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滴 于 2017-1-26 23:02 编辑 % S! c1 @, T( L% X
5 Z1 P9 X k) c, e1 w! y0 |
1 w+ F: P, w, @/ T3 a5 j& m+ h谢谢澎湃评读。嗯,原诗非常好地抓住了这诗的瞬间。“倒叙”“正述”都是有实在所依的旁观者清,而我说的“角度”与这又稍稍有些个不同。世界是一面镜子,照出的都是自己的生老病死业力轮回,诗歌参与呈现并改变着这些浮生幻象,而同时诗人体验着文字的烦恼与安宁,也见证着佛性的存在。并不是说一味地回归到内心,而是其无相的属性,唯有人在其自身的经验中才能认识并从而用文字进行表述。但是在此领域文字本身的弱点在于,形象化的符号占据着用于交流的语言含义组成要素份额的比例巨大。所以这种无相的属性在交流的过程中几乎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因此,此时语言需要某种转化。首先,需要重新思索使用语言的方式,也许是棒喝式的实时性方式,也许是否定式陈述的思辨突围式,还有一种,如同《金刚经》第十八品与第二十品中的义理——“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从所观净界流出。应该还有其它的方式,但说到此对于我想说明的意思已经足够了。就是说我现在所主张的,从所观净界流出,之所以有这样的主张,因为它空性的本质不染着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