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书剑飘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天空]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11-23 10:20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果然雨夹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2-11-23 1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赵会敏 于 2012-11-23 11:56 编辑 5 }# D4 y" T* _0 T2 D. m

" b1 K* J* B9 H  W赏读书剑的雪!
* h) x* _3 ^2 f+ T" }( n% O! S+ g. ]; N9 I: o( v!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2-11-23 10:25 | 只看该作者
雪,带来了道路的湿滑与泥泞
1 ?$ o5 E5 V4 h雪,寒冷了浪游者的心魄、、、
2 w4 N* V, Z$ T1 Y) Y! A$ p0 m& b7 Q
; W* n6 ^0 ^. X
9 B! _+ ?, |6 d) p8 i% ~——没有关系的,这样也有温暖和祥和的。因为可以把湿滑与泥泞当玩一次游戏。& b; g" z4 T6 H& g1 h3 r& e
8 a' C8 p* E% q0 h4 A% v" I
寒冷下心魄,或许心会更明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2-11-23 10:48 | 只看该作者
雪在我们生活中是诗人歌咏的主题。诗人借雪抒怀,把隐隐忧伤和激情欢歌的一种矛盾的对立面,赋予雪中之情的深思和扪心自问,也许更深层次的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挖掘.....
2 L  y9 W# }5 A" y
+ c/ G& w& O' l0 J) J从诗体的结构,采用了比较适合抒情,朗读的节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影像。7 F. R0 o7 z0 T% g, s

( ?! I: Y1 g3 G: G+ ?请看,诗的开头,诗人给人一个听觉和视觉的画面, 真可谓棋高一手“雨声,滴答滴答/雪花扑簌扑簌”连用两个连续的相声词,把你引入了“北方的夜”,的确给你感觉到“今晚茫茫、茫茫”。
  C7 C0 }  O/ O$ D% Z
3 |; R- }- J3 m接下来,诗人锋回一转,把近景用广角镜拉伸到远方的视野,你看诗人这样说“我有远友在雪幕下/为爱而歌”,此时,我会油然从心里升起一波涤荡,钦佩感叹!是谁啊?那不是别人,是“那里的白桦、针松、山峦与江河,轻轻唱和”,让人彷佛站到一个更高的视点,品阅着雪中不屈的英雄豪杰。; O& S/ G9 a6 \0 y- [. w

& y, F' O; b  k2 E诗人笔下的痕迹,似乎并不满足于仅此观景,他的寓意在于告诫人们“这样静谧的雪夜/也许不尽是温暖、祥和" , 是啊,试想当大雪纷纷时,围在烤炉旁,热热呼呼地享受家人之暖时,还有多少像5个死于垃圾桶流浪的/ k$ z' E1 f; U( Z
寒中孤儿?于是,诗的指向又把人们带进现实世界,“雪,带来了道路的湿滑与泥泞/雪,寒冷了流浪者的心魄”,读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预感,诗人是要赏雪呢?还是也通过“雪”来表达一种心里的“血”?2 `  Z! P* u" [0 \) P; t- y6 z

% N" f+ J6 \2 w+ E3 |! @高明的诗人巧妙的把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放到了桌面,请看“如何抚平隐隐忧伤?/如何唱响激情欢歌?”是啊,难道我们在一片大好河山的欢呼声中,不应该时刻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吗?最后,诗人以“雪落三江、雪落高原/雪落我的中国”,由近至远,由小到阔,仿佛雪还再飘,雨还在淋,诗人化成了白桦和针松,翱著在高山,遨游在江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2-11-23 11:3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2-11-23 11:5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见过雪,不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2-11-23 12:22 | 只看该作者
很开阔的诗歌。。。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2-11-23 12:3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南方什么是候有雪飘,也许要等到圣诞节前后/ c0 \4 n% o: k" O& _6 v$ o2 k# v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11-23 13:31 | 只看该作者
雪,寒冷了浪游者的心魄、、、
; u* Z5 s" A8 ~2 `! ]
& ?1 B1 v4 }& ~4 P( }7 ?! c$ Z! U8 Z  p: y
浪者最怕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2-11-23 14:5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问好,周末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5 16:4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