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死与不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0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中国诗歌到底死了还是活着》

                                           文《》轩扬


诗歌死了,人类还活着

诗歌死了,文学还活着

诗歌死了,诗人还活着

诗歌死了,精神还活着

       ——作者



诗歌死了,这是一个新时期有关诗歌与诗人发展与走向的问题,是一个让很多诗人都不敢相信的问题。可事实上,诗歌是真的死了。不管我们是相信诗歌死了还是不敢面对现实,但今天的诗歌的的确确是死了。

在书店,我的目光被《人民文学》夺去,不由自主地就走到了“她”面前。并顺手拿起一本翻阅,当时也没有太注意封面。等我打开时却大吃了一惊,这一期刊登发表的内容,全是诗歌。这是诗歌的荣幸还是诗人的荣耀。我顾不上这些,闪电式的,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诗歌有救了,诗歌又活了。

就在我阅读的时候,脑海里又闪现了诗歌死了的念头。

接下来,我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编者,我在编者按里,听到了这个声音:出版这期诗歌专号,目的是来向人们证明诗歌没有死,诗歌还活着,诗人还活着?看到这段文字,我在想,难道诗歌和诗人有没有死,是可以用一期杂志的出版来证明的吗?显然是不能的。用一期杂志来出版诗歌专号的努力,显然是苍白的,无力的,对努力者来说也是徒劳的。

诗歌还活着?诗人还活着?是真正的存在还是仅仅用一期专号就能诠释得了它还活着?做一期诗歌专辑就能代表诗歌和诗人没有末日的危机吗?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天真的,是愚昧和无知的。诗歌和诗人的死与活,不是用一期专号就可以药治唤醒的。因为诗歌与诗人的死,症结在内容而不仅仅是形式,更不是异想天开的,一厢情愿的呼吁。一个写不出好作品的诗坛能繁荣吗?一个出不了好诗人的时代能不死亡吗?纵观整个诗坛我们不难看出,眼下诗歌的死是一种行业的不景气。这种行业的不景气,是作品没有生命力,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诗歌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诗人的心态浮躁了,创作的动向指向了金钱和利益,使传统意义上的精神诗歌缺少了应有的思想性和语言的张力。这才是诗歌死亡的真正原因。这里所说的死亡,并不是说没有人去写诗歌了,而是诗人写出的诗歌没有内涵和思想,都是一些很空虚很苍白的文字堆积。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如今眼下的诗人甚至比诗歌作品还多。这种诗人的多,并不能说明诗歌是繁荣的,诗歌艺术是昌盛的。恰恰相反,这种无好作品的诗人与诗坛,破坏了诗歌的能量和纯洁度,使大众看到的是一片秋日霜打的情景。

这种死,并不是说诗歌从中国的文学里消失,而是一种走下坡路的轨迹。这种死是诗歌质量上的萎靡,是当下的诗歌作者与诗歌作品的悲哀,由于没有好作品和优秀诗人,所以使发表在传统报纸杂志上的诗歌作品没有传世的经典。这种创作上的滑坡,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悲哀!

因此,我认为诗歌死了,诗人死了。尽管许多写诗的人(不分年龄大小老少)把自己列入到诗人的行列。把自己的作品当作精品来看待。

由于生活的浮躁,今人社会观的价值取向不同——一切服务为金钱打工,所以诗人写出的诗歌没有思想性及人类社会的深度思考。更谈不上什么人生观,价值观之类的高调。就像一个人只有肉体而没有灵魂地活着——植物人就是如此消磨时光的。

诗歌死了!在这个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诗歌真的死了。

诗歌死了!不只是数量上的减少,还有质量上的衰退。更为可悲的是,诗歌成了一种不被大众崇尚和关注的文化群体。如今的小说畅销,杂文当道,散文风光,只有诗歌,是被人类漠视的文化败落。

从网上,我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韩作荣前天透露,该杂志3月号这期全部刊发诗歌,目的是想在诗歌遭遇冷遇与恶搞的形势下,让读者从诗歌本身着眼,认识当代诗歌的本来面目。

“《人民文学》此次推出的诗歌共分8辑,包括75位中青年诗人的数百首诗作,大解、海男、赵丽华等人的多部诗作收录其中。韩作荣介绍,推出诗歌专号的原因之一是近年来诗歌遭到读者冷遇,另一原因是诗歌遭到愤青们的恶搞,但默默耕耘的作者大有人在。”——摘自《时报讯》



中国本是诗歌的发源地,有唐宋时期的鼎盛。如今走到这一步,的确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

就《人民文学》2007年的诗歌专号,光明日报以《赞扬一个文化事件》为题发表文章,现摘一段:

一段时间以来,诗歌界的“事件”挺多:一方面据说诗歌遭到了冷遇,愤青们在网上恶搞,已不堪入目;一位朗诵者不畏严寒,竟将自己剥光,终因有碍观瞻而被放逐;再就是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庸俗媒体火上浇油;更有甚者宣布诗歌已经死亡……另一方面,坚持在诗坛上默默耕耘的诗人、理论家们却认为“目前是中国新诗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诗人们对诗与思、诗与现实、诗与艺术的理解和洞察,体现了前所未有的敏感、深入和精微。各自相异的诗歌观与不同的写作方式并存,相互映衬,丰富且绚丽。

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家第一文学大刊《人民文学》杂志社,在刚刚出版的今年第3期杂志上,出人意料地推出了创刊五十多年以来的第二本诗歌专号,被一些学者称为“诗歌界的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事件”。

《人民文学》的诗歌栏目,多年来保持着很高的水准和艺术品位,曾被评论家认为可与其刊的小说并驾齐驱。本期诗歌专号共发表了75位诗人的数百首诗作,多出自活跃于诗坛的中青年诗人之手,尤以青年诗人及新人的作品居多。从整体上看,这些诗歌代表了当下我国诗歌的创作水准,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独特观照和深入理解,也有艺术上精益求精、对不同生存状态下的人与事物的敏感发现。其丰盈的感性、知性与智慧的相融,对生活的热爱,诗歌与生命的内在联系,心灵细微处的波折与痛感,都有着透彻的感受与表达,是审美的诗行,也是具有启示性的灵魂的透析和抚慰,集中向读者报告了中国新诗所达到的新的高度。 ——《光明日报》

笔者觉得,盲目地吹捧是诗歌和诗人死了的最大杀手。古人云:愤怒出诗人,苦难出作品。一个没有愤怒也没有苦难的和平时期,没有优秀的诗人和优秀的诗歌,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我以为,这些并不足以证明没有好诗歌和好诗人的理由。问题是诗人的审美和选稿编辑该如何引导创作者,使他们的作品向思想性、艺术性以及人类灵魂的深度去挖掘。如此才能出好诗歌与优秀诗人。

诗歌死了,这是很多诗人和诗歌编辑都不敢承认,不敢直面的问题。其实这种不敢直视和不敢面对,是诗歌界的一种自欺欺人?

(本文已刊发在2009年第一期《今日作家报》头版头条的文章)


多年前写得激情文字,转发在这里请大家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8-3 10:47 | 只看该作者
客观说,没有绝对的死亡。大意是“死”代表一种情绪或决绝。激情甚好,生命是平静的海,总有壮阔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23:50 | 只看该作者
陶金喜 发表于 2016-8-3 10:47
客观说,没有绝对的死亡。大意是“死”代表一种情绪或决绝。激情甚好,生命是平静的海,总有壮阔时

的确不是绝对的死,所以我十年后的今年又开始了投稿和发表。这说明诗歌又从心中复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8-8 17:04 | 只看该作者
韵,是诗的基因
天道在,诗在。
人道在,诗在。
人不在,诗在。
诗在,诗的基因在。
何谓诗的基因?
韵,是诗的基因。
有韵在,有诗在。
有韵在,诗不死。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8-12 05: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牐犑歌死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8-14 16:43 | 只看该作者
无韵诗死了,生下来就死了。

无韵非诗,不是诗,死了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9-23 16:56 | 只看该作者
诗歌没有死,只是诗歌成长的土地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7:44 | 只看该作者
半张脸   文 / 轩扬

  






   (一)

  猜不出半张脸的心情与用意
  我把她想象成瑶池里的玉兔

  (二)
  含而不露的眼
  露而不笑的脸
  像一朵花
  在静静地芳香
  
  我在老远老远的地方
  闻得到——
  叽叽喳喳的鸟语花香
  而你对我的匆忙
  总是那么轻篾地一笑
  
  (三)
  面对这张无法驾驭的脸
  我把文字撕碎
  留下一张纸哭泣
  
  多情的女人
  总是把心跳
  一半给他人
  一半给自己
  
  (四)
  心湿湿的
  眼润润的
  一切皆为半张脸的神秘
  
  我不得而知
  ——半张脸
  是全裸的彩虹
  还是残缺的美丽
  
  我想象着
  渴望着
  ——半张脸
  留给我怎样的回味
  
  
  一位如此漂亮的美女
  为什么?只给我半张脸?
  我挣扎着,好奇着
  
  (五)
  我挖空心思
  把你想象成
  犹抱琵琶的
  貂禅
  西施
  想象成
  杨贵妃
  赵飞燕的
  潺潺绵绵
  

(六)
  半张脸——
  为什么不给我全部?
  隐隐约约的背后
  深藏着什么?

创作于2006年,首发于2007年红袖添香诗文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9-26 09:32 | 只看该作者
无韵诗不是诗,所以说它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7 11:3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