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野梨树》
野梨树
人邻
几棵野梨树
生硬,果实远未饱满
灰绿,石头一样
也就是这滞涩的近乎无用的果实,还有
一边田里弯着腰会操劳到死的女人
寂寥大地一再的空旷里
忽然击中
我疲惫的目光
竟还有这么多的事务让我一再感动
竟然还有这么多事务让我感到流泪的幸福
原载《兰州文宛》2003年第2期
这是一首比较独特的写景抒情的诗歌。全诗分为三节,每节是一个镜头,统一为一幅内涵完整的画面。
作者从小景开始入手,描写几颗野梨树的主要特征:果实生硬、灰绿,象石头一样,连食用的价值也没有。这是一个近景描写。然后,作者将取景框逐步放大,看到田里劳作的农妇;再放大,就是空旷而寂寥的大地。随着镜头一次一次放大,可以产生联想的事物全部纳入眼帘,必然的结果就是某种念头“忽然击中我疲惫的目光”。随着镜头放大到必要的位置,忽然被收进心灵,自然引发了下一节。但作者在第三节并没有直接道明他所要说的题旨,而是叙述了自己被感动、流眼泪,便终止了诗行。这一节他采用朦胧的镜头,放弃了前两节的细节描述,很好的完成了统领全诗的作用。
《野梨树》文字简洁、粗狂,构思似乎有意无意,细细品味之下使读者体会到一种生活的沧桑。这种沧桑感由几棵野梨树“果实远未饱满”而体现,农妇“操劳到死”、“寂寥大地一再的空旷”而被渲染,到“忽然击中我疲惫的目光”而产生共鸣,结果是“我一再被感动”、“感到流泪的幸福”。
作者的感叹朴实无华,定位准确。他也许没有宏大的理想,他只知道平静的生活,就像野梨树和农妇一样接受生活的洗礼,在“疲惫”中体会生命的味道。他的感叹是坚强的,他的感叹不狭隘,他在感叹自己的时候,更是在感叹农妇、野梨树等被人们遗忘,却是生命原味的内涵。因此他的感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较好体现了黄土高原环境下的生活一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