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唐之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诗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年以来,有关“农民工”的诗歌似乎多了起来,不仅如此,还有一位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还因为他的诗歌出了名,成为一位颇受人敬重的诗人。当然了,他绝对不可能是鄙先生后文中提到的孟祥忠,因为根据老孟的自已分析判断,别人应该尊称他为“孟大诗人”。呵呵,也不知这位大诗人何时能有前述的那位农民工“小诗人”那样的才气和素质。因为,人家不会吹牛,而孟大诗人就敢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吹他的“诗”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些年来,全世界的人民如果“有幸”读了“孟大诗人”的每首都能为“时代代言”的“诗”后,估计不用联合国号召,全部都会集体在各个角落作“匪夷所思”状。
    现在有一种现象是,个别人一提起是农民工出身就怕丢人似的。这不好,很不好!窃以为,现代的中国人中,99.9%的祖先均是农民,剩下的0.1%的人群,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承认自己的农民祖先,那是忘本。
    农民工是靠双手挣钱养活家人和自己,他们从事的也是一分光荣的职业,这无可厚非。毛主席还当过农民工呢。遥想当年,润之先生经人介绍,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这不就是农民工嘛!从某种意义上讲,建国后,老人家虽然当了中国最大的官,可依然是在为人民“打工”,为全中国各阶层的人民服务。可以讲,毛主席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农民工”!所以,唐先生就经常为自己是农民工的后代而无比骄傲和自豪。俺父亲十多岁时,就是背着他那个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跑出大山,跟着共产党进城“打工”,后来才成为离休干部的。
    从那两首看,其共同点是,都以“农民工”立意,从写作手法上看,都是平铺直叙,让读者一读便知。
    唐先生以为,山东永清的诗似乎更能打动人心。其比较明确的内涵是“我就是我”,我不想改变祖先传下来的农民本色,更不需要戴着有色眼镜折射着看外面的世界!做农民工并不丢人,倒是那些一进城打工没几天,就在地滩上用他父亲打工给他的零花钱,掏出249,买个又大又粗的“金项圈”挂在脖子上,到处招摇装大款——在某论坛上也是如此!——为打消“孟大诗人”误会,特注:唐先生此处不是拿他作例子的,因为,据俺分析,他脖子上的“金项圈”本币价格就应该是250。所以,烦请孟大诗人莫要对号入座!
    所以,山东永清先生的这首诗,唐先生更欣赏。他敢于正视自己,也不怕别人诋毁自己,他的诗表现出的是一种向那些看不起“农民工”、还总想拿农民说事儿之人的强烈愤慨和无比的厌恶!仅从这一点,就应该向山东永清先生致敬!
    反观“孟大诗人”的那首诗,鄙先生的观点依旧不变:岂能仅从“平淡寡味”喻之!请注意他“诗”中这些字眼:“脏兮兮的民工”、“脏得让人想躲避”、“朝他笑”等。从中完全可以看出,老孟首先从内心有一种抗拒家民工的心理,之后却看到有一位农民工像“我父亲的背影”,且不管此句有病没病,但就这句之后的思想转折,便能看出,这首伪诗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让人浮想联翩或者假意真情的意味!——因为“他”只是像他父亲的“背影”,所以“大诗人”不但没躲避,而且还对人笑了又笑——假笑?真笑?冷笑?嘲笑?,不得而知。或许怕那位农民工兄弟揍他,他才赶紧将善于变色的眼光“善意”了一下!
    在其随后的“诗行”里,他无比光荣地写道:“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实巴交的工人”潜台词是:他不是农民,所以本大诗人也就不是农民子弟了。再之后,基本上全是他的这种心情的写照:父亲虽然死球了,但是由我这个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后代替他光荣地活着,所以“我必须笑”,作了鬼魂的父亲也跟着笑(“父亲笑”)。
    上下两个段落一比较就知道,孟大诗人的这首所谓的诗歌,其实就是对农民的轻视和对他不是农民的庆幸的一种变态心理的极“精彩”的描述!
    唐先生无才有德,对于两首有关农民工诗歌的理解,也只能如是。
    孟大诗人经常嘲笑甚至谩骂每一位对他的“诗歌”提出异议的读者,唐先生对他的这种行为早已见怪不怪了,所以,如果此篇小文招来他的辱骂,也没关系!只是担心,鄙先生才疏学浅,对“孟大诗人”的伟大诗歌理解得不透彻,就对不起他的一片“苦心”了,因为,他经常说,像俺们这些写诗人,根本看不懂他的“足可以流芳百世诗歌、引领世界诗歌‘流派’”的伟大作品。
    在此,还恳请孟大傻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年以来,有关“农民工”的诗歌似乎多了起来,不仅如此,还有一位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还因为他的诗歌出了名,成为一位颇受人敬重的诗人。当然了,他绝对不可能是鄙先生后文中提到的孟祥忠,因为根据老孟的自已分析判断,别人应该尊称他为“孟大诗人”。呵呵,也不知这位大诗人何时能有前述的那位农民工“小诗人”那样的才气和素质。因为,人家不会吹牛,而孟大诗人就敢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吹他的“诗”能获得“诺贝尔奖”。这些年来,全世界的人民如果“有幸”读了“孟大诗人”的每首都能为“时代代言”的“诗”后,估计不用联合国号召,全部都会集体在各个角落作“匪夷所思”状。
    现在有一种现象是,个别人一提起是农民工出身就怕丢人似的。这不好,很不好!窃以为,现代的中国人中,99.9%的祖先均是农民,剩下的0.1%的人群,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承认自己的农民祖先,那是忘本。
    农民工是靠双手挣钱养活家人和自己,他们从事的也是一分光荣的职业,这无可厚非。毛主席还当过农民工呢。遥想当年,润之先生经人介绍,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这不就是农民工嘛!从某种意义上讲,建国后,老人家虽然当了中国最大的官,可依然是在为人民“打工”,为全中国各阶层的人民服务。可以讲,毛主席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农民工”!所以,唐先生就经常为自己是农民工的后代而无比骄傲和自豪。俺父亲十多岁时,就是背着他那个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跑出大山,跟着共产党进城“打工”,后来才成为离休干部的。
    从那两首看,其共同点是,都以“农民工”立意,从写作手法上看,都是平铺直叙,让读者一读便知。
    唐先生以为,山东永清的诗似乎更能打动人心。其比较明确的内涵是“我就是我”,我不想改变祖先传下来的农民本色,更不需要戴着有色眼镜折射着看外面的世界!做农民工并不丢人,倒是那些一进城打工没几天,就在地滩上用他父亲打工给他的零花钱,掏出249,买个又大又粗的“金项圈”挂在脖子上,到处招摇装大款——在某论坛上也是如此!——为打消“孟大诗人”误会,特注:唐先生此处不是拿他作例子的,因为,据俺分析,他脖子上的“金项圈”本币价格就应该是250。所以,烦请孟大诗人莫要对号入座!
    所以,山东永清先生的这首诗,唐先生更欣赏。他敢于正视自己,也不怕别人诋毁自己,他的诗表现出的是一种向那些看不起“农民工”、还总想拿农民说事儿之人的强烈愤慨和无比的厌恶!仅从这一点,就应该向山东永清先生致敬!
    反观“孟大诗人”的那首诗,鄙先生的观点依旧不变:岂能仅从“平淡寡味”喻之!请注意他“诗”中这些字眼:“脏兮兮的民工”、“脏得让人想躲避”、“朝他笑”等。从中完全可以看出,老孟首先从内心有一种抗拒家民工的心理,之后却看到有一位农民工像“我父亲的背影”,且不管此句有病没病,但就这句之后的思想转折,便能看出,这首伪诗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让人浮想联翩或者假意真情的意味!——因为“他”只是像他父亲的“背影”,所以“大诗人”不但没躲避,而且还对人笑了又笑——假笑?真笑?冷笑?嘲笑?,不得而知。或许怕那位农民工兄弟揍他,他才赶紧将善于变色的眼光“善意”了一下!
    在其随后的“诗行”里,他无比光荣地写道:“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实巴交的工人”潜台词是:他不是农民,所以本大诗人也就不是农民子弟了。再之后,基本上全是他的这种心情的写照:父亲虽然死球了,但是由我这个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后代替他光荣地活着,所以“我必须笑”,作了鬼魂的父亲也跟着笑(“父亲笑”)。
    上下两个段落一比较就知道,孟大诗人的这首所谓的诗歌,其实就是对农民的轻视和对他不是农民的庆幸的一种变态心理的极“精彩”的描述!
    唐先生无才有德,对于两首有关农民工诗歌的理解,也只能如是。
    孟大诗人经常嘲笑甚至谩骂每一位对他的“诗歌”提出异议的读者,唐先生对他的这种行为早已见怪不怪了,所以,如果此篇小文招来他的辱骂,也没关系!只是担心,鄙先生才疏学浅,对“孟大诗人”的伟大诗歌理解得不透彻,就对不起他的一片“苦心”了,因为,他经常说,像俺们这些写诗人,根本看不懂他的“足可以流芳百世诗歌、引领世界诗歌‘流派’”的伟大作品。
    在此,还恳请孟大傻先生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19: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孟氏的发言为何不被屏蔽?很正能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2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是,孟大傻在此能提高大家对流派的点击率,因为都喜欢看这位笑话!版主们可能更喜欢看他恬不知耻的吹牛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2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议“诗韵”》
    虽说写了多年诗歌,可至今仍然感觉自己的作品还有许多令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此一点可能是鄙先生和多数文友与“梦先生”或曰“孟大诗人”的最大区别之一吧!——此先生永远都以为他的作品水平,没人能比得上,单就中国目前的诗歌界人士而言,包括那些活着的、死了的的诗人们,有谁敢于站在全世界的人民面前自诩“我的诗歌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至少柯先生今天下午北京时间6:00之前没听说过。所以,鄙先生真的很佩服梦先生的胆量与魄力。某日,一文友悄悄问柯先生说:“如果梦先生的这些恬不知耻的发言,让外国人看到了,不知是个啥状况?”——这家伙不是明知故问嘛!可能是他怕挨梦先生的破口大骂,不想得罪斯人,故将此问题留给了鄙先生。鄙先生没上他的当,很宛转地答曰:“估计和鄙先生一样,权当笑话看了吧?”结果:手机那头的笑声持续了将近5分半钟。
    写此篇小文,绝非是在攻击老梦先生——须知,攻击与诽谤均是无理由的造谣滋事,至少柯先生永远都不会胡说八道,从来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写字儿的。此小文权且当作对梦大诗人的所谓作品的再一次文明评论吧!
    何为“诗”?何为“韵”?
    窃以为,“诗”,首先是诗者心怀的抒发,其次才是其它。“其它”何指?多了。文学的“底蕴”、“素养”、“潜质”、“文艺”(此处特反映“写作技巧”)等等,不一而足。“韵”,是指韵律,平仄,起伏,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此而已。
    不论旧韵还是新韵,讲究都是一个“韵”字。
    八十年代中期,小柯将自己的一些作品小心翼翼地寄给了“工人日报社”副总编贺海毅先生,先生读了之后回信说,不押韵的诗并不代表可以“无韵”,要知道,新诗之韵在诗里,不是说你的诗偶句都押韵就对了,那也得分平仄,不然的话,你自己放声读一下,就能感觉到这首写得好与不好。先生的信至今我还珍藏着,可以说,当时,柯先生认为他说的是“诗语”!
    鄙先生1989年开始写“不押韵”的诗,但我一起记得贺先生“韵在诗里”的话。一首现代诗,韵在诗中,诗在韵里,而不在于写作形式的“变幻莫测”。
    受梦先生在“红绣添香论坛”上的自我宣传,就赶紧以学习的态度认真阅读,谁知看了不到五首就不想再往下看了!何也?——感觉那根本就不是诗!有些朋友说那是“垃圾”虽有些过,却也有一定道理,鄙先生只赞同其观点的88%——那至少是汉字吧!呵呵,开玩笑了。
    之所以说梦先生的“诗”不是诗,就是从“诗”的“韵”考量后得出的结论。如果“有幸”读到梦先生作品的朋友都不难发现,其作品的“诗味”何在?其作品的“韵感”何在?虽然许多善良的文友为了论坛的兴盛,为了版主的荣誉,给它占赞了一下,版主先生也给它亮了一下,但,在此,柯先生这两个问题,谁能回答?恐怕只有梦老先生“能”回答了吧,因为他胆大,或许一定能回答到位,但他真敢!!
    。。。。。。。。。。。。
以梦先生的“可以为时代代言,且‘流芳百世’”的《当万里江山被强暴》以评论吧——           
“当我变成一个肉体炸弹
向贪官污吏们冲去;
小妹,你会为我哭吗?!”
“不会。我分不清血肉模糊的尸骸
   哪个是你哪个是贪官污吏- 还因为
   孟大诗人从不相信眼泪!”
///////
    “立意”(!)的确不错:“反腐倡廉”。可让梦老先生将“立意”很好的内容写出来之后就成上述样子了!嘿嘿 ,柯先生在此放胆作八字评价——“诗味很寡,韵味几无。”不知准确否?!!
    常言道,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可以想见,梦老先生对此“常言”十分不相信!所以,他就敢吹牛皮,吹不破,死不瞑目,誓不罢休!瞧瞧他的那些10000句以上“发言”就可知一、二、三、四、五、六。
     怨不得文友们“尊称”梦先生为神经病人,原因在他自己!窃以为只有神经病人才敢在“中国诗歌流派”等大小论坛放肆!
      (20160803。周三夜匆匆于“五味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5 01: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