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徘徊于艺术的边沿》-学习创作感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廖又蓉 于 2012-7-14 17:37 编辑

                    《徘徊于艺术的边沿》
     
                                    文/廖又蓉
     
      我一直有这样的认为,搞艺术是需要有天赋的。这个天赋就是善感的心灵和对生活的感受力、表达力(当然表达力的一部分是可以后天培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升华于感情。艺术必须有感情的激活,才能升华为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的宽广与创作者的心灵的宽广和感情深邃程度是成正比的。但有生活不一定有艺术,否则,所有生活经历丰富的人都可以成为小说家。感情丰富的人都可以成为诗人、书画家。

       艺术家对生活和世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长着与一般人同样眼耳鼻舌的艺术家,透过人所共有的感觉,能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感受到许多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表达出别人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这就是艺术家与非艺术家的区别。

      艺术需要感悟,需要自由流畅地表达自我,需要阐明自己感受的能力。艺术更需要感情的参与,但光有感情的冲动,也有可能流于浅俗。一个感情浅露的艺术家,其创造出的艺术形象相对感情深邃的艺术家来说,必定是相对肤浅的,所以,这是一个综合能力和天赋修养甚至性格人格的问题。
        
     同样的文字,同样的颜料、同样的音符,不同的人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生动程度是不一样的,感染力是不一样的,艺术格调是不一样的。

     产生一个真正的大艺术家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许多的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各方面的条件配合和艺术家本人的自身努力。这也许就是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只能徘徊于艺术的边缘,没能从艺术中找到自我的原因。

                                                               
                                                                2008.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廖又蓉 于 2012-7-13 16:33 编辑

                  《感觉敏锐与否是艺术家成就的关键》
                                                
                                                                      文/廖又蓉

      从事艺术肯定是需要有特殊天分的,艺术需要的首要天分就是敏锐的感觉。从这点来说,艺术家就是天生的,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出自那些感觉敏锐而又幸运地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的人们中间。

    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艺术也是一种表达。表达需要语言,但艺术这种语言不是文字符号的语言,而是直觉符号的语言。这种语言的流畅表达需要的就是第一感觉。艺术需要的感觉也不是指感觉器官的功能的完好,而是指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能力。

    优秀的艺术家都具备这种敏锐的心理感觉能力,但他们的感觉能力表现方式又不尽相同,有的对颜色、形状、空间、形式图案等等特别敏感,有的对声音、旋律、语言表达上有非常的捕捉能力,所以就有了我们的音乐家、文学家、画家。艺术家们通过这些情感媒介,能敏锐地发现和捕捉到这些语言的生命,并且能够赋予这些语言媒介以人的情感、思维、知觉,从而创造出具有生命震撼感的精美艺术作品。

    感觉是思维的起点,感觉敏锐是艺术家创造的源泉,感觉经验的累积是艺术家创造的素材仓库。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心理感觉能力的强弱,是其艺术成败的关键。所以,一个太“严谨”的人是不适合从事艺术工作的,但他可能会做好科学或者其他整理工作,因为他用的是单一感觉,而艺术的思维应该是多方向的情绪感觉。

    艺术的感觉,必须是一种特殊的、超常的、深刻的甚至怪异的感觉。所以,感觉太过正常的人一般不适合从事艺术工作。一生过于平淡的人,特别是青春期没有出现心灵骚动,平平安安,不知不觉就顺利度过青春期的人,一般在艺术上不会有多大成就。这实际就是说,艺术的成就跟感觉经验的多寡是有关系的。苦难的生活和坎坷的命运,对平常人来说,肯定是不幸的。但对于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他又是多么幸运。命运给与了你经历种种感觉的机会,应该感谢生活,感谢生活给予的种种障碍和苦难。

    其中,艺术最看重的就是艺术家第六感的敏锐与否,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的“特异功能”,他最能引起美的创造和享受。天才艺术家通常就出自第六感发达的艺术家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7-13 16:09 | 只看该作者
来欣赏。说得在理。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6:27 | 只看该作者

再加一段有关的:

                    《关于诗歌技巧的权威和垄断》
                                    
文/廖又蓉

      
从来就没有哪家哪派的理论和技巧能够真正左右得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也没有哪个伟大的艺术家有那胆量敢站出来说自己的作品技巧就绝对地好,其他的都是垃圾。更没有哪个个体的人能够有魄力影响所有的艺术流派、同行和大的文化气候,一味毫无道理地贬低、嘲弄别人,也把自己抬高不到哪儿去。我们每个人只能改变和管好自己,最好的愿望是在探讨和交流的时候能够互相有所启发和提高。

     当下某些端着名利、地位端着所谓技巧宝剑和门派招牌的大小头头们,端着的其实也不过是醉翁之酒杯,里面装的大多是些跟艺术和技巧无关的东西,他们只能影响到本身就认同他们的理念或者以为追随他们立马就可以捞到名利地位等好处的人。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跟现实有关的社会问题,潜规则。

    真正严肃独立的艺术创造者也许可以受同时代人的影响,但肯定是不会受别人奴役的。只有在前人的经典、技巧特别是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选择、找到适合自己表达的语言并不断实验、思考、推翻和创造,才是艺术创新和超越自己的唯一出路。

                                                               2009.12.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 20: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