“语境”(2)。语境是话语意义确定的裁判员。用展开还原具体语境的方法去解读话语的意义是话语解读的重要方法。
凤姐于这些上虽不通达,但只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但也笑着问人道:“你们这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便说道:“没有吃生姜。”凤姐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
——《红楼梦》第三十回
众人都不解凤姐“你们这大暑天,谁吃姜呢?”的话语意义,是因为众人不了解凤姐话语的具体语境。
在凤姐说这句话之前,宝玉和黛玉为清虚观张道士向贾母给宝玉提亲并送宝玉一个金麒麟之事闹了矛盾,惊动了贾母王夫人。第三天宝钗哥哥生日摆酒唱戏来请贾府诸人。宝玉、黛玉因吵了架无心看戏,都说不去,贾母就让凤姐前去说合。谁知宝玉已到黛玉处赔了不是且被凤姐看见,并带了他们二人去见贾母。风姐绘声绘色地向贾母描绘二人和好的情景。在看戏中,宝玉把宝钗比作杨贵妃惹恼了宝钗,林黛玉却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得意,只见宝钗借ㄚ头靛儿见不到扇子向宝钗询问,被宝钗严词斥责后,忙转话题,问宝钗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看出黛玉的得意之态,说了“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不知道宝钗之意,忙纠正宝钗说这是《负荆请罪》。宝钗于是笑道:“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宝玉、宝钗、黛玉三人在矛盾中的话里都语带讥刺。凤姐知道这话语具体的背景,所以才如此说。意指宝玉、宝钗、黛玉三人的话里的嘲讥味!众人不知道这些背景性内容,所以就不解凤姐话语的意义了。
可见话语意义的解读,甚至确定,都有待于具体语境的展开、补充和还原。
缺乏具体的语境,我们是没办法解读和确定话语的意义的。
对话语的解读,除了运用具体的语境外,还需要用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政治背景来解读。这些背景有时相互交错,有时偏向某种,既有区别又难截然分开。这些背景常常在话语之外。但如果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话语的解读就会出现失误,达不到正确解读的目的。例如:《鞠躬尽瘁》一文记叙了焦裕禄同志为改变兰考面貌,带病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动人事迹。焦裕禄对奉劝他注意身体的人说过一句话:“能叫人压住病,不能叫病压住人。”有接受主体就不能正确解读这句话的意义。他说:“焦裕禄的话不科学,有了病不治疗,说什么‘能叫人压住病,不能叫病压倒人’。结果呢,人没有压住病,却叫病压倒了人。如果焦裕禄同志生了病就及时去治疗,治好了病,还能为兰考人民多做几年贡献。”这位接受主体对焦裕禄话语解读的失误,就在于解读方法的错误,他运用现代社会生活的观念背景去解读特定历史社会背景下焦裕禄的话语的意义。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正面临着三大自然灾害的威胁,加之我党政策上的失误,极左路线的影响上和帝修反对我国经济的封锁,我国正处于极端贫困之中,而兰考又面临着风沙、盐碱和内涝的侵害,更加贫困。焦裕禄刚到兰考时,成群结队的老百姓衣衫褴褛地拥挤在风雪交加的兰考火车站,去外地逃荒。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个县委书记,老百姓的父母官,此时此刻能扔下群众不管,自己去医院安心养病吗?
用焦裕禄生活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思想境界去解读焦裕禄话语的意义,就会避免对话语意义解读的失误。
因为社会历史的背景往往不在话语之中,甚至连口头话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话语的上下文中也找不到,这就给话语的正确解读造成极大的难度,断章取义的误读和曲解就难免发生。而且需要用这种方法去解读的话语也特别多,接受主体往往忽略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去解读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条件下才可以产生的话语,所以误解的现象非常普遍。社会阅读这样,中小学生中更多。金庸在《金庸作品“三联版”序》中说:“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历史的环境中去看。……小说所想描写的,是当时人的观念和心态,不能用后世或现代人的观念去衡量。”
社会背景和历史政治背景因不在话语之中,运用这种解读方法一定要查资料和阅读相关的书籍,通过话语之外的知识补充,才能真正达到正确解读话语的目的。这种解读方法在所有方法中是难度最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