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诗歌《一诗三日众人评》第56期李治作品《回乡记》汇总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1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乡记

作者:李治

人顺着炊烟走,炊烟顺着大山分岔
无论多远,都能走回熟悉的老屋
多年来,柏树已经成林

递减的亲人们沉睡于故乡的泥土里
害怕回乡的人把他们吵醒
不立一块可读的碑文

岔路向左,村庄的庄稼集体列队,挥豪泼墨
岔道向右,远走他乡的伙伴
衣锦还乡
一直以为这里该有一个池塘

其实根本没有
多年来,日夜渴望洗干静(净)的身子
早已尘满土衣覆霜

我早已是一条背井离乡的牛
再也无法回到你的青草里
只有那一声俚语
反刍那片甜蜜的月光

      冰雪客评:一个最先接受乡村洗礼的人,会被植入一些乡村特有的基因密码,恐怕一辈子也挣脱不了,一生都要受其影响,包括审美的影响意趣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先入为主的,肉体化的,融入呼吸和血液。或许可以确认那是最为原始又是本能的一种最初境遇的亲近,当你踏入那方熟悉的土地,用一套仿佛与生俱来的语言系统来说诗似乎也显得天经地义。有关当下一些诗观,有一种诗观认为,这些乡土的、农耕的、原始的诗写对象,再怎么写也是后退,再怎么写也不能突破前人,或者说是重复前人。虽然这是从宏观上来看中国新诗百年后的发展去向,但具体到一个诗人的诗写,也有被涵盖的意思。自然,诗人的笔触落在乡村田园,你不能说那不是真诚的,不能说就不容易打动人,同样也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具体画面和即时的独特体验。
来看李治的诗《回乡记》。回乡即回到故乡,乡村的故乡。说到乡村,顺便说说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这里不说国外。中国历年的城镇化率分别为:1949年为10.6%,1980年为19.4%,1992年为27.6%,2000年为36.2%,2016年为57.3%,当然各省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是不一样的,这些只是一个平均数。也就是说人到中年的一批人,他们的孩童时期的乡村记忆的概率达到80%。再往后,现刚成年的一批人,其乡村记忆的概率就下降到60%。依此类推,再过二十年三十年,中国城镇化预估达75%左右。在这里不厌其烦的说城镇化,只是基于人们的乡村记忆来讲的,反映到诗写创作上,往后实际发生的概率恐怕也会减少,虽然城镇化率与诗写乡村要素并不成反比。在李治诗中,炊烟,大山分岔,老屋,柏树,泥土,碑文,庄稼,池塘,牛,青草,等等这些要素,这就是故乡已足的乡村要素。
     回乡都要写到变化,无论是山乡巨变还是人心突变,都会在时空的维度上有所反映。小时还是稀疏的几株柏树,这次看到已经枝繁叶茂,长成柏林了。更让人忧伤的是在乡村的亲人们越来越少,已经故去的亲人,连墓碑也不立一块或者墓碑已不见踪影。远走他乡的伙伴,记忆都出现偏差,或者记忆中的池塘早已不复存在。这只不过是旧时的伙伴,渴望在家乡的池塘里洗洗身子,但岁月不居,回来时已尘满土衣覆霜。至于诗人自比长成一头大牛,故乡的青草也无法消受了,只有在方言中回忆那儿时的点点滴滴。这所有的一切,为什么不是欢快的呢?时空的变迁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也许是人们的一种宿命的偏好,对于一切易逝的,一去不复回的,总是在回望时充满怅寥,几乎概莫能外。
      如诗中所现,代表了不单是诗人,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们回乡的感受,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有事物的,有人情的,有时间的,有空间,有主观的,有客观的。只不过,要产生足够深刻的共鸣,一定是有同样经历才能达到,如我本人,儿时乡村生活的记忆是我认识这个世界最初的证据,同时也在这些记忆中保留了原装的乡村情感因素。
      结论。前人留下来的诗章,后人读来,当初的客观具体如何已经不重要,作为化石,只是一些文化符号,传统的文化符号。同样的,对于当下正在发生的巨变,无论我们用诗写的方式如何记录,都终将成为另一种文化符号(是从整体上而言)。无论所在当下的城镇化进程如何迅速,所有的诗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既不能推动,也无法阻挡。愉快地拿出笔来,捕捉到所有令你动了心的一切。陈旧或者先锋,不关此时此刻的事。


      方先锋(探索诗歌编辑):诗文表达的是一种眷恋一种爱,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纯朴深情。
诗评详细生动,让我们明朗,诗文当中除了情感体现出的深意内涵。
      李治(探索诗歌编辑):这是我至今日来,见过的最好诗评,从历史背景、乡村发展的前赡性而引发的深层次的思考!一是是见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二是体现作者的责任心和良知!说真话,我的作品不如诗评精彩,不如诗评大气,感谢诗评作者,把一首普通的诗评评得这么好!学习了!
      刘苏慧(探索诗歌主持人):人顺着炊烟走,炊烟顺着大山分岔
无论多远,都能走回熟悉的老屋
多年来,柏树已经成林                                ———炊烟,代表乡村,代表从农村来的游子对家的想念。老屋,柏树成林,浓郁的乡思,画面如水墨。

递减的亲人们沉睡于故乡的泥土里
害怕回乡的人把他们吵醒
不立一块可读的碑文                                   ———递减的亲人,对故去的亲人的回忆,新颖而诗意的表达。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

岔路向左,村庄的庄稼集体列队,挥豪泼墨
岔道向右,远走他乡的伙伴
衣锦还乡
一直以为这里该有一个池塘                         ———庄稼,岔道,伙伴,池塘,意象的出现为进一步表情达意设下铺垫。

其实根本没有
多年来,日夜渴望洗干静(净)的身子
早已尘满土衣覆霜                                     ———从实到虚的转圜,读来令人共生悲戚和沧桑。

我早已是一条背井离乡的牛
再也无法回到你的青草里
只有那一声俚语
反刍那片甜蜜的月光                                  ———合笔,收结得情浓意重,充分表达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


整首作品,诗语明净通透,情绪饱满仿佛流水顺势而下,流水中夹带的种种关于故乡的物象亲切又熟悉,寄托着每个有个回乡愿望的游子的心声。一首可以配乐朗诵的诗作,值得品读。
       刘苏慧(探索诗歌主持人):学习冰雪客老师的赏评,发掘细致深入。通过胸有成竹的运笔,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诗人李治作品的内涵, 能引导读者顺利进入诗歌。结语“陈旧或者先锋,不关此时此刻的事”,读来有顿悟的快感。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12-2 07:56 | 只看该作者
回乡即回到故乡,乡村的故乡。说到乡村,顺便说说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这里不说国外。中国历年的城镇化率分别为:1949年为10.6%,1980年为19.4%,1992年为27.6%,2000年为36.2%,2016年为57.3%,当然各省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是不一样的,这些只是一个平均数。也就是说人到中年的一批人,他们的孩童时期的乡村记忆的概率达到80%。再往后,现刚成年的一批人,其乡村记忆的概率就下降到60%。依此类推,再过二十年三十年,中国城镇化预估达75%左右。在这里不厌其烦的说城镇化,只是基于人们的乡村记忆来讲的,反映到诗写创作上,往后实际发生的概率恐怕也会减少,虽然城镇化率与诗写乡村要素并不成反比。在李治诗中,炊烟,大山分岔,老屋,柏树,泥土,碑文,庄稼,池塘,牛,青草,等等这些要素,这就是故乡已足的乡村要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12-2 07:57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很有意境,评点的有深度,欣赏
(或者最后一节可以省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2-8 17:00 | 只看该作者
给老师请安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7:07 | 只看该作者
风轻舞水低唱 发表于 2018-12-8 17:00
给老师请安问好,老师周末快乐

风轻好,谢谢来读,写作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7:08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12-2 07:57
这首诗很有意境,评点的有深度,欣赏
(或者最后一节可以省略?)

秋水老师很有见地,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17:08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12-2 07:56
回乡即回到故乡,乡村的故乡。说到乡村,顺便说说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这里不说国外。中国历年的城镇化率分别 ...

谢谢秋水老师,问安大雪之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12-8 00:17 | 只看该作者
翻出老师精彩的诗评,读了又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12-8 00:18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老师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5 22: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