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蔡利华 于 2012-11-2 12:26 编辑
读了千里光先生的《中国好声音从哪里来》一文,感触颇深。不是说千里光先生的文笔怎样,说文怎么有内含,而是读到先生说的那句话,让我想起些事来,与先生所指的一样。先生在其文中提到,在中国,你千万不要说你打乒乓球打得好,也不要说你的歌唱得响当当,因为不知从哪个角落里冒出一个人来,就把你的歌声压下去了,把你的乒乓球球艺甩到天边。我这里不去说其中的原因,因为千里光先生说得很明白了。我接过这个话题要说的是,与中国的国球、唱歌一样,你在中国千万别说你写诗牛,因为中国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几十倍,随便从那里冒出个人来,就能把你的诗“盖帽”了。
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是个泱泱大国,方圆好几百万平方公里,人也是多得让你头晕,占了世界1/4的人口,你说朗格不多嘛。这人多,所谓的好事者、本事者就多,还不好统一,随便出来个什么门、什么派就牛哄哄的,还惹不得,不然你下不了台,一人一泡唾沫就淹死你,嘿嘿,看你能有多能。再说了,中国也是个诗歌大国,写诗有好几千年的历史,当然就把写诗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品了。对于文人和士大夫阶层,更是附庸风雅的好嚼头。当然也有借诗歌言志者,把自己的灵魂泡进文字里,修取人生的正果。有了这些千奇百怪的诗歌现象,自然就有了大面积的诗歌土壤,自然也就有了不尽的诗人群。
不信就打开中国现在满天飞的诗歌民刊,那一本诗歌民刊不是告诉你那一方水土中的好儿男。他们各自统辖一块地方,孜孜不倦的炮制中国的方块文字,为自己的扬名立万刻苦的营造一方诗歌的天空。我不敢言当下,因为太牛,牛得让我惧怕。正如李亚伟所说,我不敢藐视当下。只是在想这么多人拥挤在文字的瓶口,能做多少事呀?为什么不留点宽敞点的地方,让呼吸畅快一些。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有这么多诗歌,我们不会寂寞了,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字,说不完的话,想不透的道理。
个人认为,还是离诗歌远一些,说不好就让别人操一顿,实在是没那个必要。说实在的,诗歌毕竟不是流行音乐,更不是什么时代潮流的东西,说到底,诗歌只是一个文化符号,它表征着某个社会集团在某一个时代,那些生活着的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些属于人类意识领域的东西,必然要与历史发生某种关系,才会融进历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和打乒乓与唱歌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写诗的再多,也不会真的冒出个高手来把你洗刷了。因为这样做的人绝对不是什么高手,只不过是文化市场上的小混混而已。但愿这样说话不会得罪人吧,这个世界牛的人太多,小心说话,低调为人才是。
201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