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张无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质疑唐晓渡先生,欢迎讨论!(4.16 补充4点)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4-4-16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眉秋水凉 发表于 2014-4-16 22:16
回答如下----
大话;空话;虚妄话;
还有一个;斯文当扫把用的话。。。

下面讨论理论:谁的脑袋产量最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4-1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浅眉秋水凉 发表于 2014-4-16 22:20
又一扫把哈,请继续扫地。。。

下面讨论理论:谁的脑袋产量最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4-16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浅眉秋水凉 发表于 2014-4-16 22:22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句----扫把大过脑壳。。。。

打错了,真可惜,还有一次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4-1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4-4-16 22:38 编辑
浅眉秋水凉 发表于 2014-4-16 22:27
去读书,乖。
别磨嘴皮啦。。。


言归正传,讨论张教授的观点(论据)一:1、流派首先是一种集体力量,根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传统原则,流派作为同人共同追求目标,显然要强于个体。鲁迅先生就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的思想学说中的一句。流派是得道者,人员众多,即使无利、无名,由于尊重和自由,大家争相归附。那么,谁是失道者,不言而喻。鲁迅先生的话,有很强的实践勇气,流派是在创路子,不是走研究者走的老路子,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张教授的观点,理论正确,眼光长远,相信大众与未来发展趋势,立足点正确,有远大目标。有力地驳斥了对方论据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4-1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张教授的观点(论据)二:2、引述韩东说过的话,大概意思是狮子老虎都是独自行走的,只有羊群们才拥挤在一起。这不足以改变思潮的价值和地位。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同属于兽中王,老虎的确是独自行走的,而狮子不是,狮子是社会性群居动物。

张教授采用归谬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对方论据不能自圆其说,其观点自然站不住脚!驳论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4-16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4-4-16 22:53 编辑

3、抱团取暖是弱者的生存策略,但是,不能忽略,抱团取暖的同时也可以抱团出击,这已经是生存的智慧。诗人生存在特定的社会现实中不得不如此,尤其是当下。人都是逼出来的,这才是真理。

张教授接过对方的话题,轻轻一转,把打来的拳头又打了出去,十分漂亮!同时正告:我们找路走,是因为某些人不给我们路走。别人让你放弃呼吸,你就放弃呼吸吗?那才是真正的弱者。我们寻路走,就是强者。语意转换十分机巧,令人赞赏。也驳斥了对方说我们是弱者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4-4-16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4-4-17 09:03 编辑

4、不能抹煞文艺思潮或者流派对文学史应有的贡献。不过,唐先生能承认下半身写作的具体针对性已经不容易了。

文艺思潮或者文学流派对历史的贡献是客观的、历史的,不是谁想否定就能否定的了得,这是事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一点,对方虽然认识得不够,但已经有些粗浅认识,豁达的张教授原谅和表扬了对方的进步。呵呵,谁胜孰负,有眼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4-4-17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4-4-17 09:48 编辑

评论观点五:“5、我们承认,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必须有独行侠心理。但不能说他们不可以结盟,事例无用赘述。一句话,我们弘扬诗人的个性精神,同时我们也提倡加强文艺思潮与流派建设,当然,流派有流派的游戏规则,正如花开花落与不是花的花并不是一回事。  
      因为有课,只提供个思路。但希望各位不要被名家所惑。”

文艺尤其是诗歌,必须要有独创性,这是文学作品的命根子。张教授与对方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是一致。但事理一细分析,就发现了对方言论的漏洞:独创性的一些人就没有合作的可能性吗?个性排斥同一性了吗?我们都知道,世界是矛盾统一体,为什么不允许诗人或诗歌有矛盾的统一呢?对方只看重个性而忽视共性的观点,就是典型的形而上,是一种被现代认识所抛弃的弊鞋子!
张教授不是诗歌研究者的专业身份,他还要上课,他很忙,可他却为诗歌做出了如此大的努力和贡献,其精神值得敬仰!
而有些人,坦然坐在研究员的椅子上,说些厚牛皮鞋子外面的肤浅感觉的话,真让教诗的底层人民感到赧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4-4-17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4-4-17 10:38 编辑

对张教授补充观点的讨论“1、唐晓渡:“一般来说,创作个性特别强的诗人,并不会特别在意流派。诗歌史上,所谓诗歌流派也往往是后置的”——此言武断了。是否在意流派、命名是前置或者后置是复杂的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尤其应该历史地考察,一般以概念术语是否自觉为界限。在流派这个术语产生之前,命名后置是必然的,然而,这恰恰说明,该团体潜在的流派意识,并且以其前卫性契合文艺发展规律,因而更难能可贵。例如江西诗派显示出的创作理念与倾向,与自觉的流派相比,除了命名之外均不逊色。当然也有相反。但诗人、作家没有流派意识何尝不可以说是一种缺憾?至少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优点吧。”
      文学史上提到的“七月派”(不仅是诗),作为同人他们有理论指导,胡风文艺思想就是旗帜;有阵地,《七月》、《希望》等;当然更有实践。而且他们的流派意识是非常自觉的。

我认为,自觉是一个诗人真正创作的开始,是一种有意识的追求,他较之于无意识的随心所欲更理性、更高级。一个诗人有自己的诗观,几个诗观相近的诗人走到一起就有共同大体一致的追求,这种追求的外化或语言表述就是他们的诗歌理念。理念的形成前期,是一种思潮。初级阶段的群组也许没有成熟的理念,但有大体认同的意识。毋庸置疑,成熟的理念,能够对诗歌的创作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流派是诗歌渊源出行的步伐与姿势,也是诗歌的分流与细化。《诗经》时候起,就有风、雅、颂,实际上,那时候,诗歌就已经有了流派(因为表现手法、内容、风格等的不同而分野流变),只是没有人去研究它。屈原与宋玉等的楚辞,谁能说那不是中国诗歌的一种流派?历史上的豪放、婉约,实际也是流派,是诗歌在表现风格上的分化。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自由诗,都是诗歌大家庭的不同样式,几代儿孙,自然是诗歌老祖宗流传于后世的继承者或者重要变种。现代诗歌表现手法、风格、内容、审美取向等进步一细化,就有了许多群组与流派。这有什么奇怪?很正常呀!
唐某人说这是个大泡泡,实际是地主或资本家对农民或工人说:小样、有什么资本谈诗歌,你有钱吗?没钱,就算了吧!可是,他不知道,我们不是吃诗歌饭的。杜甫都吃不上诗歌饭,谁能?研究院能吃上吗?吃着别人的供养,侮辱供养人,有良知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4-4-17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名 发表于 2014-4-16 22:28
这个帖子好像不是用来斗嘴吧的。。。

先热热身呀,这是比赛说话的序曲,插科打诨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20:1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