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利敏组诗《今夜的月光》印象
在《东昌时讯》上读到利敏的一组新诗:《今夜的月光》。我有点不舍快快地读完。一行行的,一首首的,慢慢地品读。似夏天阵雨过后的一丛新绿,挂着露珠,水滴。饱满,清新,翠绿。耀人眼,耀人心;似咀嚼刚摘的杏子,清香,微甜的感觉和味道,在我的眼睛里,喉咙里,心田里,洋溢开来。
我似乎感觉利敏和她诗里的事物,就站在我身边,就坐在我附近,用平静,和缓的语调,将春天的故事向我娓娓道来。
利敏的诗歌,都是现实化的,甚至浓浓的烟火气息,但是写出的诗意,不得不让我佩服,这说明,她的才气,不得不把我折服。
从普通的生活场景里,历练出诗意,写出委婉、柔丽的诗歌,这是一个女人,细腻的心思之所在,更是她对生活的用心。用自己敏锐的感觉,嗅出生活里隐藏的,潜在的诗意。把一些在大脑里一闪而过的灵光,迅速捕捉和筛选。
安静的写作,浑厚的文化背景和不事张扬的姿态,让我在诗歌里读到她的心跳,读出她的心声,读到她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仿佛天生对语言,对诗歌有一种敏感,一些细节和词语经过她的处理,就会诗意凸显。
吊兰也不动
碧玉也不动,
墙上的壁画,
泛着陈旧的美
——《静》
这样的句子,读来多么让人惊喜!只一个“陈旧”一词,就让人咀嚼不尽。诗里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几个普普通通的词语。然而一经她的手排列、组合,就是一丛吊兰,一盆碧玉,泛着浓浓的绿意。就像走在春天的户外,有一缕小南风,不动声色地拂过我的衣袖,我的面颊,让我感到舒爽、惬意、回味良久。写作是一种修炼,它使作者获得了灵魂的净化和升华。同样,作为读者我也有这般的感受和启迪。
利敏的诗里,偶尔会感到一丝的悲悯,一缕的忧伤。比如:
他当当的梆子声
敲出了一个冬天的寒冷
他的羊皮大衣上
落了一个季节的霜
——《卖豆腐的老人》
诗句,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早已把读者的心弦拨动。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视角是向内聚敛的,沉实而有分量。我眼前,恍若晃动着一位老人的背影。我看不清他的容貌,但我听得到他当当的梆子声,想象得出他洁白的豆腐,清灵灵,水汪汪。我还看见作者目送着他,目送他的背影,拐过树影,走向远方,走向另一个卖场或者家的方向,作者的目光还在沉思。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也许任何一个善良的人,都会感觉似曾相识。但也许走过之后,转眼就忘记了,并不会有人记得他。是作者,用自己敏感的笔触,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赞颂,对世事的洞察,执着的发现,让老人定格,住到诗里。作者对诗歌的素养和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春风使他的脚步
越来越轻
飞翔的姿势使他渐渐
摆脱了身体的沉重
他比一片刚刚萌发的叶片
更新鲜更轻盈
转眼被绿色涨满
——《一个人在路上》
一个在路上的人,心思可以海阔天空,天南地北。可以跨到宇宙之外,也可以缩到生命之内。一个在路上的人,引起作者的好奇,真想赶上他,真想问问他,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像此刻天上的白云,悠然自得;是否像春天的幼芽,绿意盎然,大片生长……作者替一个或无数个路人,想象春天美妙的事情,想象前方正铺开的更大的天空。
利敏的诗歌,整体诗风清丽,婉约。有很强的画面感。“墙上的挂钟没有放松它的脚步/君子兰和藤萝在积蓄着最后的绿意/一盆叫碧玉的植物/在深夜里宠辱不惊欣欣向荣”——《午夜一点》。读这样的句子,好像看出诗歌本身就像一盆植物,或者一个安静的动物,或者就是一个叫灵的东西,沉静的守在那里,等着作者去发现,去拥抱,等着她思想的淬火。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如一只勤劳的蜜蜂,嗅出日子里的清香,捕捉春天的新绿,捡拾劳动者的汗珠。她能把汗珠掰开来,细化出里面的种种成分,淘洗出语言里的黄金。
作者写诗的基调是平和,稳重的,略带一点点忧伤。但更多的是明亮,是欢快,是乐观。好的诗,总能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就像是聆听自己内心的回声,叩问自己的心扉。写出这样的效果,完全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功效。日常的文字功底,平日里练就的慧眼,让她不由自主的发现和剥离出生活中的诗意,信手掂来。
做一棵小白菜不需要更多
一小片湿润的泥土
一缕淡淡的阳光
就够了
——《做一棵小白菜》
我犹如看见作者恬淡的身影,背对着东昌湖站着,如一株清丽的小白菜,脱俗,静雅,和阳光站在一起。我不由想起一句诗:秋天就要来临/我在反复无常的热爱中/一天比一天轻盈/一天比一天宁静——(吴乙一《入秋》)。
诵读这样的诗句,时光好像也放慢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