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韩庆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诗微评》第2期:气化散人《蚂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激天涯 于 2017-6-29 22:36 编辑

诗歌自带使命感 —— 读气化散人《蚂蚁》
——浪激天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6-2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没看清楚规则 对不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6-2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浪激天涯 于 2017-6-29 22:57 编辑

诗歌自带使命感 —— 读气化散人《蚂蚁》
——浪激天涯

蚂蚁

气化散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于夹缝中生存的
微生物
考虑不了那么多
那么大

1.蚂蚁说

偶然一次蚂蚁听到朗朗书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脸茫然:我做什么了?世上千万事生存第一,我做的不过是本能而已啊?

2.人说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事件是经验。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们能够避免“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必须阻止消灭蚂蚁。

3.神说

堤坝不是神迹是人的作品。

人筑堤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蚂蚁咬噬堤坝是为了生存。

孩子,你们都没错。

4.诗歌说

这首诗有很强烈的现实寓意,短短几行字无异于闪电雷鸣于无声。它表达了非话语权人士长久以来的积怨郁闷,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引爆了蚂蚁钻溃大堤的巨大效果。它所引起的共鸣将会像一圈圈涟漪一样撒播,其效果无异于决堤蚂蚁里的某一只。

但从文本的角度看,诗题和内容还不够协调,无论是诗的结构还是语言都还不够艺术,把它作为警句读或许更合适。

比如诗句里蚂蚁的特征并不明确。微生物更不能用来指代蚂蚁。“考虑”一词用于微生物也不够准确。

如果后几句只是用蚂蚁的动作行为表达而不是带入人的主观判断或许更具震撼力。

一首诗自有它特定的使命,这首诗超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2017-0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6-2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495 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6-3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6-3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化散人 发表于 2017-6-30 15:19
“如果后几句只是用蚂蚁的动作行为表达而不是带入人的主观判断或许更具震撼力。”

师友的解读层次分明 ...


没看清规则写了一大堆 然后删减太多 不太连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9 23:2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