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0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统媒体推选区(A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4-5-15 10:46 编辑

《海燕》参评2013中国好诗榜推荐作品

国内连续出版物号,全国公开发行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主管,大连报业集团主办


A1

只爱这一亩三分地
宋晓杰

它不是我的,而我完完全全是它的
发肤、小毛病、口音、胃口,以及思想
这一亩三分地的我的母亲--
不是普罗旺斯,没有排山倒海的熏衣草
也没有雏菊、栀子、龙舌兰、郁金香

是的,我是狭隘的
不能不死心塌地地爱着--
仓粮盈余,酒杯芬芳,鱼蟹欢跃,人民安康
不能不心甘情愿地爱着--
我的兄弟姐妹、至爱亲朋
只有他们,才会让我疼、让我伤
我越走越沉,越远越没有方向
最终,也将是他们--
一句话、一个眼神儿、一个手势
就轻轻地把我安慰,把我宽谅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十期)



A2

一条大街
柳沄

我家的窗外
有一条大街,一条
由南向北的大街
它是笔直的
一直都很笔直
是宽度和长度所允许的
那种笔直
同样笔直的
还有街两边
等距离排成一排的树
无论树冠如何晃动
树干都特别像
一根接一根的柱子
等到了深夜
月光就会于宽阔的街面上荡漾
吹拂着月光的风
和月光一样柔软
所有这一切
使这条大街
很像一条川流不息的大街
它和一条同样川流不息的河
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每次站在窗前
我都会反复看到
——大街上,那些
走在人群里的人
一会儿就把自己走没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三期)



A3


刘川

人站着
人躺着
人歪着
人靠着
人蹲着
人倒立着
人弯曲着
人拧巴着
人跪着
人坐着
人趴着
人跑着
人爬着
什么样的人都有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四期)



A4


刘川

这么多的手
拿锄头的
拿扫把的
拿公章的
拿方向盘的
拿螺丝刀的
拿手术刀的
拿匕首的
拿粉笔的
拿枪的
拿红包的
拿讨饭碗的
拿笔杆子的
拿大锣的
拿大勺的
拿大顶的
这么多的手
拿着的东西死死
不肯放下来
但最终还是
放了下来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四期)



A5

螃蟹
点点

这多少影响了它行走的质量
一条腿细 一条腿粗
一条腿短 一条腿长
它被迫放下不想入库的刀枪
它静静地卧在道边
年轻夫妇铁质的摊床上
静静地梳理着杂乱无章的往事
为自己故事里的剧情一一分档
前半生它横刀夺爱横冲直撞
不能避免一次一次受伤
很高兴 它可以在自己的江山中
做着别人的王
后来 后来者在它后来的经验中
渐渐地成为主角
不顾一切地成长
自残 斗殴 打砸抢
弄碎了一地一地上好的月光
走不动了 它说
太迟了 它想
躺在一锅沸腾的水里
一点没错
分明是一条腿细 一条腿粗
一条腿短 一条腿长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四期)



A6

寻人启事
点点

69岁 1.62米 160斤
穿红色花衣裳 黑色裤子
谁知道 她是谁的母亲
悬挂 张贴 一张彩色照片
是她留在汽车站牌上无比
准确的消息
9月 23日下午 201路
谁的母亲
不停地追赶这场不紧不慢的小雨
面容依旧慈祥
脚步依旧匆忙
下一个约会依旧引人遐想
遵守着秩序 妥协 直到
她走啊走啊
走到不能再走的时候
心甘情愿地缺席
谁看到了真相
谁就打个电话吧
联系人 母亲的所有儿女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四期)



A7

病友
朱零

张三 李四 王五和赵六
一个病房的病友
同病 偶尔相怜
张三醒来后哼小曲 微笑
有时大笑 甚至
左手举着吊瓶
右手拎着饭盒
腰上挂着尿袋 出院门
悄悄买回一瓶啤酒
李四的日子温馨 柔软
妻儿日夜陪在身边
连翻个身 都有至少两个人
帮忙
尿袋挂在床边 尿袋附近
是各种水果
王五忧郁
他每天都在
反复修改遗嘱
他的尿袋 挂了也白挂
尿袋里
没有尿 他知道自己
来日无多
至于赵六 可以忽略不计
他从不说话
蜷缩在最里面的一张病床上
即使痛
也不哼一声 护士说
赵六没有亲人
没有钱
没有药
没有针水
没有上级
没有同事
只有病 过不了几天
连病
也会离他而去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四期)



A8

山脚下的无名女人
李轻松

车前子只是学名,人们习惯叫它车辘轱菜
它叶子宽厚,籽粒绵密,味微苦
长于缝隙与辙印中间。它性子忍隐
香气只沾染在马蹄上,或雨滴中
就像山脚下的女人,抬头看山,低头喝水
脸上有着黯淡的笑容

这贫贱的野菜带着灰尘,她坐在门槛上
用清水清洗,露出她的真容
再佐以香葱和豆腐
一家人的晚餐已准备停当。
她站在家门喊儿子回家吃饭
倦鸟儿和鸭鹅都回答了她

那女人衣衫干净,在炊烟和农事中
放下她的身段和欲望
家狗温情地伏在她的脚下
对着那个大碗喝酒,高声骂娘的男人
轻微的吠声。仿佛含了糖球的孩子
发出的呓语。她的儿子风一样跑回家
带来松针、气喘和牛粪的味道

3月桃花满枝,7月谷物扬花
10月猫狗追逐,1月大雪封门
她比所有的月份都饱满
在山之阴、水之阳
一棵诿瓜爬出了墙头
任凭自己开着谎花,结着化果

夜里,各种动物开始它们的私生活
树影在窗棂上暴动
云层里含着阵阵雷声
她从不懂得抱怨,没有诉求
她左边的男人,右边的孩子
与她构成生活的三角
她带着一张被世界拒绝的脸
低语、做梦、安眠,无声无息……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五期)



A9

雅安不流泪,不要眼泪
梁平

雨做的雅安,
一阵绞动肝肠的痉挛,
蜷缩在四月漫不经心的早晨。
太阳在天上也疼了,所有的光芒都是柔软的手指,
抚摸这里受伤的每一片惊悸。
雅安没有流泪,不要眼泪,
就像雅安的雨,能够迎面阴霾与尘土,
迎面灾难,把自己清洗得干干净净。
一位年近半百的母亲,目睹了
一块轰然倒下的预制板,
狠狠地咬住了儿子。
刚刚绽放的二十岁的青春,
也看见了自己的母亲。
他不能动弹,却能够呼喊,
他要母亲赶快离开还在垮塌的险境。
母亲冲上去,用了五十年生命的底气,
掀开那块石板,抱起了大小伙子。
母亲说,我都不相信,
这是我自己干的。
母亲,这就是我们的母亲。
一个简易的医疗站搭建了,
没有板凳,没有可以落座的地方,
一个接一个需要急救处置的伤员、家属,
拉长了这个特殊的队列。
没有抱怨,没有哭号,没有抢挤,
一个儿子抱着他受伤的父亲,
经过简单处理的父亲,
依偎在儿子的怀里那么安静。
整整一小时,一个小时不改姿势,
他怕弄疼了受伤的父亲。
这个被父亲抱大的孩子,
抱着自己的父亲,塑成一座雕像。
刚穿上婚纱的电视台主持人,
还没来得及走进鲜花与婚礼,
来不及换下婚纱,突如其来的场景,
让她毅然离开彩车和新郎,
直奔自己的岗位,转换了角色。
一个特殊的新娘,
一个特殊的前线战士,
没有了应该有的灿烂的笑容,
却把雄壮的生命进行曲植入了这块土地。
幸福的婚纱把幸福与生的欲望,
牢牢地抓紧,然后挥洒出去,
此刻,我看见天地之间,
爱的潮绵延起伏,波澜壮阔。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五期)



A10

废墟上的祖国
洪烛

楼倒了,桥垮了,公路塌陷……
受伤的祖国依然在废墟上站立
就像牧羊人,焦急地等候迷路的羊群
——“别怕,有我呢,我在这儿呢!”
她是遇难者的祖国,也是幸存者的祖国
不可能离开,顶风冒雨守望在原地
比塑像还要忠实,比纪念碑还要坚定
今夜,我写下“祖国”这两个字
比往日有着更为复杂的感情
只敢轻轻、轻轻地念出来,生怕
稍微一用劲,就碰着她的伤口
其实她的心,比伤口还要疼
在瓦砾遍地的灾区,轻轻喊了一声“祖国”
为了送去安慰,同时也为了使自己
不显得孤独:我就是祖国,祖国的一分子
祖国就是他,祖国就是你,祖国就是我……
“祖国,救我!”废墟里发出呼唤
“我来救你了,祖国!”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五期)



A11

和自己下棋
宁明

和自己下棋,我依然保持着
一副黑白分明的姿态
这时的黑与白,已被我的一些
变幻莫测的想法,颠来倒去
我常被自己设下的圈套算计
也曾欲擒故纵地伏击过另一个自己
无论黑白双方如何斗智斗勇
最终都跳不出,这张棋盘布下的
一个又一个陷阱
我曾试着以局外人的眼光,仔细观察
自己与自己进行的这一场残酷对弈
惊诧不已——这才是真正的棋逢对手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也没人能够将自己欺骗得更深
一次次地较量之后
我既是成功者,又是失败者
真的感觉太累了,双手握着两枚棋子
让自己去猜:哪一只手是黑,哪一只是白
而面对突围与包围对峙的残局
我终于有些,举棋不定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六期)



A12

证据
哑地

我挪开家具
要打扫潜伏在
角落里的灰尘
却意外地发现了
去年怀疑保姆偷走的
那块手表
它走时准确
满身灰尘
让我的法官生涯蒙羞
此刻它走动的声音
比当时那个保姆的沉默
更刺耳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七期)



A13

当我成为
哑地

当我成为靠着墙根
和村头的老榆树一起等待的人
当我成为把手抄在袖管里
看护自己的体温的人
当我被日子用旧
成为干瘪的牙膏皮
当我内心的炊烟升到脸颊
成为头白心空的芦苇
当我在冬天里晒着太阳
成为蹲在自己阴影里纳凉的人
我这个木屑一样的人
走过了你锯齿的一生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七期)



A14

洱海之夜
玉上烟

刘年说,今夜他是段誉,精通琴棋,没有心机
六脉神剑非常灵
随手一指,月亮就缺了一块
再指,就有星星落进谁的眼眸
又指,两只白鹭就横水而去。呵,而我
就是大理郡主木婉清
呵,段郎,其实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喝一杯酒的时候
我知道我在洱海
喝两杯酒的时候,我知道我在洱海
喝数杯酒的时候
我仍然知道我在洱海
南腔北调时,我想发信息告诉远方的人我见到了洱海
推杯换盏时,我率先像一小片洱海
在月下摇晃起来
我吐了。段郎,这不能怪我。今夜,酒是洱海的宗教
醉是必要的,醉倒也是必要的
从不醉到醉,从克制到放任,是一场变化
这是一场超现实的酒
为什么不能以醉的方式生活?醉枕江山,醉逍遥?
我想起了杨典的一句话:
我是大制度里旁逸斜出的人。是的
我不能太一本正经了,太端庄了,太高蹈了
我需要腾空体内的那些处心积虑的东西:以酒消灭酒
现在,我空空的身体有更多的用途,比如
我要用它来装免费的午餐:
洱海的风,洱海的花,洱海的月
也可用于醉生梦死,或者
只用来信奉南诏岛上一棵杜鹃花,或者一只蝴蝶的标本。今夜
我们是另一个朝代的人:大理王与忽必烈修好
朱元璋和忽必烈称兄道弟;今夜
右边苍山满目,左边涛声拍岸;今夜
我们偏安一方,胸无大志,把笔藏在抽屉里;今夜
活在洱海的人,无关经历,无关功利,无关土地和玉石;今夜
在篝火旁摇摆的是我们
在草地上放歌的是我们
在半空中施展轻功的是我们
和棕头鸥、斑嘴鸭、灰鹤、鸬鹚、红嘴鸥并肩的是我们
和涛声一起澎湃的,也是我们
呵,段郎,如你所说,今夜你是谁也不让的英雄,我权且是
娇柔婉转的木婉清。过了今夜,你又是谦卑的刘年,我也只是
浪迹天涯的颜梅玖。过了今夜,我们的空酒杯只能斟上幻想主义的酒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八期)



A15

热爱着的人
王鸣久

热爱着的人,从来不说热爱,
他像暗恋的少女保持着自己的秘密。
五月喂马,十月劈柴,
他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才拥自己的所爱入怀,或
—— 相对而坐。
热爱着的人,尊重自己的内心,
他认为热爱是自己的事情只与自己有关。
七月胼胝,九月褴褛,
手捧一小朵烛光,让自己
快乐地滴血,
不管世界看没看见。
热爱着的人,当然不怕别人知道,
他知道爱是一树桃花难免伸出墙外。
三月芬芳,五月蓊郁,
在很多人知道之外,
他更想让一只翠鸟或一条
透明的虫子知道……
热爱着的人,他用刻骨的爱,
使自己,一次次获得生命的丰盈,
并拥有了凡人的高贵。
他坚信,穷人的诗也是诗!
而上帝的废纸,也
依然只是—— 废纸。
这座世界,又晃荡了一下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九期)




A16

空白
芦苇岸

河边孤零零的墓碑,被光阴磨去棱角
那些斑驳的字迹缩写了李翠花的一生
三岁,父亲死于痨病
五岁,母亲改嫁,一个卖布匹的远方男人
用他五彩斑斓的挑子挑走了母亲的心
八岁至十一岁,老镇孤儿院的天空
飘着她够不到的朵朵白云
她放上天去的梦,总被断垣上的麻雀吵醒
十三岁,她开始下田挣工分,半个劳动力
为五年后的一股红头绳挣足面子
进入洞房的前夜,那个白面知青不停咯血
就这样,命运让她守寡三年
村头的岔路口,孩子们开始叫她“扁担阿娘”
等到生下自己的孩子,她落下风瘫
那个爱她的代课老师,被捉进精神病医院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女儿凄厉的哭声
将她送走。她不瞑的双目,让送终的人们
惶恐不安。一张潦草的芦席裹紧了她和她
来不及说完的遗嘱,将她的中年安顿在
芦苇丛生的河边。从此, 陪伴她的
这绵绵不绝的河水,一年比一年浑浊、污秽
她的坟茔,也被芦苇围剿,这一生,她什么
也没留下,甚至连名字也被我用成化名
一生多么漫长,一生又是如此短暂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十期)



A17

拐弯
张忠军

一条河
拐弯的时候
侧身看到了身后的自己
想再看见
要等下一次拐弯
几条鱼
替河流转过身去
返回不能返回的身世
那些顺流而下的鱼
从未想过看一次自己的尾巴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十二期)



A18

停顿
张忠军

一匹马,跑了多久,多远
才从疾风和闪电的比喻里跑了出来
终于,停了下来,身后的道路
也被动地停了下来
安静的身影,像疲惫,困顿
像时光的一块胎记,刚刚显露
——大地停止了起伏,为一匹马的停顿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十二期)



A19

在制药厂
蒋立波

一个美好的上午,在疾病与死亡之间
谁制造了这安静?这安静静得就像是假的
这鸟鸣就像是临时浇铸的一粒粒
玻璃球:圆润,透明,却未被祝福过
在处理过的工业废水池里,几尾红色的鲤鱼游得如此欢快
它们为严峻的现实带来了一个黑色幽默的礼物
仿佛死亡已经被一笔勾销,仿佛一粒药丸
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所谓的药方
就是用一种疾病医治另一种疾病
生产线上,蓝色的人像鱼一样在蒸汽里漂浮
在疾病与死亡之间,谁发明了
这药丸,这向灵魂提供安慰的镇静剂
洁白的云朵,神那里借来的手帕
一遍遍擦拭我们头顶的天空
一个被弄脏的天堂,仍然需要兑现一个从未签署的合同
而我们的肉体在秘密地腐烂,就像被胶囊包裹的
一部分现实,在我们的胃和肠道里融化
因为美学已让位给化学,生命已让位给生活质量
一枝孤独的毛笔,在这巨大的墓园里
为死去的词语寻找裹尸布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十二期)




A20

七夕边上
太阿

一个人在海边,能干些什么?
散步、听海,抓起一把沙子抛向空中,
黑压压的海水涌起白色的波涛,
把失败的芒鞋一次次打捞。
我折身返回,欲拥抱光明,心却陷入黑暗。
熟悉的菲律宾乐队戛然而止,
那些从游泳池中抽出被裹尸布掩饰的身体,
现在正开始狂欢。
七夕边上,没有月,只有台风的消息。
半悬在空中的人在暴雨中降落,
仿佛捡回一次爱情,一次毫无意义的旅行。
不再空谈什么“改革时代的新力量”,
内心的草荒芜,漂在海上的船
失去灯塔、岛屿、港湾。
我无力从海棠湾泅回少年的大陆,
辉煌的暗角,软榻,一支接一支的烟,
燃烧至天明。火把椰子树烤干,
我把海看醒、看蓝、看白。
盛宴按照流程即将上演,
在巨大的红色背板上签上大名,
仿佛与自己无关。


(刊发于《海燕》2013年第十二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1 12:1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