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0|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徐志摩的诗歌《秋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徐志摩的诗歌《秋虫》

如鱼得水


《秋虫》的写作年代是1927年。那一时期的文章特点是,白话文刚刚普及不多久。散文和诗歌中还夹杂着古文的味道。那一时期的文章行文也都喜欢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比较形象的描摹事物。喜欢绵里藏针,用柔和俏皮的语言写出钢刀似的、揭露力量十足的讽刺文章来。《秋虫》更是用俏皮、讽刺、比喻等形式,藏愤怒、怒吼于柔和的文字里。诗歌中写道:“爱情:像白天里的星星,她早就回避,早没了影。”“廉耻也告了长假,他躲在沙漠地里住家;”“天黑它们也不得回来,半空里永远有乌云盖。”“别说这日子过得闷,晦气脸的还在后面跟!”这是向坏现实插去钢刀的檄文,艺术上当然不及《再别康桥》但是诗人还是有多大力用了多大力的,注意诗歌的意象之间的承接和转换,用形象思维把整首诗串联起来。于是这首具有实用价值的诗歌竟至于达到完美的境界了。
诗歌为什么以‘秋虫’命名,开头一句就是:“秋虫,你为什么来?人间。”这秋虫似喻指当时那灰色的让人难以接受的社会现实?这样的现实本不该来的,然而它却来了。面对那灰色的世界,诗人的心情七上八下,没有好心情去欣赏那些本来美好的事物,自然界的草啊雾的,看见这些好的让人开心的景物也只是让人发呆而已了。
《秋虫》产生的背景是一九二七年,当时正是军阀交火,战乱频作,国共合作破裂,局面混乱,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各种主义泛滥,思想交锋激烈的时期。本诗揭露和鞑伐了当时的社会丑恶面,反映了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说出了诗人当时的苦闷心情。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国运不怎么好的时候,都自然的要关心起社会生活、关心起民生疾苦和国家命运来的。唯有国运昌盛,国家强大,才有黎民百姓的好日子过。才有诗人的好日子过。
诗人更要求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能够洞察社会的细微,察一毫而知全身;要有超乎寻常的对生活的爱,才能够写出无愧于自己的好作品来。正因为爱得深,才急得苦。诗人着急了,就写出这样的讽刺诗来了。他写抒情诗,同时也写出这样的抨击现实的讽刺诗,就一点也不奇怪了。面对当时的那样一个社会现实,诗人更是看的一清二楚,更是比别人着急。他知道,当时的情况已经相当的糟糕,不可以再坏下去了。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他才苦闷,发愁,和发呆了。那些草啊,雾啊的,能够激起写诗的兴致的自然景物摆在面前,也懒得去欣赏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已坏到极点。他说,别说这日子过得闷,晦气脸的还在后面跟。也懒得想这些了,爽性去园子里种菜,让那些丑恶继续丑恶下去。变猪、变蛆、变蛤蟆、变狗。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闻一多的《死水》,在那一沟绝望的死水中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再泼些剩菜残羹。看它丑到什么程度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3 13:21 | 只看该作者
赏读    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4:06 | 只看该作者
王法 发表于 2012-10-23 13:21
赏读    问候

谢谢王老师来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0-23 15:37 | 只看该作者
如鱼得水 发表于 2012-10-23 14:06
谢谢王老师来读。问好!

握手 问候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5:52 | 只看该作者
王法 发表于 2012-10-23 15:37
握手 问候祝好

谢谢,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0-23 15:58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析。{: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6:08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10-23 15:58
精彩的析。

哈哈,汤老师过奖了。我还在起步学习当中哦。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0-23 20:30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程兴国。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0-23 20:45 | 只看该作者
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22:24 | 只看该作者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0-23 20:45
提读——

感谢闲云老师设亮,感谢提读!问好,祝秋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5 18:2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