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到达,忘了乘何而来
——评释然诗作《粮仓》
看介绍,释然是70年代生人,对于寿棺的概念想必是清晰的,不会少听少谈有关寿棺的故事。笔者的祖母于2008年96岁去世,那时寿棺在家里楼上放了二十一年之久,印象中只是家人会把放置在木棺内的物件隔几年拿出来晒晒,倒没有储放过粮食。祖母归仙道山时,也是火化后把骨灰撒放在木棺内。释然《粮仓》中的寿棺作为储放粮食的容器,依有限的信息推测应该是很早年的事情,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也有可能。那么,粮食在当时来讲是何其宝贵和重要,寿棺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粮仓就在情理之中;而推开棺盖取粮时飞出的蛾子,应该是米虫一类的东西,一般来讲,粮食放得太久才会生出米虫,这是不是因为粮食短缺而使得不轻易启用棺木内的粮食呢?至于蛾子的“骨灰色”,读者用一种神秘的眼光来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谁让它是从棺椁里飞出来呢。
棺椁和粮仓划上等号,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可思议。拿到今天,在物质丰富程度也到了不可思议的时代,谁人还会让粮食储存到米虫四起?也是在今天,即便高寿的国人,不要说庄严肃穆的棺椁,有的连骨灰渐次少有保留。有什么比生死更大的呢。想想,三十年前,四十年前,物资的短缺,人们面对生死的仪式感比之天地,这才是生死为大呀。
口语诗的表达效果一般而言穿透性好,立意的抵达多为开门见山,而基于事实的稳定性,其意涵更不容易随读者的立场变化而衰减。而对诗歌言说方式的取舍也不至于上升到哲学命题的高度,各种言说方式也没有传说中那样派别之间的尖锐对立。采用怎样的言说方式,认为不取决于某种方式先进或落后的考虑,唯其使用文字的精准有效才是要考虑的问题。当一首值得玩味的好诗产生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首好诗,然后才是其言说方式。任何言说方式都有可能出人意料,诗意的降落,不知在何时,也不知在何地,更不知其何种样式,直到你在文字中抓住了它。比如这首《粮仓》,用口语化的言说方式,似乎刚刚好,就够了。
附原诗:
粮仓
文/释然
印象中
我家最大的粮仓
是堂屋里
爷爷为自己准备的
寿棺
取粮时
推开厚重的棺盖
总有些骨灰色的蛾子
从里面飞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