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写作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以蒲秀彪短诗三首为例
吕本怀
一,真实与当下
真实是所有文学赖以存在的基础,诗歌也毫不例外,并且诗歌相比于其他文学体裁而言,对真实要求更高;即使诗在表达上运用了魔幻与荒诞,也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
当下则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即使面对古典题材也必须具有当代思维,必须有现代人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意识;如属当代题材,那就更需具有当代思维,要能够在现实经验、生活细节、个体关注、人性探究等方面及物入心,并尽可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另外,真实与当下应该相辅相成。诗歌写作如果完全离开了当下,即使有一定层面的真实,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如某些人热衷于风花雪月,与千百年前的诗人看不出任何差别,再如有些人热衷于田园风光,所呈现的乡村还仿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此脱离当下、基本不具备当下性的呈现,即使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个体与个别),也很难说具有了社会真实,更多只是个人臆想与意淫。杨朔散文便是一个显著例子,我们不能排除他的那些散文在个体与局部上也具有一定的真实,然而将其放在当时全国所处大背景之下,他的散文显然在整体上虚假,正是这种整体上的虚假导致人们最终对杨朔散文的唾弃。
蒲秀彪的这三首短诗,能将真实与当下较好地统一起来。例如,母子情、父子情亘古便有,但他诗中的母子情、父子情显然有着鲜明的现代元素,那便是大家庭解体、老人与子女分居、年轻人纷纷离开土地被吸引到城市,《母亲如是说》《与父诗》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而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自然而然会有当下两代人生存理念的差异与隔膜。但必须指出的是,即使当下两代人间存在着差异与隔膜,即使这种差异再大,这种隔膜再深,母子情、父子情却依然蕴藏在字里行间,并未因这种差异、隔膜而被彻底割断。
作者如果完全离开当下大背景,那他的写作很难超越孟郊之《游子吟》,即使他所表达出的是真情实感,他也是亦步亦趋;如果作者将当下大背景下的父子情、母子情写得过淡,甚至不存在,那便违背了现实,即使当下有极少数人不爱自己的父母,但这并不具备社会的普遍意义。因此,这两首诗里所呈现出的母子情、父子情便牢固建立在当下与真实的基础之上,既令人信服,还引发共鸣。
二,现象与本质
真实与当下,既可以体现在现象,也应该凸显于本质。作为一个诗人,既要做到在现象上具有真实性,更需在本质上尽可能去接近真实,以便让诗中的个体性尽可能具备群体性。
在《母亲如是说》中,诗人采取“劝”“说”交替的方式来推动情节(细节)发展,并以情节(细节)发展来凸显母亲个性与母子情感。诗人所采取的“劝”“说”方式,显然具有表达上的个体特色,诗中母亲却在很大层面上可以作为中国式母亲的典型代表,尤其诗中所体现出的母子情感更具有普遍意义,全诗在写作中较好地达成了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而在《与父诗》中,现象、本质的统一则抵达了更高的层次。如果说《母亲如是说》还着重于呈现母亲这个人,那么《与父诗》则着重于凸显中国式父子关系,因有之前的细节作铺垫,“中国式父子/不见是牵挂/见面是孤独 ”的结论可谓水到渠成,而这个结论于绝大多数中国父子而言,可以说概括得既准确又精辟!
倘若一首诗只有本质而没有现象,或只有现象而没有本质,都会令诗的表达效果大打折扣;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主要依靠细节来呈现,本质则需诗人根据细节来加以提炼;正因如此,所以细节对于现代诗十分重要,而如何通过细节准确而精辟地提炼与概括,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诗的品质。
三,情感与境界
就一首诗而言,情感存在是一种必然,完全没有情感的诗(塑料花一样的伪诗),即使存在也只占极少的比例。
就情感而言,则既有程度的浓淡,更有境界的高低。如《说山道寺》,显然诗人对寺的情感较淡,对山的情感则较深,这从“很多次上东山/我都没有进入东山寺/只是在东山的小径/走走,看看/闻闻山中花草香/听听山中鸟鸣”能直接感受,“东山有多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东山寺/在东山顶上”,却似乎有着诗人对寺在山之上的不满,由这种不满读者可侧面了解到他面对山、寺态度的差异。
当然,说他对寺完全没一点情感也不真实,否则他就不会进寺。诗人之所以呈现这种浓淡对比,主要在于凸显出要自己的境界(品质),而这种境界(品质)又主要体现于问心无愧与无欲无求,他对自身境界(品质)的呈现具体而又集中地体现在第五段与第六段中。
依我看,在情感与境界中,境界更决定着一首诗的品质。沈德潜在《说诗晬语》里曾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一般而言,襟抱与学识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境界,只有具有一定的襟抱与学识,才可能抵达一定的境界,因此作为一个诗人,既需在襟抱方面不断历练、拓展,也应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
当然,人生境界还与三观相关。比如诗人对山、寺情感的浓淡,以及他对众佛的不卑不亢,均体现出他具备了超越一般世俗的三观,或许正因有这种超越,他才可能以一种较为超然的心态来“说山道寺”。
四,格式与语言
我一直以来都坚定不移地认定当代最好的诗歌格式是现代诗,而并非诗词曲赋等古体形式,唐诗宋词元曲等可以作为优秀文学遗产去仰望,而感受,而不适宜去模仿;同时,即使你模仿得再像,也难以有太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关于这一点,早被文学史以及现当代古诗词写作所验证。《星星》主编龚学敏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现在写旧体诗词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今人写唐诗’,完全模仿古人去写,你完全看不出来是现代人写的;一种是试图进入当下的现实生活,但很多作品因此变成了打油诗。旧体诗词是诗歌创作的宝贵遗产,今人可以写,关键要弄清楚要如何用旧体诗介入当下生活,这是广大旧体诗作者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我以为他所说切中肯綮。每个时代有不同的诗歌格式,有些格式即使再好,一旦过时就很难再焕发,正如汉服唐装老爷车都曾风行过,但很难想象此刻满大街都是汉服唐装,更难想象路上都行驶着老爷车。
语言与格式密不可分,现代诗当然要以现代语言为主,而现代口语最鲜活也最具生命力,因此现代诗的口语化应是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并且最初现代诗便叫白话诗,而白话便是口语的另一种称谓。在此番曹伊之争里,即使某些人对口语诗大放厥词,但仔细检点,他自己所写的诗绝大部分都运用口语。当然,现代诗也不排除对传统语言的继承,但这种继承必须服从于创新,创新是诗歌不断发展的灵魂,继承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会重获生命力,否则便极有可能因陈腐而惨遭淘汰。我注意到著名诗人周瑟瑟最近一个发言,并且我很认同他的观点:“我听了上半场的发言,我想强调的是对待口语先锋诗歌的态度很重要,不管你以何种语言方式写作,如果你不尊重写作的异端,那你的观念就是保守落后的。”而逐渐式微的曹伊之争,曹营或许正好做了这种落后观念的代表,并且他们的语言行为方式显然具有极左倾向。
蒲秀彪的这三首短诗,从格式上看,是地地道道的现代诗,从表达上看,则是地地道道的口语诗;由这三首诗,我们不难看出现代诗与口语化在呈现当下生活、表达现代意识时的方便、顺畅与透彻。例如“闲着没事/一天那么长/怎能到天黑 ”,再例如“中国式父子/不见是牵挂/见面是孤独 ”,假如你换一种诗歌格式,或换一种语言形式,可能很难抵达诗人所营造出的效果。
五,诗歌与生活
诗歌与生活在网络背景下越来越合二为一:一方面写诗的人越来越多,发表、评价也越来越即时;诗歌由于现代传播手段的加入,不再被精英独占而逐渐成为大众艺术。尽管有人对此忧心忡忡,但我以为大可不必:有大众作为基础,好诗更容易被更多人所接受,即使众声喧哗,也会冒出杰出诗人与顶尖诗歌,而真正的好诗人好诗歌,也根本无需担忧会被大众所遮蔽,因为最终的裁判是时间而非大众,陶渊明与杜甫,双双都是时间才最终让他们胜出。当然,诗歌的大众化肯定会带来诗歌的碎片化、段子化乃至口水化,这些不良现象应该反对,但往往可能反对无效,最终还得靠时间来净化,流行与不流行在今天有时就在一夜之间。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流行了不少时间,那便是“文学要来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之前很少人去质疑它的正确性,但我以为文学要来源于生活是对的,却未必硬要去高于生活;也许文学与生活处在同一水平线,文学才能更好地去及物入心。诗歌作为文学体裁里最重要的一种,必须直面当下,尤其要直面苦难,真有痛感,有真痛感,没有痛感的诗很难说是真正的好诗;诗人作为文学大军里最重要的一员,不应立在云端,也不应藏在象牙塔,而应走进生活直面民生。诗歌必须直面当下,既由诗歌的现代性所决定,也为诗歌的受众所决定。于丹鸡汤曾风行一时,如今却时过境迁,谁也不再相信,这于诗人是一个极好的警示。在当下,一个不能真实呈现生活现象、揭示生活本质的诗人,即使曾有过辉煌,也一定会成昨日黄花。
此外,我以为作为一个诗人,其诗歌里的生活必须有自己在内,既要有自身参与感受,更需有独特判断思考;在诗歌写作中,诗人既要在小我里见大我,更需在大我里有小我,一味地小我或一味地大我,都难以达成诗歌与生活真正融合。
蒲秀彪的这三首诗,则让我见识到了诗歌与生活真正的融合,也让我感悟到小我大我究竟该怎样去结合。《母亲如是说》中,他更多地担任了一个记录者的角色,他只是在充分地还原母亲的本来面目,诗歌与生活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与父诗》中,他则更多充当着一个思考者,由自己与父亲的相处(当时与平时),揭示出中国式父子关系最普遍也最深刻的本质;而在《说山道寺》中,他更通过自己的行为,与当下的大多数人形成反衬,从而让人感受到当下的世道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世道,当下的人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人心。
现代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中的关系绝对不止这五组,但作为一篇读诗小随笔,我只能就此打住。
附:蒲秀彪短诗三首
《说山道寺》
文/蒲秀彪
从前有个人
说出了山
说出了东南西北
在那时
正好有一座山
在那人的东边
山门立着一块碑
碑上写着:东山寺
如果你没有到过
如果我不说
如果知情人不说
你会不会念想
有一座山
叫东山
山上有座寺
叫东山寺
我不只一次
说东山
我不只一次
道东山
更多时候
我不是在说东山
我是在道东山寺
很多次上东山
我都没有进入东山寺
只是在东山的小径
走走,看看
闻闻山中花草香
听听山中鸟鸣
不时夜上东山
有人问
夜这么黑
你独上东山
干什么去
我说
一不烧香
二不拜佛
三不偷
四不抢
也不为东山再起
爬上去
只为了站在山顶
看看夜色中的城
东山寺内
有很多佛
最大的一尊是如来
寺里有师傅
是活的师傅
每次我去
众佛不说话
师傅也不说话
我在那儿看佛
也看师傅
师傅有时看我
有时不看我
我向师傅问话时
师傅才和我说话
还问我,施主
要不要烧个香
东山有多高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
东山寺
在东山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