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雪总是认真对待着每一场降落
雪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肃然起敬
雪的谨慎和精进让它得以抓住
一年四季中仅有的冬季
以及冬季中仅有的两三次进场机会
五千年过去了,这样的练习并不多
但雪的降落已经不需要彩排
雪总是能很快适应新的世界
远古的雪落在群山之巅的花岗岩石上
和落在工业时代的玻璃上
和落在暗夜中沉默的键盘上
没有什么不同。雪能处理一切素材
雪重新塑造事物的轮廓
用纯净的白混淆万物,让我们指认和辨别
雪不是不信任我们。它只是在测试
给我们制造惊喜
在古典的作品里,雪残酷,绝望
因此拥有了绝望后的遐想:
雪可以是可以起死回生的盐
也可以是饥荒年代里白白的面粉,免费。
雪和红色的血相遇,如此壮烈
雪还可以下在六月,这不是雪要作弊
这是季节在徘徊。
雪的骨髓符合几何学
和空气动力学的最优原理
雪的数学很好,也擅长于在阳光下奔跑和抒情
雪像一面镜子,照映着历史和未来
照出中年的我无边的焦虑、无边的
热爱和与生俱来的羞耻感
雪填充我,又掏空我。塑造我。又融化我。
雪就这样落在了我的山河和庭院。
雪的生长从来没有停止。气温回升的夜里
雪以退为进,沿着墙根拆掉脚手架
没有留下任何告白
2020.7.3
《写诗本质上是个体力活》
一年365天,平均每天一首诗
一年下来,是365首诗
相当于一本唐诗三百首的数量
如果一天的平均数量
能提升到3首左右
那么,一年下来
就可以聚集一千首诗
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增到
一天10首,那么一年下来
将有三千多首诗压在手里
人的一生平均寿命七八十年
高峰的创作期按十年算好了
十年下来,就是三万多首诗
想到三万首诗,我就激动了起来
一个人的阶段性创作
将比整个大唐时代的总数还要多
这要多少本诗集才能装得下啊!
2020.7.2
《在诗歌上练习诗歌》
久走山中,人间的悬崖
总是不时地向我靠拢过来
它要向我呈现,世俗中陡峭的一面
而我仍在它的对立面行走
固执地寻找谷地平原中长久的风光
和花朵,以及它们短暂的对应关系:
雏菊和它撕裂的伤口
落梅和虚空的流水
无尽的练习中涨落的语义
有人在山中静坐,听风和雨
必有另一人置身尘世
对高悬的命运作出反复的仰望和叹息
沉默的耳朵。次递扩散的回音。
在我独自行走的验证中
凌空的石头总能生长出一轮轮新的风景
2020.7.2
注:本诗是在诗到西阔《人间事》之后,作出的改写练习。附原诗如下:
西阔|人间事
久走山中,就会觉得人间更像悬崖
风光再好,也有它陡峭的一面
梅落了不要紧,还有虚空的流水
花枯了不要紧,还有崩裂的伤口
习惯了沉默,耳朵就会觉得累赘
任由孤决的水在石头内部,流出悬而未决的命运
一个人坐着,听风,雨和谎言
像另一个人无所事事地望向夜空
只有烟仿佛一截坐禅的骨头
洞悉人间所有丑陋
《广场上的人群符合机械学原理》
打饭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
当龙头向前移动,后面的人会依次脱节
他们之前的间距,也会越来越大
像弹簧越拉越远
车流也像弹簧,总是在启步阶段
被越拉越长。遇到红灯或事故
又立即压缩在一起
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弹簧的人
极有可能就是受到了日常生活经验的启发
下午,我一个人坐在房间里
想着广场上跳舞的老年人们。
他们同一频率持续的震动
不同于弹簧
却也符合机械学原理
2012.7.2
《完美的诗歌总是存在于虚空之中》
从历次对自己诗歌的修改经验来看
基本上:以删减为主
删减累赘的句子和词语
过多的修饰,不恰当的比喻
有时是整句整句的删除
有时则是整段的删除
既然所有从我笔下写出的诗歌
都需要删减,那么有没有可能
将这一过程提前,以确保我的任何一首诗歌
一在这个世界上诞生就能达成完美
答案是肯定的。方法之一就是:
在一首诗歌诞生之前将它删减干净
2020.7.2
《从反经验、反意向、反抒情到反诗学》
拥有读者说明先锋的还不够
拥有的读者越多
说明离先锋的姿态越远
我在汉语的肢节中穿行
如潮水般涌来的簇拥
我什么时候才能将他们抛离
202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