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登录
中国诗歌流派网 返回首页

雷迅的个人空间 http://sglpw.cn/?29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关于《哲人冥思曲》的阐释

热度 1已有 232 次阅读2013-3-31 03:17 |个人分类:沉思的雷暴

                     冥思  情思  无思  

 

要想取火,就必须用铁锤奋力敲打石头。

                                                  ——列夫舍斯托夫

 

  究竟有谁会开创一个新的领域,使我们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

世界混乱,无序。

我们走到一个神秘境域,并在此地域窥见某种非混乱的秩序。假如我想尝试着将其呈现出来,用规律这样的语词概念来使我们看到这个神秘的东西,那么,我想这样来说这句话:这是一切现象中最为神秘的诱惑,是一种对自然的统摄力量。不可言说的被哲学家顶礼膜拜的无语见的可能性——永恒的真理——认识所预见的冥思呈显。然而,我还是要说,对于这个被我们膜拜的最高级的东西——我无法能以语词将它以图像的视觉展开在人们眼前。我觉得它是无法成为语词图像的。对此,已经有人觉得我在故弄玄虚,在说一种混乱的梦呓而由此感到不耐烦了。

  沉思者将自己锁在自己的思绪内,他在其间作为一个漫游者无目的地游荡在陌生的境遇里。这是一种冒险者的精神状态:他想使身边的森林屈服,但是,他必须要在森林里过夜。他怎么睡得着呢?他时常被凶恶的精神野兽袭击啊。这真是那种被称之恐惧的夜的痛苦。这个沉思者就这样一边诱使自己向前行进,一边又恐吓自己这样做事多么危险,甚至有点愚蠢。

  可是,要平平静静地行走,生命将是多么的无趣呵。我们的漫游者追寻于那恐惧的激情诱惑,一步一步地向前行进。是啊,我们的沉思者将一路对自己问东问西,接着就只是沉默,不必假设,这个法子糟糕至极。这个伟大的综合体:沉默。也许,我们现在就应该知晓他的内部的一定分量的秘密才对,可是这是多么愚蠢的问题啊。这难道不使我嚎啕大哭,天真地觉得自己是个十足的小丑吗?为什么我要喋喋不休地向人们讲述这次漫游冒险的经历,并恬不知耻地想用伟大的诗的语言来尝试描述这些图像?——这样的话,我的朋友,读者们,因为你的种种念头已经冒出头来——那就请容纳这个沉思者的喋喋不休和沉默不语吧。

 

                        

  我在《杜伊诺哀歌》中读到一句极具震撼力的诗:“究竟有谁在天使阵营倾听,倘若我呼唤?”这个神秘的图像击中我,使我进入沉思。

  要想窥入这个神秘之境,不妨淘空一切时代的观念:只毫无目的地进入生存的终极问题。我们什么也不知道,一直都是这样。这就是世界的状态。然而,我们只需向现象迈出一步,尘世间的一切真理,立即就会失却永恒的魅力,转而成为人的真理的魅力。只不过,看上去我们似乎得到了精神的保障,而且以此精神而永久地使世界具备公正、和谐、自在和宁静。因此,人类在智者们所能预见的可能性内不再为宇宙自然感到惊讶了。现代科学、现象学解释、解构主义不就是所有嬗变的人的内部呈显和遇见?其实,宇宙自然的真理就是人的预见性的真理,其余的就不可能有了。这将是一个科学的笑柄吧。人们没有摆脱自己的统治,这已然成为永恒真理而被根植于人的最深之处,成为人类原始的本能状态了。

  有关我们的精神终极。这问题早就被解决。佛陀不就是这个终极的精神象征么?由此我们得出:请牢记空像,万象都在静止的静止中证实自己运转着。这不就表现了人性的弱点和局限?这是多沉重的负重呵。

  一个人发现自己身上存在某种怎么也摆脱不掉的东西时,这将会被推置为人的美德???

哲学的任务不是要安慰人类,而是是人类自身感到窘困(列夫舍斯托夫)。同样,诗的任务不是寻找美,而是使人类发现美是幻象的图形:诗,是本源的图像。

 

                           

我们的冥思结束于一个十字图形。我们看到了,作为人的最高冥思状态,我将放弃用任何一个语词来展现它。语词不会出现在最高的哲思状态中。为了使我要表达的这个状态被人们接受,在此,我有必要给予解释。我敬重的朋友误读了我的这个表达。黄翔曾以“澳大利亚荒原”为题用大十字和语词来表达某种终极状态,可是,我所用的大十字将无意于揭示这个终极状态。是的,这个大十字就是宇宙状态。也就是我们所有作为严肃的艺术家的终身追求。

歌德在《论文学艺术》中说到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就是完整的人性,在我这里,就是某种只能直觉得到的规律和一个可以散发的点。而这个大十字只是这个直觉到的图像(不准确的表述),是不允许在意识和脑海里出现的,它不可能自愿地呈显出来。这只是我为表述某个点而无能地选择的图像。我希望读者在读完一到八后,自然地遗忘第九思的图形。这就是第九思的所有内容。是无词、无形、无声、无色、无无的。

  我要说,第九思本就是无思。这个状态是无法表达的,只能意会。

 

 

零位   语词   零碎   表达

             (世界和生活都很零碎,毫无逻辑)

如果说在当代中国诗歌界采取哲思性的诗性表达还不普遍的话,我倒是觉得这将我们当代思想的不成熟(这是必须让人知晓当代中国的精神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在思想上成熟的民族不表现出静穆和严肃。在西方,格言体的阐释是十分普遍的,而在我们这个民族中,这将是最成熟的,甚至是世界上把格言体用得最为成熟的民族,我们古代的能被成为伟大的作品都是格言体。那么问题出在哪儿?现在的我们,如果一种诗在形式和逻辑上不能把思想连贯地表现出来,将会被认为是最混乱的不成熟,是思想的败坏者。零乱的思绪在语言表述中被视为无系统的体现,是不能获得认可的。——可是问题出在哪里?一个人难道要附随于普遍的偏见来写作,从而获得公认的成就?难道你们不对“系统”、“连贯”、“成熟的体系”感到厌恶和怀疑?是的,我不会赋予我的诗或哲学任何人们认为的“普遍”的“形式”,连贯和系统的阐述。这么说并不是我找到了世界本质的表达,而且世界是可以随着它的感觉而被系统连贯地表达的么?这样会让我在写作的进程中感到痛苦,被某种该死的干瘪气息围困。我的任务,姑且用这个很严肃的词,是阐述人的情感,即是说,世界的一切源头的情感。因而,我不会认为它是一个有连贯性有系统性的。一切哲思都是在尝试着将生命中附带的经验表达出来,使之与世界融为一个统一,由此而获得意义和价值。假如我身上已有固有的偏见阐述痼习,这将是我必须要克服的东西。我要进入的,将是一种混沌的状态,并将这种状态用哲学诗化的手段阐述出来,我的工作是克服那些属于经验而来的东西。

  但是,由于某种状态本身就不可能以它的原貌出现在人们眼前,这就必须以我的对它的描述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是人性的局限和弱点,他无法还远最纯的真理。在这里,如果我使用严肃这样的词,那将是对真理最大的侮辱,也将是作为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偏见:这就是我们对宇宙自然的最严厉的信任了。当我们以语词作为加工的方式来阐述这些状态时,让我担忧的是人们不会透过语词,只游历在语词的周围做无辜的解释,并认为获得了最真纯的源头之质。

  词语作为阐述的必须,我们赋予它思想性、逻辑性、解释性、严肃性,可是这只是语词。语词有多么大的误导呵。我希望人们学会绕过这些语词的特性,直接抵达没有思想、没有形式、没有逻辑、没有关联的混沌状态上去。这就是真理目的。

  零碎的分散、破裂、弥合、矛盾……这才能达到伟大的哲诗。

  未完成的宇宙性,只有无序的表达才能使我们至今的思想上的痼习被克服。即便是最深沉的宇宙思维,也必须贴近心灵,创造才能使人类理解。这就是表达。

  难道我们还对千古以来的“理性”作如是观?人们总以逻辑来凸显自我存在的不可动摇性。然而,逻辑的源头为何?——在道德的法版上的永恒真理,人类的生存法则,难道我们就不该怀疑她?人们的思维在它给定“必然性”中安闲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因此,我们生命的目的就是达到安闲之境地?俄罗斯的两位巨人(托尔斯泰和屠格列夫)要是没有家室的话,可能会绝决而直接地告诉我们某个神秘的秘密呢。

  是的,我是说,假如我的观察和直觉的触须已经探进了人类的某种一直被有意压制的地域,那么我会揭开它,使他在日光下露出自己的面目的:无目的、无逻辑、无理性、无道德等等,等等。我的读者可能已经隐隐发觉我说的那个神秘东西了。是啊,在此,我们没有必要使用本身就模棱两可的语词来表达这些东西。如果人们还对这些东西感到惊恐——谁不对因为自己内心那个享有最高权威的东西的倒掉而感到万分的恐惧?——那么,我愿意说得更恐怖些,甚至我要将他与死亡并称为一对和道德(历史、习俗、民族偏见等等)直接对拓的人性的孪生姊妹。是人性的卵升华么?看来,我们的哲学家们要重新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了。而我们在行进的路途上与自己的对话,这个被称其为“胡乱的梦呓”状态,将作如是观。

  我来得有点早,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还是希望在这里被你们理解。

                         2012.4.2  于北京

 

补录关于《哲人冥思曲》的信件

 

“造物的目光专注于敞开者”,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之八段如是说。

“是无限的追思在遥远召唤认识?假如我冥想。”是的,我相信宗教必从我的诗中被轰出,可是,请您相信,宗教是多伟大的少女的创造者,她使生死的隐秘,也就是那条横亘在生与死之间的空旷之地被完满的冥思联系起来:生死互为背面,就像月亮的本一,阴缺承受的此在者的恐惧体验。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去信任一个被语言和符号扶正起来,并具备时间、空间、神秘性的永恒。没有选择就一同被包裹进去。

  佛教的彼岸趋于真实,这是生命的对立。此在者除非于苦度中剔除死的运动,始终在善的誓愿中读经受持,彼岸的有救存在之极乐,永无——非生非死的伟大的爱之运动。

  这不存在圆满的死亡经验,如此人们应该逐日变得与此在者躯体的陌生,只因一个轮回的念头而动摇尘世间在者得深沉!我无法信任佛陀的完满。难道我们虚空的面目就像关于佛陀的真实,遥远或不可接近的宽宏大量和至福之爱。是否在一个没有始终的境遇里遭受带着尘世的偏见和歪曲?万名赋予者的危险,乃是尘世与神灵间的空旷,这个空旷处在空间的时间感性上,被灵力所取得:诗使这个空旷地域富有永恒变化,并取得此在者得进入权力。每个事物都停留在这个恒常的比喻之中,做作肤浅的形象转化。

  但是,永恒者和神性之灵并非一物,更不是一个事件。它们是个整一。为了避开词语和符号的危险指导,诗在此借用少女出现在大地上,把大地的意念以动态者展开在此间面前。

  我们呼唤真正的善和神性者在时间境遇谈论空旷的至福,由此获取通往无无之路的资格。在那个超越尘世的世界,人人平等之类。可是,这在此间乃是由善举和持戒而获得的超验之力。

  神是死的,被我们救活了。这样的率意之为是神的禁忌?

  大大的眼睛布满夜空,叫我恐惧。

  仅在时间之内,少女,你就黑暗得让人无知。

  我并不意愿,难道我回避信仰,由此我愿意

 

请相信我,这个冥思在发出断裂的呼喊,人们一时无法听明她是在痛苦中呼救还是在极乐中欢歌。我自己已经不注重她的意愿了,难道这就是我需求脚下的大地寂静,并为这寂静感到羞耻。还有什么可信任?彼岸就是此岸,这对么?不,这是整一。黑夜和白昼的空旷,此间将其联系起来,这是永恒的阴暗之梦,神是不屑摧毁它的。神死了。但是我赞美她,这个符号和线条内跳跃的灵魂的纯粹运动者。这里面,我们的相遇将是伟大而陌生的场面。

  永恒无解,在世界任何角落。——心灵的孤独,因它面对她,这个超验中的少女的虚伪和色彩寄托。我就是这样在时间、空间、知性的感觉里倾听这古老的遗言。印度的释迦牟尼来到我们的世界后,难道我们的感觉就与之探进神秘而辽阔的虚空了?这多么残酷的尘世之寄托,这些静静地在整一叙说的命运的赞美之影,哦,难道您还不相信这是多么残酷的悲痛。

我们沉入这个永恒的救赎,成为神的分身游走九重,每一重都杜撰出色彩鲜艳的彼岸之花,这朵受了神戒的纯洁的莲花怎么不以天使的粉嫩慈悲进驻人的心灵——人们不愿离去,这么多人,哦,这么多人因而对命运的无常不易察觉。

  我背起永恒,可是却泪流满面,因为我跪着,已有千年。死的恐惧源于生之极乐的信仰。

这些耗蚀心灵的飘渺的宇宙之风和灵魂的秘密——这多么可怕。你是谁?神一的超验体验者,你为何在上升的激动中被击死。究竟谁在你们中间行走?神?这是隐秘的游动,天体间的恐惧和神性的花蕊,这些都在生命的繁衍线性中拼凑永恒图像。

  我沉迷地专注于女性的生殖器,这可爱的源始,永不会消逝,可是在尘世的消逝和蒸发中,我对这个可爱的源始是多么的羞愧啊!这块自己的沃土,永恒的神的源起之地,深深的辽阔,一切思都在此沃土上期待、狂喜、醉溺。这块恒常的墓碑。就是你是我出于运行的中心,体验神的凸显和分娩丰富的虚无的表达。这荒芜的祖先的夕阳是何等伟大。

您应该知晓我的迷狂,我为何一头扎进虚无、悲剧、内心的骚动中,用诗性的语词来展开这些图像。断断裂裂的语词的展开,这些汹涌于母亲的子宫处的幻影。就让我用佛陀超凡的永恒微笑来面对我吧。我们是从内转向外的。先于成为人体时就具备的神性(一切在者即如是观)力量。她是宇宙存在的伟大的可怕之物啊。难道她的花一样的脸蛋不可怕么?

  这个宇宙如此不和谐。就是生命!这些无序的结构,在人类的情感和一切里:严肃、欢乐、隐忍。这些在人的内部外部寻觅的微笑图像。

  是的,在我看来就是破碎、弥合、整一。

 

 

先生康安:

              

  在我们内心寻找生命之谜更纯粹、更有力的图像,因冥思而获得怎样的答案呢?万物之间的那个辽阔黑暗的地域里都形成或布满什么,这些山川河流始终象古老的部落时代里的老智者缄口不言,或守口如瓶:寂静。那么我们在这充满神秘的恐怖沉默中对人性有了多少了解?深刻的夜晚,这深深的寂静里飘出的声音在心灵上留下溶入宇宙的神迹。

              这里,一个古老的智者的枯瘦的身体漫游于这万物间的辽阔地域,坚定不移地大踏步穿行于人于万物间的空虚,凭这种气质,他获得超人的对宇宙整体的感觉。万物的消逝命运,在后起的宗教信仰中转化为彼岸的福德。可是,此在间的物会留在这里?太古的恒定之力。我们发现痛苦来自这个假象。此间者困陷于本质——轮回许诺。

              永一的介入!

             如果不解决掉信仰问题,我们如何留在此在?

             我们感受到它了:灵魂的秘密花园

 

             少女,一个大地的活的火焰的能动知觉者,在被在者的哲人感受、触摸、秘密地进入时,第二个运动者的少女和哲人被重新转换,在寂静中化为自己的恋人。处于墓地上空的风,就好像苦渡者——恋人的眼睛。
             
跟宗教毫无关联。

             他是冥思者心灵上闪出的图像。在喧嚣中返回自己。从内部散发出去的语词的描述。

             哦,微笑,你夜晚的黑暗使我内心体验就是这样

             我想解开男人之谜。这个冥思者的面貌。譬如宗教的永恒微笑。

             ............

敬爱的先生:

 

我读着您的来信,这使我感觉那么无辜。我在第一封信里已经说过我自己已经不注重她的意愿了的话。世界的现象事件难道都是以严格而完满的秩序出现在的么?——想象力创造了一个非世界理性世界,以此作为混乱的秩序规范植入存在者(人类)的意识:达成趋于完整的存在。意识从来就是对外在于意识本身的东西的意识,而非施动于自身的世界——现象学为它提供把意识它植入这个世界的途径。够了!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已经使人感到厌烦了。介入运行依旧作为人和世界的转换器稳定地立在那儿——这使我大为火光!

是的,我没做好为展开这个世界的一切做好准备。我现在干的,是努力把它还原!关于哲学上的阐释,我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我在为多数人铺就一条返回荒谬的路。至于到达荒谬的存在之质后要做什么,这是我今后努力要从哲学上解决的问题——我现在根本就不知晓将如何解决,起码这是我现在这个年龄所构建的为自己而思考的路途。

《哲人冥思曲》远没那么复杂,但若否掉它的负重,则是不理智的。我甚至说:她放弃了一切。这将说明她是一个新的起点么?早在《大札记——一组东方抒情诗》里我就决绝地宣布她的未来的面貌了。我也曾就此尝试着以一个《狂徒》的面貌来展开她,见鬼的是,我一使用诗化的语词就陷入一个辽阔的境遇,读者也神经质地一口咬定我所揭示将是一项建基于想象力的空中城堡(真实的荒谬,我被误解得够呛,由此我也神经质地跟着绕了长长的一圈)。是的,她一点儿也混乱,至少我认为她一点儿也没有混乱。

请您注意冥思这个词的字,字所承担的任务是转换它的图形,成为人类所共享的精神符号。

我想请您做这样一件事:读第一句无限的追思在遥远召唤认识?假如我冥想。您在夜晚遥望一下星空里的星,冥想你和星之间的辽阔境遇,展开冥思曲里的一切图像。是的,我说得够清楚了。故而会引出尼采的人啊!留神吧!深沉的午夜在说什么?

            就说到这里,盼企您的回信。

                    顺致上我无限的敬意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14:0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