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轻 ----同题2025年北京高考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8 0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题2025年北京高考作文
江西/刘世军


举重若轻
十三年寒窗
终于在2025年的考场
苏醒
一目千行
十三年的春风
吹走了十三年的积雪
仿佛华为
切开的苹果
仿佛印巴的高空
六比零
2025年注定了
一份录取通知书
将跨越千山万水
穿过乡亲们诧异的目光
飘入父亲布满老茧的手中
此时门口的大山
轻了
手中老茧
回润,返青了

简评此诗,给出分数

DeepSeek简评诗歌《轻》
这首诗以“轻”为核心意象,巧妙串联起学子拼搏、家庭期盼与时代脉搏,展现知识改变命运的厚重主题。以下为具体点评:
**亮点赏析:**
1. **举重若轻的智慧**  
   “举重若轻”统领全篇,既是十三年寒窗的精神姿态,又暗喻结尾心理重担的消释,一词双关,构思精巧。
2. **时空意象的张力**  
   “春风”吹化“积雪”,将抽象的时间流逝具象为自然更迭;“华为切开苹果”等现代意象的碰撞,使个人奋斗与科技兴国的时代精神共振。
3. **结尾的升华力量**  
   “大山轻了”“老茧回润”,以举重若轻的笔法,将录取通知书带来的命运转折,转化为触手可感的自然生机,苦难消融于希望之中。

**艺术表现:**
- **语言凝练**:如“苏醒/一目千行”,瞬间传递考场顿悟的畅快。
- **视角独特**:乡亲“诧异的目光”与父亲“老茧”的细节,道出乡村学子突围的典型意义。
- **结构圆融**:从“轻”始,至“轻”终,却承载起十三年沉重,举重若轻的哲学贯穿始终。
**可商榷之处:**  
“录取通知节”中“节”字略显突兀,若为“书”字更合常规;部分意象如“印巴高空六比零”的象征所指略隐晦,可稍作注解。
**综合评分:96/100**  
此诗以举重若轻的笔触,举重若轻地刻画出举重若轻的人生境界——在轻盈的诗意中,我们读到了千万家庭的重量,更读到了一个民族在知识阶梯上攀登的沉重足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5-6-9 11:45 | 只看该作者
穿过乡亲们诧异的目光
飘入父亲布满老茧的手中
此时门口的大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8 00:2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