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集《羞涩的野果子》序 [打印本页]

作者: 阿苏越尔    时间: 2016-4-6 14:14
标题: 诗集《羞涩的野果子》序
本帖最后由 阿苏越尔 于 2016-4-6 19:10 编辑

                                                                    诗集《羞涩的野果子》序
                                                                                              阿苏越尔

    野果子,生长在无人问津的山野之中,大可不必羞涩。既然成为羞涩的野果子,就意味着对自然境遇的认可和随从,兴许还有一丝抑制不住的愉悦。孔子曰:“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巴莫沙沙的诗歌情怀大概如此。
    诗歌是人类精神产品中的精华所在。一个让诗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代,永远耻于自称为文明繁荣和进步,也不配接受后世的顶礼膜拜。诗歌和诗人的命运总是牵连时代风骨,所以汉代的《毛诗序》就指出:“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我时常感受到,文化的所有浸润中,诗歌的浸润历久弥新。《诗经》、《离骚》、《唐诗三百首》,还有我们彝族的《妈妈的女儿》、《勒俄特依》,哪部诗歌不是被我们常谈常新?哪一部诗歌不是以优于那个时代物质形态的方式被我们深深怀念?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成本传播的时代,报纸、电视、刊物,博客、微博,微信……这时候,诗歌的精短特性给自己制造了灾难,讲究便捷的现代人就像进快餐店消费一样消费着诗歌。一切事物都浸透了急功近利的色彩。没有人能耐心研读那些关于诗歌的言说:诗主情,诗言志,情为诗根。文化快餐时代的诗歌和诗人像电视娱乐节目一样泛滥,造就了无数个精致的诗歌的利己主义者。尼采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浮华场上的诗人们不能自拔,已背弃生命粗野的芬芳。而离开了生命疼痛与苦难的激发砥砺,大量上台表演的抒情都只能是以浅薄的、虚假的、做作的方式来自欺欺人。
    不幸的是,放眼望去,一方面,诗歌的抒情天性正在被消解、被蹂躏,另一方面,伪抒情的高大上正在占领着诗歌的主体市场。那些诗人伸长脖子眺望远方,不是为了了解世界,而是为了被世界所了解。他们对诗歌的世界性和人类性夸夸其谈,却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和亲人冷若冰霜,并且对一切新生的力量充满陌生的戒备和古老的敌意。
    请相信我,只有纯真的抒情、纯粹的思考、纯美的诗意才能最终超越时空的掣肘,占领永恒的诗歌高地。只有真情,才值得被反复阅读并珍藏。
    在我大量的阅读范围内,巴莫沙沙的这本诗集,就值得反复阅读并珍藏。

                                                                                          2016-3-30  于北京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6-4-9 08:58
祝贺诗集《羞涩的野果子》
作者: 阿苏越尔    时间: 2016-4-9 10:57
张无为 发表于 2016-4-9 08:58
祝贺诗集《羞涩的野果子》

一个朋友的诗集.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6-4-13 17:09
祝贺新诗集出版
作者: 阿苏越尔    时间: 2016-4-13 17:10
鹤鸿 发表于 2016-4-13 17:09
祝贺新诗集出版

谢谢!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6-4-13 17:16
阿苏越尔 发表于 2016-4-13 17:10
谢谢!

不客气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4-15 20:09
悦读
作者: 阿苏越尔    时间: 2016-4-15 20:38
汤胜林 发表于 2016-4-15 20:09
悦读

欢迎!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