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诗各方面令人满意的人→方文竹简介
方文竹,安徽怀宁人,198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
有评者认为:方文竹是当代最受遮蔽的重要诗人之一。实际上,方文竹是时间跨度变化大、无法归类、各个年代都有代表作、一直保持着不间歇旺盛创造态势的诗人
1983年《飞天》杂志发表处女作。“八十年代校园诗歌风云人物之一”(姜红伟),大学时代代表作《原野》发表在《诗歌报》创刊号上。2015年第5期《星星·诗歌理论》专栏“八十年代大学生诗歌”12位访谈者之一。
90年代研究生时代代表作《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哲学系》等轰动一时,揭示文化传统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九十年代“东方文化复兴”和“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诗性介入。1996年中直3家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方文竹作品暨九十年代中国诗歌研讨会”,王一川、张颐武、程光炜、王家新、孙文波等认为其诗作中的叙事与反讽因素为90年代汉语诗歌新走向的代表之一。批评家陈超在读过方文竹诗集《九十年代实验室》后认为:“方文竹是在现代诗各方面令人满意的人,分寸感掌握得好。”
新世纪进入深度探索常态期。与友人共同主创“滴撒诗歌”并主编民刊《滴撒诗歌》,关注汉语诗歌的纯构成境域,被评为“21世纪中国十二家影响力现代诗群流派”。
出版诗集《九十年代实验室》、散文集《我需要痛》、长篇小说《黑影》、学术论集《自由游戏的时代》等等各类著作21部,其中长诗有《绵延》、《暗斑》、《见习期》以及永无完成的《能量守恒之歌》等。近年作品不断占据一些大刊名刊头条个人栏目和封面人物,入选英汉对照版《中国新诗300首》《世界诗歌年鉴2013》《1991年以来的中国诗歌》(2015)等。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2005——2006)、“中国·散文诗大奖”(2011)、“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等。
业余爱好即捧读高深的多学科人文学术名著,富于学术理论修养,且有多部人文多学科论著问世。创作与学术批评兼融于一身。在多种文体之间行走,体现出综合整体、试锋耸立的风范。学术素养和多文体试探也给方文竹的写作增添了底蕴和超拔气象。评论家谭五昌指出:“简言之,方文竹以其具有哲学底蕴的丰富厚重的诗歌创作,从当下平庸化的日常生活写作潮流中脱颖而出,不但成就了其中国当代实力诗人的形象和地位,也以个体努力有效地维护了当下中国新诗的精神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