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杰:诗人,你伤得起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重庆文杰 于 2015-8-6 18:10 编辑

          诗人,你伤得起吗

                                文杰


    从百度上搜索: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觉得前段是诗人冠名,后段是诗人的荣耀。现在,常听有人说写诗的人多,成名的很少。就是说,写出来的诗,没人读,要么肤浅,要么假、大、空,要么晦涩难懂。读不懂,无人欣赏,当然成名就难。看来诗人的注解,是不是还得把后面一段从百度上抹掉,或者是先省略起来。

    当然,在中国,有不下几百种官、民诗歌报刊,写诗人少了,当如何满足这些刊物每月每天的“粮食”。还有不下几百家诗歌网站。如果再统计下去,将有很大的数字,这些数字将令人兴奋,可喜可贺,有那么多人写诗,推动诗歌发展,好事。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诗坛“怪象”多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只是那些“怪象”怪起来,令人防不胜防,越来越怪得让人无法理解,怪得令人生厌、恶心。而受伤的,却是写诗的人。写诗的,不是圣人,就有七情六欲,有浮华、欲望之心。就算是漠视世间喧嚣,也难避孤单落寞之心。追求淡泊名利,并不等于已具备淡泊名利。仰明镜高悬,心中还没挂上。是人,怎么能没有虚伪呢?何况是诗人,这个被诗歌扣上的绚烂花环。你看,下面几种诗坛惯技的怪象:

    先看诗歌论坛网站,从飘红、加精开始,演变到的诗赛投票活动。管理者、活动主办发起人希望增加论坛凝聚力,集聚一批实力写诗之人,挖掘出一首或几首好诗,不惜私掏囊中羞涩,举办一次诗赛活动。结果,有那么几个论坛版主拉票投出名次的作品,没有好诗,甚至有些还不如论坛平常加精飘红的作品。令主办发起人哭笑不得。觉得亏呀,市场上掏钱买东西,还可以与人讨价还价。花了钱不说,还花了心血,选出来的差作品,不仅倒胃口,还掉身价。有些又搞什么去掉名字的作品,再投票,以示公正。这些掩耳盗铃的把戏,好像早些年前都用烂了。你看,主办发起人,要不要为活动选出的“好诗”买单呢?

    再看民刊诗歌刊物。民间组织及个人发起的诗歌刊物,很多的关联,出现在经费问题上。作品在经过认真审核的情况下,觉得适合刊物发表了,就给投稿者发去作品入选函,告诉作者,上特别推荐栏目一首,要汇多少钱,上普通栏目要汇多少钱。现在是作者要拿多少钱发表自己的诗,而不是要给作者稿酬多少。最气人的还是入选通知函的最后解释:由于办刊经费大,得集资办刊,请作者理解。

    有些民间组织者,干脆就办起诗集入选活动,如此比办刊还省事得多。收集你最好的作品,入册,加大宣传攻势。作者拿钱买书。你不买,他要买。总有些虚荣心强的写作者,想读到自己的名字,不掏钱买书不心甘。出书的那点钱便“众人拾材火焰高”筹齐了。甚至有时获得经费,还可以打国家政策的擦边球。且承办者也存在着一种“高”心态,不买也罢,反正赚到你的“佳作”也不亏。好作品集册,光耀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名气”还是有的。诗集不仅卖给了写作者,还让写作者推销。你说,有名人佳作撑起,书会不好卖吗?这钱,总会慢慢地回到口袋里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早迟问题。

    还有一种新怪象,可以用着狼狈为奸来形容。说起来你不痛绝都不行。大家都知道,出一部国内正规书刊号的书的价格。有主办者新招:你创作作品,我帮你出书的征集活动。网络时代,亮出你的作品在网络上,公众读你的作品,认为好的就投你一票。按票数获得前200强,前100强,前50强,前30强,前15强,前8强,前4强的选赛活动。最后三部作品,免费给你出书。这如奥运比赛,比大浪淘沙还掏沙,能不是金子吗。然而组办者暗地里也在同时操戈网络机构,分工互利,网络刷票高手,向作者摊牌,帮你刷票获得名次。比如在200强中,包前180名3000元,包前150名5000,越靠前名次越高。最靠前名次可达到30000元。几个“强”下来,诗人你掏了多少钱了。你出书,还是你自己掏钱吧。我是中间者,你当然不能少了我的“媒钱”。

    另外一种怪象,回到诗人自身上来。也可以叫之怪癖。古有,今有。没改掉的恶习,发展到现在更坏,更恶劣。指的就是“文人相轻”。从诗坛等等主义到分派开始,到下半身,羊羔体,乌青提,啸天体,到今年的“余热”炒得更盛。这包括一些所谓成名的诗人作家在内的参与,其长有多厚的“癖”的显露。在积极参与其间炒作,以便来一提再提自己在名望中的地位。文学,一旦变成文化,还能百毒不侵吗?文化再戴上商业的帽子,就可想而知了。商业炒作,对于创作者来讲,可以叫它“流氓”、“土匪”,也不过分。纯粹的“皇帝的新衣”。当然,它是看清了人的虚伪,才下手的。诗人不能从别人的创作中,去读好的东西,去吸收有用的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吹毛求疵呢?何况作品的好坏,是要时间的检验,生活的淬炼,时代的演绎过后,方能评定的结果。这也将使那些恶语相向的所谓读者,妄自菲薄一首或是一篇好作品时,变得苍白,自欺欺人。

    在新浪博客上,读到谭延桐的《谭延桐谈诗》。他说,有的诗人只有有脑子,没有思想。感触颇深。节选一段原话“诗人冠以“打工”、“农民”,就像夜莺冠以“打工”、“农民”一样,荒唐至极——你能说出“打工夜莺”和“农民夜莺”是个什么样子的吗?这简直就是对夜莺的亵渎。诗人都是会唱歌的夜莺,可能有很多人都忘了。愚蠢的人越来越多,实在是没有办法。更为愚蠢的是,他们竟然不知道自己是多么地愚蠢。有的人只有脑子却没思想,甚至连脑子都廉价地卖给鬼子,这实在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儿。”世间之大,包罗万象;人心之杂,福祸皆根;名利之需,求实坦然。佛说,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静下来,好好写作,当非易事。

    浅谈这些明显、突出的怪象,让一种关注,得到放松,得到坦然。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没有生错这个年代。不管是官刊,或是民刊,办得都不易。国刊既是如此,何况子刊。坐在朋友圈里,谈到这些时,我往往等争论到:难办就不要办,伤不起的是拿笔写作的人时,要么塞耳,要么干脆离席。我们做人既然做到虚伪了,为什么就不能现实,再现实些呢?当然这也伤办刊者的心。能为诗歌做件有意义的事,是爱诗者的梦想。而为着这个梦想,去使用商业种种手段,同样也伤创作者的心。在二者面前,我永远都持后者立场。文学黏上铜臭,能洗净吗。清者何来自清?中国,只有一个曹雪芹捂着饥饿写下《红楼梦》。放眼当下,都是炒作下来的是品牌,宣传下来的是商标,还是文学吗,说纯,是不是脸很臊热。就像流行曲,流行一时,而流行不到一世。流行是注定了它的寿命的。炒作也同样注定了它的短暂。作品没有错,写作者没有错,只是捕风作影的,长了手,长了脚,而后长了嘴,嚼舌根的那张。

    当然,还有很多怪象,千奇百态的,已让老者不足为奇,漠视,麻木。跟人生病一样,小病到大病,到癌症,到绝症。聊诗坛,还不如聊聊文坛,聊文坛,倒不如聊一聊体制。还是不聊下去好,再聊下去,就该到体制下的人了。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要到百口莫辩的地步,看看将来吧。在诸多的怪面前,我们是人,不是妖。既然我们做足了人的虚伪,为什么不能做一回现实,再现实一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8-6 18:31 | 只看该作者
清醒的文字!没疯掉,装疯者清楚诗坛、诗人和诗到底处于何等乱境。社会、读者,有百分之二百理由鄙视。缺乏人品、诗品、文品的诗坛诗人可怜而可鄙,虚伪而狡诈。我觉得每个人都该反躬自问,懂得自省,否则不用说诗没希望,自己的人都成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8-6 21:12 | 只看该作者
一针见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8-7 09:35 | 只看该作者
这文醒目。都该读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8-7 09:5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8-8 12:5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8-8 12:5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8 13:00 | 只看该作者
社会任何领域都有陷阱和歧途,诗人作为立言者首先要有超越一般的清醒和洞察,否则就无创作资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9 18:1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鱼龙混杂,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8-10 09:57 | 只看该作者
看山望水 发表于 2015-8-8 13:00
社会任何领域都有陷阱和歧途,诗人作为立言者首先要有超越一般的清醒和洞察,否则就无创作资本。

需要很多过程。谢关注。同时谢楼上各位关注。问好给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3 07: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