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重新调整了一下这组习作,供参考——
@与人无关
安静的树木,安静的村庄,安静的大地
这个时候,不适合走亲
不适合访友,不适合旅游
也好,那就独自再到先辈的坟前转上一转
告诉他们,在中国农村
广大的贫困人口即将实现脱贫
告诉他们,今年中国
将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
告诉他们,各医院放射科
那一个个白花花的肺皆系病毒所为,与人无关
2020.2.5
@愿他们各自保重
眼下防疫期间,两支庞大的队伍
都在夜以继日地战斗
一个是监控疫情、救治患者
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
一个是监控舆论、封号删帖
防止真相进一步传播
都在硬挺,都挺辛苦的
非常时期,愿他们都能各自保重
2020.2.5
@数字的困惑
人命是人命,数字是数字
人命不是数字,却终将变成数字
人类历史上,历次瘟疫
无一不变成了数字
最终也只留下了数字
想到这里时,我的眼前
浮现出一幕景象
在森林深处,一棵棵树不停倒下
但是,因了森林的遮挡
外面的人们,不知道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2.5
@城市
马路是安静的,商场是安静的
公园是安静的,大地是安静的
太阳落下去,万家灯火
开始把这个城市点亮——
从来没见过如此密集的灯火
让这个城市看起来
像是黑夜中大西洋上的
那艘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轮船
2020.2.5
@没有谁是错误的
“那个孕妇病症很重
在ICU住了一周多,治疗费花了近20万
她家是农村的,治病的钱是找亲戚朋友借的
当时,使用ECMO抢救
孕妇病情已在好转
但孕妇的老公最终还是决定
放弃治疗。她老公哭了,我也哭了
放弃了,孕妇就死了,而且在放弃的第二天
政策变了,对于新冠病人
国家提供免费治疗
我很为那个孕妇惋惜……”
面对记者,中南医院重症科主任
彭志勇讲述着疫情中最为痛心的一幕
老公有老公的无奈
医生有医生的无奈
甚至,国家也有国家的无奈
所有过程,没有谁是错误的
所有过程,没有谁是有罪的
尤其是那个孕妇,以及
孕妇肚子里,那个连名字都还没有的胎儿
2020.2.6
@李文亮
他叫李文亮。第一次
看到这个名字时,就倍感温暖
“以文照亮”,这其实
正是我对“文明”一词的理解
然而他死了,因为疫情
控制不利而死,死在
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
他死时,他的父母都有病在身
他死时,据说他的妻子
也在隔离救治中
一起被隔离的
还有他妻子肚子里
一个永远不能谋面的孩子
他死时,很多地方仍在飘雪
有些地方的雪原本停了,又开始徐徐而落
2020.2.6
@吹哨人
有人说,他其实不能算
本次疫情的吹哨人
毕竟,湖北某医院
内科主任张继先,更早发现疫情
也是官方认定上报疫情的“第一人”
但是,我仍旧习惯把他称作吹哨人
是他,第一个把危机
吹到网上,吹到像我一样
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心里
对老百姓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2020.2.6
@尘埃
他不是一粒尘埃
现年34岁,年富力强的他
本是棵青翠茁壮的大树
但如今,他真的已经
成为尘埃了
成为一粒历史的尘埃
尘埃落下了,却又落而不定
他在焦急地等待
一张平反书,更在焦急地
等待春雷滚滚,等待山花烂漫
2020.2.7
@国葬
说真话的李文亮走了
留下不敢说真话的普罗大众
看到满屏的悼念和祈福
看到不可思议的“国葬”仪式
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索性,让我摘下口罩放声痛哭吧
一哭,为吹哨人李文亮
一哭,为懦弱的自己
一哭,为同样胆小怕事的亿万国民
好了,哭完了
非常时期,原谅我再次口罩戴上,把嘴遮上
2020.2.7
@墓志铭
李文亮无疑是个怂人
面对警察,他不仅
承认自己造谣、传谣
还在训诫时明确表示
听从警察规劝
中止违法行为
而且,面对系列告诫事项
他明确回答:明白
尽管如此,我依旧
把他视作英雄,一个
没有任何虚构拔高
一个鲜活真实的平民英雄
我还双手赞同某些网民
为他立碑的建议
并支持网民,把训诫书
一并刻在墓碑上
以此作为他的墓志铭
是呵!这是一份
多么弥足珍贵的墓志铭
它铭记了一个时代
它铭记了亿万国民
在当时,是怎么被训诫成良民的
2020.2.7
@特别的哀悼
他们没有哭泣
甚至,也没有鞠躬致哀
他们先是把鲜花
安静地摆放在感染门诊口
然后各自解下口罩
拿出哨子
将哨子持续吹响
事毕,他们将哨子
挂到感染门诊的大门之上
然后再戴上口罩,安静地离开
2020.2.7
@我拉黑了一个同学
昨晚,在我发出悼念李文亮帖子不久
我拉黑了一个我的大学同学
这位贵为某地书记的同学
他好心劝我,还不到反省的时候
好心劝我,别发这种“负能量”帖子
好心劝我,要谨慎言行,要注意保护自己
是的,他的确是出于一片好心
但我还是决定拉黑他
因为这次冠状病毒疫情后
我看到一种更为可怕的官状病毒正汹汹而来
202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