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明月清风 于 2014-12-29 15:29 编辑 " Q5 C1 Q% t& L& Y. m# Z
3 H* q% x5 g9 R! H1 Y
明月读诗:! [$ H; Y# N: e! A4 t7 y
% T- x. d# o* n2 j偶然之痛4 h; c$ i$ d. T2 ?! d) e" ~$ k
' _; L2 ~3 J7 P- h( Q- Z9 N7 c$ R
----也评雷同阳的《杀狗的过程》
$ Z3 X3 Y+ V( I; O% D! z: k
V. X& @! a) J* V" i) e% [) f0 v. i# Q) ^- _7 i1 h
说心里话,最初读的时候,并没思考杀狗过程的真实性,就知道狗被杀是真的,一到冬天,在我们这里就有店家的菜系里添加这道美味。但我从未见过杀狗的过程,这次读到雷诗人写的《杀狗的过程》,使我觉得食客的罪恶,人类为自己生存屠杀多少生灵,如果生命与生命是平等的,人类是不是也犯下了滔天之罪?带着这个疑问我开始思考这首诞生的意图,和为什么发表后受到迎,我想是这血腥残暴触动我们的软肋。
k; \, ]- z! i. Q' I% [% L2 R0 T7 k" Z+ b/ K! t
诗歌的表达形式各有各的精彩,适合自己,每一首诗都有各自的作者,但能与读者擦出火花就是成功作品,就是好诗。6 N" @' J+ u9 t8 e* a0 o' U# C
- J C& k' x3 ~! _0 r8 v4 v8 Q7 v0 _
一首诗被人津津乐道,一定是它里面情感深深打动我们,一定从中看到我们平时所未见处,一定有我们念念不忘的过人之处。说一首诗固然诗艺很重要,但更重要它能不能深入骨髓,在浅白中叫人陶醉其中。当有人质疑诗的真实性时,我想说诗也是提炼加工艺术品,如小说人物刻画,把众多人的个性集中在一人身上,在人物鲜活丰满生动中诠释揭示人物本质,那么这种杀狗过程就可存在,所以诗人用了“惟一”,可能诗人也是第一次目睹,也许就是虚构的杀狗吧,把这首诗创作所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更集中淋漓尽致表达,这表达是通过激起读者的愤怒,和谴责这种残忍屠宰方式说出的。
: [; X/ s. S: z
" ]$ y7 j. A9 A 当我们鄙视这群看客的麻木,无情时,我想到什么?绝不紧紧取笑狗的奴性,愚忠,而是一个人习惯造成的桎梏,悲剧人,否则就没中山狼的寓言警世,这首诗最大成功是诗在诗外的共鸣处,激起的千层浪,打在读者身上,心上。! \6 Z% }9 S, o0 L
( B1 k7 x7 K }$ Y6 o. L 在社会生存这个大背景下,总存在两条忽明忽暗的两条平行线,即肉弱强食,从这个层次上说狗,也并不是真狗,是弱者的一方,是为生计打捞存活在人之下一方,在这种悬殊下,个体弱小生命还有多少自我自觉性的,奴性也就不足意外,和不齿,扪心自问,保持入世不妥协的人有几人,保持人格健全有几位?看客们不懂,食客也不懂,其实也是生活里我们自己没搞明白,只是一片血淋淋是隐藏起血腥,换了一种形式手段,温柔宰你一刀,神不知鬼不觉把你潜规则掉,有人被生活逼仄自杀,不就是这样悲剧重演吗?
1 M8 L# j2 M/ l6 R9 _$ v* A/ U. @+ D2 F
这首诗的写作方式不需多言,需要说的是文本反复出现几个意象,目的是起视觉的冲击力,从而把杀狗的血腥推向一个高潮,使得诗的震撼性加强;还有诗的结尾很值得玩味,为什么说是“奔丧的游子”,奔谁的丧,狗怎么以游子的意象呢?显然是文本里的屠夫,产生魔幻的悲情,在我看来是狗的质疑,如果狗开口直言一定问:为什要我,我如此忠诚于你,你告诉我为什么?这就把诗要言外的深度显露出来:答案就一个利益,利益下,一切所为都找到理由和论调,屠杀狗,或狗遭遇这种下场,皆为利,都是生存之道所造成,这首诗告诉我们名利下,都暗藏着赤裸裸的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历史无不是这样规则,人生也是无不是这样的现实。
! e' T' F e# _. B' r/ }
0 R+ ]0 T- @8 V" r$ h# S3 i 所以杀狗有市场,杀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无疑这是生活中的一幕,无疑很多人早已熟视无睹,无疑动物在人面前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无疑在商人面前,在利益面前,在吃客面前,一条狗的命,一条狗的痛都忽略了,都是无所谓的,反正不是杀人,也不是屠杀自己养的狗。" p7 K+ H/ ^ h& g* _
( I( n/ [) f$ O m5 Z- w8 L% v
诗人用直白叙事方法,给我们叙事杀狗的过程,可谓细致,如临现场。而在现场中,在懂得生命人面前是痛,是恨,而对于不懂生命的人面前,它就是美食,于是有杀牛,杀羊,宰鸡等等活禽屠宰市场,或说这种生意,正如某名人做的保护动物的广告,没有市场就没有猎杀,确实不遏制源头,这种事就一直存在,对于生活呢,食客存在,这种事就存在,延续。' K' O: b8 R) M5 u5 m9 o+ O: h) m
0 x5 z% M" t& A* v. ` 总之,这首诗不仅仅告诉我们人性的残忍,还是要我们反思这残忍背后的话题:那就是一个利益下,生存法则导致。 所以对这首诗不要过于纠缠于它内容的真实性上,这就是一个个例,这是商人为推销,为迎合食客现吃现杀的满足感。1 [2 L4 i5 A* V | m0 ^5 u" n2 D5 Z
! W8 l5 x4 a& s2 u4 B+ k' w
诗歌贵在于有余味,无余味的诗,引不起人的思绪,一首之所以被人传唱,我想就在此,一首诗好不好我想要看它留给人多大回味指数,能使人陷入沉思,并久久回味,至少它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即便不是经典,也是一首不错的诗。更何况这首诗触动到我们一直不敢直言的一点,人类才是最残忍之人。也许这首诗从开始就埋下在质疑中反思这种反常的杀狗方式,那狗的奴性,愚忠就更有深意了,在名利面前,对一个人忠并不重要了,一旦不需要,一样可以置于死地。
" U! e7 m; W- R8 t7 u* C
+ a. [* e U3 d1 }# g 再补充一点,这首诗的杀狗方式引起读者极大的反对,或者说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我想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就是要你在不能苟同下开始反思,这是杀狗吗?这其实在杀人?这其实是在暗示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出现了严重弊端,五次杀狗使得一条狗毙命,不正是我们一个人受教育的五个阶段吗?幼稚园,小学,中学,高中,到高等教育,我们一直在按一种习惯思维,每个人已经被训导成一条温柔的狗了,而这杀死,是一点点的,那血也是看不见的,如此就正好与唯一的方式,还有结尾的奔丧相互呼应了。利益下,我们都变成了狗,从表象上我们因利益而死,从根源上我们是因价值观走上死亡之路。
, H% l& O8 \! Y; J; B9 G& {! L9 C
$ K. a5 a: \ U, C8 } C+ e ?附雷同阳的诗:
7 g5 P8 [+ n- j! Q; {
% B6 o+ w/ C/ ?0 y& \( U; X:《杀狗的过程》
; Z; |* C! a0 u, ]/ V5 T5 O2 \: N" }) |
雷平阳
- C& X$ S( @9 |- @: Z! U) h8 r
4 h( d6 m: R# H6 `$ l, e, A* L 这应该是杀狗的4 |: B, a* U4 F3 d& ]1 J
惟一方式。今天早上10点25分
9 E" D8 a6 @( {6 F/ \ 在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
, e5 M( { Q- A. C, G7 E 靠南的最后一个铺面前的空地上' q: w1 U) W- h/ H5 Y$ D4 S0 V" e
一条狗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
% t5 \, \$ [7 b) [" Q( z, G 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 U3 I# `3 \& }
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
1 `. w& n$ m$ { 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 _& i6 m. ^, Z# @8 b$ b* O9 |
仿佛在为远行的孩子理顺衣领. ]. j4 J+ X) U% R5 i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
( S) @0 x7 `/ ?4 F 主人将它的头揽进怀里
3 ^% ]" ~' `% X! W- X. B5 c 一张长长的刀叶就送进了
. k& m$ @) d% u0 o5 Q7 } 它的脖子。它叫着,脖子上7 m% e- e- W# }
像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迅速地
8 {: _' q) b+ f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 D' i( e7 M/ [% M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5 W- p& n j3 }9 i3 n 继续依偎在主人的脚边,身体
, _3 m4 T$ |' y- ] 有些抖。主人又摸了摸它的头( z- \2 j6 b" \4 Y5 a" J3 j
仿佛为受伤的孩子,清洗疤痕' |) ]0 H0 w. Q/ @- ^& s, G: v
但是,这也是一瞬而逝的温情, K) F2 o1 q7 z
主人的刀,再一次戳进了它的脖子' d9 W, i' x; a8 Q; j* E
力道和位置,与前次毫无区别- V# K$ b. }$ Q. E w6 h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2 }% z, I C! t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8 Y; V" i6 ~6 r! O7 w! }: g6 H" e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 f% n1 @2 r$ B2 r: p1 J: h 主人向他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w% U! V" f8 g. [" L* A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1 U- D% J# ]: }% T
爬向主人的路上。它的血迹' G+ x, @6 o! P3 v3 G. P" o3 ?
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
) u+ j1 Q( S+ Z6 v0 s3 |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
3 F# R% k' m% Y+ J; D" n0 y* W" z7 G 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 B' j n; @% i. G/ M+ @
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
. F2 P$ V( c& t1 r 的抖,和它那痉挛的脊背
" c' O& @) u. P5 `1 K1 k' V# E 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
- K( J) j g, E0 a" V: l- i4 n* i0 @5 X2 B
纯属个人读本,不当请谅解。9 B& u0 }+ Z/ c7 @3 O
: F+ }$ H* V1 j- U) B5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