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歌九天“幻象派”的两个基础
青衣
梦歌九天(http://blog.sina.com.cn/u/1194018827。)谈到“幻象派”诗歌的创建时,说“幻象派”诗歌是在中国传统形象诗歌和西方“意象派”的基础上创建的。我完全赞同这个说法。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把中国传统形象诗歌和西方的“意象派”,向大家介绍一下,相信大家看了,就明白了。
中国诗歌几千年的主体传统,都是在形象主导下夹叙夹议,这样的诗歌,被梦歌九天称为“夹叙夹议类诗歌”烂可是,也有一些诗歌,完全以形象组成,这样的诗歌,被梦歌九天称为“形象类诗歌”或“形象诗歌”。
“形象诗歌”象征意义至深的精典作品,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艺术上登峰造极的绝唱,是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诗歌,以代表诗人情绪的视觉形象组成,所以,可以看作是人类视觉认识时期的产物。
西方“意象派”产生于公元1909年至1917年间,以埃兹拉•庞德为代表的一些英美诗人受中国古典诗歌形象特点的启发,以中国的形象古诗为圭臬,发起意象派(Imagists)诗歌运动。他们“不要说”,“不要夹叙夹议”,“要含蓄,不用直陈”,“只展现而不加评论”,力求以鲜明的意象和短小精悍的“中国式”诗体去反对陈腐的19世纪后期英国诗风。主张:语言要通俗准确,创造新节奏,题材完全自由,用意象来写诗,表现要具体、简练、浓缩。
意像派诗歌最著名的里程碑式作品,是庞德只有两句的完全意象化了的诗歌《在一个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意象派”诗歌,通过按诗人主观意志安排的形象,表现诗人和诗歌的某种感觉,可以看作是人类神经感觉认识时期的产物。
这一诗歌运动成为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要流派,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却是对西方现代派诗歌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一个流派。意象派诗歌所强调的“诗歌的具体性”,成为现代主义诗歌最持久的特征。同时,创造了西方诗歌的简单,加强了西方诗歌的纯粹性。艾略特认为:意象派诗歌是西方现代诗歌的开端,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
梦歌九天的“幻象派”诗歌,在中国传统形象诗歌和西方“意象派”的基础上,又以更新的表现手法,用形象展现诗人和诗歌的幻觉,实现了一次诗歌结构逻辑的嬗变与跃升,让诗歌由表现视觉的古典形象诗歌和表现感觉的西方“意象派”,提高到表现幻觉的新时期。
2014年10月2日.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