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刘苏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等的人,会不会到来

  [复制链接]
36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0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大家 发表于 2018-12-22 20:16
冬至快乐,燃烧诗歌

金陵倦客读诗友迎头浪《竹子》临帖简评:

竹子

文/袁广衡

忽然想到竹子,射十万箭簇抵达晨昏
竹节展开或延伸,以高风的形式亮出刀子

竹子总是以坚挺说话,说破红尘
说破一粒种子的心机,无论如何
都要扩大太阳底下的影子
挑明被掩盖的事实真相

当它成为童年的一匹马时
青梅含笑,顿彻醒悟
从竹笋长到青竹成为五月的领军
绿遍所有熟悉的谷地,箫吟笛唱
竹子的一生都与一枚词有关
              2018-12-18  

金陵倦客读帖有评:

郑板桥画竹,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竹的形神,抒发情感。这首《竹子》,读来也有郑板桥画竹之感,从竹子的形到神的写意,用第一段和第二段传达出来,着重托竹抒写了个人情怀的耿直。末节转笔外延到青梅竹马,使诗意从前两节的强硬转化到柔和美好,令人读诗不仅悟及竹之高风亮节精神,也因转笔意趣而觉神清气爽。可见诗人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0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大家 发表于 2018-12-22 20:16
冬至快乐,燃烧诗歌

金陵倦客读诗友迎头浪《竹子》临帖简评:

竹子

文/袁广衡

忽然想到竹子,射十万箭簇抵达晨昏
竹节展开或延伸,以高风的形式亮出刀子

竹子总是以坚挺说话,说破红尘
说破一粒种子的心机,无论如何
都要扩大太阳底下的影子
挑明被掩盖的事实真相

当它成为童年的一匹马时
青梅含笑,顿彻醒悟
从竹笋长到青竹成为五月的领军
绿遍所有熟悉的谷地,箫吟笛唱
竹子的一生都与一枚词有关
              2018-12-18  

金陵倦客读帖有评:

郑板桥画竹,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竹的形神,抒发情感。这首《竹子》,读来也有郑板桥画竹之感,从竹子的形到神的写意,用第一段和第二段传达出来,着重托竹抒写了个人情怀的耿直。末节转笔外延到青梅竹马,使诗意从前两节的强硬转化到柔和美好,令人读诗不仅悟及竹之高风亮节精神,也因转笔意趣而觉神清气爽。可见诗人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0 | 只看该作者

金陵倦客读诗友迎头浪《竹子》临帖简评:

竹子

文/袁广衡

忽然想到竹子,射十万箭簇抵达晨昏
竹节展开或延伸,以高风的形式亮出刀子

竹子总是以坚挺说话,说破红尘
说破一粒种子的心机,无论如何
都要扩大太阳底下的影子
挑明被掩盖的事实真相

当它成为童年的一匹马时
青梅含笑,顿彻醒悟
从竹笋长到青竹成为五月的领军
绿遍所有熟悉的谷地,箫吟笛唱
竹子的一生都与一枚词有关
              2018-12-18  

金陵倦客读帖有评:

郑板桥画竹,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竹的形神,抒发情感。这首《竹子》,读来也有郑板桥画竹之感,从竹子的形到神的写意,用第一段和第二段传达出来,着重托竹抒写了个人情怀的耿直。末节转笔外延到青梅竹马,使诗意从前两节的强硬转化到柔和美好,令人读诗不仅悟及竹之高风亮节精神,也因转笔意趣而觉神清气爽。可见诗人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0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大家 发表于 2018-12-22 20:17
冬至快乐,燃烧诗歌

金陵倦客读诗友迎头浪《竹子》临帖简评:

竹子

文/袁广衡

忽然想到竹子,射十万箭簇抵达晨昏
竹节展开或延伸,以高风的形式亮出刀子

竹子总是以坚挺说话,说破红尘
说破一粒种子的心机,无论如何
都要扩大太阳底下的影子
挑明被掩盖的事实真相

当它成为童年的一匹马时
青梅含笑,顿彻醒悟
从竹笋长到青竹成为五月的领军
绿遍所有熟悉的谷地,箫吟笛唱
竹子的一生都与一枚词有关
              2018-12-18  

金陵倦客读帖有评:

郑板桥画竹,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竹的形神,抒发情感。这首《竹子》,读来也有郑板桥画竹之感,从竹子的形到神的写意,用第一段和第二段传达出来,着重托竹抒写了个人情怀的耿直。末节转笔外延到青梅竹马,使诗意从前两节的强硬转化到柔和美好,令人读诗不仅悟及竹之高风亮节精神,也因转笔意趣而觉神清气爽。可见诗人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0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大家 发表于 2018-12-22 20:17
冬至快乐,燃烧诗歌

金陵倦客读诗友迎头浪《竹子》临帖简评:

竹子

文/袁广衡

忽然想到竹子,射十万箭簇抵达晨昏
竹节展开或延伸,以高风的形式亮出刀子

竹子总是以坚挺说话,说破红尘
说破一粒种子的心机,无论如何
都要扩大太阳底下的影子
挑明被掩盖的事实真相

当它成为童年的一匹马时
青梅含笑,顿彻醒悟
从竹笋长到青竹成为五月的领军
绿遍所有熟悉的谷地,箫吟笛唱
竹子的一生都与一枚词有关
              2018-12-18  

金陵倦客读帖有评:

郑板桥画竹,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竹的形神,抒发情感。这首《竹子》,读来也有郑板桥画竹之感,从竹子的形到神的写意,用第一段和第二段传达出来,着重托竹抒写了个人情怀的耿直。末节转笔外延到青梅竹马,使诗意从前两节的强硬转化到柔和美好,令人读诗不仅悟及竹之高风亮节精神,也因转笔意趣而觉神清气爽。可见诗人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1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大家 发表于 2018-12-22 20:17
冬至快乐,燃烧诗歌

金陵倦客读诗友迎头浪《竹子》临帖简评:

竹子

文/袁广衡

忽然想到竹子,射十万箭簇抵达晨昏
竹节展开或延伸,以高风的形式亮出刀子

竹子总是以坚挺说话,说破红尘
说破一粒种子的心机,无论如何
都要扩大太阳底下的影子
挑明被掩盖的事实真相

当它成为童年的一匹马时
青梅含笑,顿彻醒悟
从竹笋长到青竹成为五月的领军
绿遍所有熟悉的谷地,箫吟笛唱
竹子的一生都与一枚词有关
              2018-12-18  

金陵倦客读帖有评:

郑板桥画竹,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竹的形神,抒发情感。这首《竹子》,读来也有郑板桥画竹之感,从竹子的形到神的写意,用第一段和第二段传达出来,着重托竹抒写了个人情怀的耿直。末节转笔外延到青梅竹马,使诗意从前两节的强硬转化到柔和美好,令人读诗不仅悟及竹之高风亮节精神,也因转笔意趣而觉神清气爽。可见诗人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1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大家 发表于 2018-12-22 20:17
冬至快乐,燃烧诗歌

金陵倦客读诗友迎头浪《竹子》临帖简评:

竹子

文/袁广衡

忽然想到竹子,射十万箭簇抵达晨昏
竹节展开或延伸,以高风的形式亮出刀子

竹子总是以坚挺说话,说破红尘
说破一粒种子的心机,无论如何
都要扩大太阳底下的影子
挑明被掩盖的事实真相

当它成为童年的一匹马时
青梅含笑,顿彻醒悟
从竹笋长到青竹成为五月的领军
绿遍所有熟悉的谷地,箫吟笛唱
竹子的一生都与一枚词有关
              2018-12-18  

金陵倦客读帖有评:

郑板桥画竹,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写出竹的形神,抒发情感。这首《竹子》,读来也有郑板桥画竹之感,从竹子的形到神的写意,用第一段和第二段传达出来,着重托竹抒写了个人情怀的耿直。末节转笔外延到青梅竹马,使诗意从前两节的强硬转化到柔和美好,令人读诗不仅悟及竹之高风亮节精神,也因转笔意趣而觉神清气爽。可见诗人匠心独运的巧妙构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1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大家 发表于 2018-12-22 20:18
冬至快乐,燃烧诗歌

金陵倦客读杨辉腾诗选:与新陈代谢(组诗)简评:
文/刘苏慧



1.与新陈代谢

秋天到。树木落叶
小溪缩水、稻田光秃
风跑得更快
站在村头村尾反刍的胃早已消失
……
听听
大自然这位慈母的教诲
物是物非是什么

金陵倦客读帖有评:

新陈代谢,顾名思义是指新生的事物代替了老旧的事物,是成长的必然。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正是因为新陈代谢,我们的历史有了一篇篇的新章,我们生与斯长于斯的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人的心底深处,所谓灵魂,仍然习惯于恋旧,比如这首诗的前四行,写的就是人类怀旧的感触,目睹秋色,心有伤感,一个“消失”把情绪流溢出来。反刍,不仅是牛羊的消化方式,也是人类在追思往昔村野风光。省略号,好像不可少的运用吧,是为了扩充诗意的空间,给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后三行,则是在与诗题互文,大自然也在不断地做着新陈代谢,适者生存,不适者自然淘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2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大家 发表于 2018-12-22 20:18
冬至快乐,燃烧诗歌

2.底线

它允许一棵树
主根深扎
须根扩展
它允许一棵树
撑伞挡雨
或挺拔
它允许一棵树
有自己的自由世界
但不允许
没有感恩的心
离开它
一棵树会加速死亡

金陵倦客读诗有评:

底线在哪里?对于一棵树,底线就是扎根的土地。那么这首作品显然不是讴歌土地,作者是在借题发挥,警醒着自己亦可推而广之,人也要如一棵树,知道自己离开土地的结果是加速死亡。哲理诗,玄了难懂又枯燥,这首寄寓一棵树来讲一个道理,生动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21:12 | 只看该作者
山东大家 发表于 2018-12-22 20:18
冬至快乐,燃烧诗歌

3.格局

那石头没有口也不会说话
保持它静静的样子
很多鸟或野兽喜欢在它的上面
俯视
它静静的样子是谁都可以看到的
一阵风打扫
晃动的光芒从它内心发出

金陵倦客读诗有评:
貌似深刻了些,石头当然不普通了,它隐忍宽厚,格局就是心胸。它允许鸟兽们张狂地在它身上表演,一旦机会来临,它就展示出特别之处令人讶异。(用一阵风打扫,则晃动的光芒从它内心发出,是不是牵强了呢。或许,把打扫换成打磨,就可以于下句相辅相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4 05:5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