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同图微诗大赛009期:在天空中拾穗 [打印本页]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8 15:00
标题: 同图微诗大赛009期:在天空中拾穗
本帖最后由 朱荣兴 于 2013-6-6 16:08 编辑

同图微诗大赛009期:在天空中拾穗

宇宙中不分高与低
秋收后枯瘦的大地凸现出
高耸的麦垛与低躬的农妇
黄色的天空倚在背后
红、黄、蓝三块头巾
在破损的空隙中扬起生命之穗

富人的金穗挤瘪天空
穷人的手不断扯岀切线
背影是一阵掠过的风
按住了一粒麦
疲惫的姿势刻划天地的交界
内蕴的眸子透视出秋色
秋收的外侧歪刺虚无麦芒

  
说明
射影几何直接起源于透视法,而透视法是与绘画艺术分不开的.
在中世纪,画家的主要任务是颂扬上帝和为圣经插图.
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描绘现实世界逐渐成为绘画的目标了
为了在画布上忠实地再现大自然,就需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如何把三维的现实世界反映到二维的画布上

意大利的建筑师兼数学家阿尔贝蒂认真考虑了这一问题.他在1435年写成的《论绘画》(Dellapittura,1511年出版)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思想:在眼睛和景物之间插进一张直立的玻璃板,并设想光线从眼睛出发射到景物的每一个点上,这些线叫投影线.他设想每根线与玻璃板交于一点,这些点的集合叫做截景.显然,截景给眼睛的印象和景物本身一样,
所以作画逼真的问题就是在玻璃板(实际是画布)上作出一个真正的截景.

天空是一张直立的玻璃板
地面上三个拾穗的农妇
在上帝看来
是在天堂里拾穗
或更高的天空里

作者: 黑帝    时间: 2013-5-18 15:54
【同图009】在天空中拾穗

第一名{:soso_e179:}参赛者{:soso_e113:}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8 15:55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3-5-18 15:54
【同图009】在天空中拾穗

第一名参赛者


老黑诗友
第一名不是冠军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8 17:02
水无言 发表于 2013-5-18 16:46
对画一种很形象的描叙!实际上·我写了这个系列,米勒的牧羊的少女郭沫若写的太好了,不敢写。{:soso_e181: ...

夕  暮  郭沫若

一群白色的绵羊,

团团睡在天上,

四周苍老的荒山,

好像瘦狮一样。

 

昂头望着天,

我替羊儿危险,

牧羊的人哟,

你为什么不见?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5-18 17:02
只在大地的秋收时.
才显出高耸的麦垛与弯弓的农妇
黄色的天空倚在背后
拾起生命之穗{:soso_e163:}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8 17:10
水无言 发表于 2013-5-18 17:05
不是,是【女神-----电火光中】

不怎么,许是郭名气大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3-5-18 17:49
透彻 {:soso_e142:}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8 17:51
挥鞭流浪 发表于 2013-5-18 17:02
只在大地的秋收时.
才显出高耸的麦垛与弯弓的农妇
黄色的天空倚在背后

多谢啦诗友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8 17:52
张智文 发表于 2013-5-18 17:49
透彻

问好张支持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8 18:02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3-5-18 15:54
【同图009】在天空中拾穗

第一名参赛者

现在写完了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5-18 18:03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8 17:51
多谢啦诗友


作者: 陈中明    时间: 2013-5-18 19:15
富人的麦垛联在一起

穷人的手连在一块


预祝胜出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5-18 19:29
我还没看懂图。原先说6.1儿童节才开始,现在提前了,得让我看看图意再说。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8 19:33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5-18 19:29
我还没看懂图。原先说6.1儿童节才开始,现在提前了,得让我看看图意再说。

久违了
提前是好事
好事抢着提前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3-5-18 20:31
原来朱先生在这里当编辑{:soso_e181:}
欣赏好诗,问候好友~~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3-5-18 21:08
在天空中拾穗

在天空中了。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8 21:53
疲惫的姿势展直又鞠下,秋天里

的塑像....象塑像...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8 21:57
严家威 发表于 2013-5-18 21:53
疲惫的姿势展直又鞠下,秋天里

的塑像....象塑像...

塑像-------------字对吗?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9 05:59
严家威 发表于 2013-5-18 21:53
疲惫的姿势展直又鞠下,秋天里

的塑像....象塑像...

象塑像也似画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9 13:25
水无言 发表于 2013-5-18 17:05
不是,是【女神-----电火光中】

诗友您贴上来,分析下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9 21:44
说明
射影几何直接起源于透视法,而透视法是与绘画艺术分不开的.
在中世纪,画家的主要任务是颂扬上帝和为圣经插图.
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描绘现实世界逐渐成为绘画的目标了
为了在画布上忠实地再现大自然,就需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如何把三维的现实世界反映到二维的画布上

意大利的建筑师兼数学家阿尔贝蒂认真考虑了这一问题.他在1435年写成的《论绘画》(Dellapittura,1511年出版)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思想:在眼睛和景物之间插进一张直立的玻璃板,并设想光线从眼睛出发射到景物的每一个点上,这些线叫投影线.他设想每根线与玻璃板交于一点,这些点的集合叫做截景.显然,截景给眼睛的印象和景物本身一样,
所以作画逼真的问题就是在玻璃板(实际是画布)上作出一个真正的截景.

天空是一张直立的玻璃板
地面上三个拾穗的农妇
在上帝看来
是在天堂里拾穗
或更高的天空里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9 22:28
水无言 发表于 2013-5-19 14:39
是写的【牧羊少女】,不是拾穗者,其实拾穗者不好写!

说明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9 22:28
张智文 发表于 2013-5-18 17:49
透彻

说明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9 22:28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5-18 19:29
我还没看懂图。原先说6.1儿童节才开始,现在提前了,得让我看看图意再说。

说明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3-5-20 08:14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9 22:28
说明

诗情  诗境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20 11:18
张智文 发表于 2013-5-20 08:14
诗情  诗境

谢谢主持再读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22 17:40
几个理一起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6-5 16:56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3-5-18 15:54
【同图009】在天空中拾穗

第一名参赛者

拍砖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6-5 22:58
富人的麦垛垒到空中
穷人的手不断扯岀切线
背影是一阵掠过的风
按住了一粒麦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6-5 23:20
只在大地的秋收时.富人的麦垛垒到空中
秋天的外侧是虚无和无法定义的空
这三句自己读读,再斟酌!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6-6 12:20
无法定义的眸子,透视着秋
秋收的外侧是虚无
这句再斟酌,麦垛的意象用了2次!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6-6 15:07
挥鞭流浪 发表于 2013-6-6 12:20
无法定义的眸子,透视着秋
秋收的外侧是虚无
这句再斟酌,麦垛的意象用了2次!

难得诗友拨乱反正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6-6 15:18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6-6 15:07
难得诗友拨乱反正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6-6 15:58
自己再读读,结尾还需斟酌!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6-8 11:47
挥鞭流浪 发表于 2013-6-6 15:58
自己再读读,结尾还需斟酌!


多谢啦
又读几次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6-8 13:47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6-8 11:47

多谢啦
又读几次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