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诗说诗,解读南宫凡作品《朋友》
朋友
文|南宫凡
寒风勤了,我的惦记
紧跟。文字也是
给远方的人,写句诗
说到就到。这让我想起
旧时的
信札。打开抽屉,抚摸一下
余温,比手心温暖
蜘蛛在书桌的角落
织了一个网子。于我
眼神眉间,心里也是
打开时光的宝盒,星星点点
儿时的、校园的、远方的、近在咫尺的,时常
新上演。尽管新衣比季节换的还早,笑脸
还在旧照片里
小燕子到春天才能飞来。发现
女儿上学时读的书,还有铅笔盒
没舍得丢掉。有时
看上几眼更像朋友,女儿也是
每每家中亲友如临,那久违的被冷落的
沙发,皮座,凳子还有床边,也醒来
温度。气场爆满
寒衣节,为父亲的茔头培几锨土。这下
他老人家不会冷了。在旧的祭文与新落笔的
文字里,父亲也成了
朋友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fromuid=229883
金陵倦客读诗有评:
诗题《朋友》,文本第一节由惦记远方的人切入,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第二节写到记忆中的朋友,无论新旧,都带来美好的感受,由“蜘蛛在书桌的角落/织了一个网子”起兴,暗喻“我”对所有的朋友的关怀和惦记也像一张网,千千结。
第三节,语境清新,表达出“我”的恋旧和好客之情。
第四节,转笔有些突兀,跳跃到为父亲的坟添土,然因收结在“父亲也成了/朋友”,这就又和诗题呼应起来。
整首作品,无论写惦记朋友还是欢迎亲友或者想念父亲,情感真切,文字有温度。语境清新脱俗,写出了自己对“朋友”一词的独特感受。
读帖,不难感受到作者笔底功夫的厚实,略微觉得不舒服的是行文中的断句方式,有种吞吞吐吐的结巴感。(个见哈,若觉不妥,请忽略。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