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宫白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访谈诗人方文竹(请及时刷新)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6-5-2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是血液或无意识,写作中“传统”也是在无意识中起作用的,至于“传统性”“现代性”的成份分配及相互撕扯也是在无意识的。再说了,在具体的写作中处于浑然一体的状态,你还能够区分“传统性”与“现代性”吗?只有事后或批评家才能看得出来。因此,我常常笑着对朋友说:“传统”是什么,你不必去管它!它若要作用,就会作用;你想摆脱它,也摆脱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6-5-2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东西当然是诗歌传统,人们也一直这么“传统”地以为着。但我认为,庄子、论语、淮南子、山海经、红楼梦……又何尝不是“诗歌传统”呢?我经常跟朋友们交流:古典诗歌对于我们的现代诗写作好像“借鉴”的意义不是太大。偏离中必须的,这里有“照着写”和“接着写”的两条路子。当然,传统不会完全断气,只是元素的配额而已。有时候也要注意,越是传统的越是现代的,还有一个“创造性的转化”问题,这是大师级的高段位了。说到诗歌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语言即传统。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更没有诗歌。先锋诗歌其实还是在玩传统的积木,语言(严格地说,是“汉语”)无疑是它的支架。意思是,讲“现代”是不会丢失“传统”的。
至于一提及“现代性”,人们本能地想到“西方”,其实这又有什么不好呢?你敢说你将真正的“西方”学到家了吗?还有不少人担心“西化”会丢掉老祖宗,其实这样的担心也是多余的,因为“根”在本土。本来“体用论”的争论就是多余的,你只管“学”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6-5-24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迎接。要适应。微信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诗歌,改变诗歌的写作、发表和价值美学、信息传播等方式。人们大多“手机控”,你看饭桌上哪一位不在玩手机?回到家里还在玩,以致夫妻、父子间闹得不愉快。
诗歌作为篇幅短小的文体也较适合微信的传播方式,似乎成为诗歌“回暖”的见证,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冷落了纸媒。几乎所有的诗媒都搞了微信公众号,适时的清醒啊。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通过微信倒适合翻炒了诗人的代表作。一些代表作可以反复读到,以至耳熟能详。从大的方面看,微信的流行也在重组诗歌秩序,成为新的诗歌现象。
由于距离的缩短,微信只能作为诗歌生产和流通的辅助性工具,不宜成为深度的开采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6-5-2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派网是韩庆成私人自掏腰包和花精力操持的,他连生意都丢了,舍己过大,在这方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跟他相比,我做一点小事算什么?谈不上“支持”。我看你宫白云更是为流派网付出自己大量的劳力和爱智。流派网一直延展到今天极不容易,见证着诗歌的温度,更见证着人性的温度。既曰“流派网”,就要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面目,在“流派”上下功夫,讲究重大策划,吸收八方英才。作为一家影响极大的民间网站,应该从自由度上开拓天地,在局限上认识边界,两者统一方为不败。我相信她的前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6-5-2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对的地方请你和诗友们多批评,求助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6-5-24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海云 发表于 2016-5-24 20:23
方先生,方老师晚上好!久仰大名。我读过你好多诗,包括《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等等。韩总韩庆成老师 ...

常言:“无限的少数人”。对于现代诗歌来说,写作与阅读都是一种挑战。这是没办法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6-5-2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海云 发表于 2016-5-24 20:23
方先生,方老师晚上好!久仰大名。我读过你好多诗,包括《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等等。韩总韩庆成老师 ...

标准更多来自诗歌的内部,大众标准不好说。
诗歌属于现代性策略之一,故有人提出“诗歌启蒙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6-5-2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求助应为“救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6-5-2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加红 发表于 2016-5-24 20:24
方老师,您好!最初是喜欢您的散文诗,语言缜密而又扩张,既有沟壑也有山川。应该说散文诗中您的语言发挥到 ...

处理繁与简需要艺术功力,是辩证法,是转化。
先锋与普众如何统一?我看没办法,好的艺术甚至不妨偏激一点。
去蔽与遮蔽是一对,有遮蔽才有去蔽,可见有了内心才了去蔽,去蔽是真理的敞亮,这样的去蔽当然是创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6-5-24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加红 发表于 2016-5-24 20:24
方老师,您好!最初是喜欢您的散文诗,语言缜密而又扩张,既有沟壑也有山川。应该说散文诗中您的语言发挥到 ...

最大化即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9-28 17:4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