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酱油也暴利?(十四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4 1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酱油也暴利?(十四行)

长得丑不是什么过错
但出来吓人大大的过错
写不好文章不要紧
但不该拿出来现眼丢人
不是成为作协副主席
就一定会做鞋子

于是香菇酱的招牌
从此与二流子水准为伍
因为有破烂文字记录
好一似以狗尾续貂
拿着黄鼬当作一匹马骑

作者没文化评委也眼瞎?
五十万打水漂了也暴露
打酱油打出了惊人暴利



  跋一下:转载————————


    作协某作家:50万卖一篇“烂文”羞不羞
      文/三旅大夫


  华声在线11月9日讯(记者王亚奇 卢小伟) 一篇散文,1936字,50万元,每字258元。今天上午,湖南最贵文章在岳阳临湘市举行的“我与十三村的故事”征文比赛颁奖现场诞生。由湘籍作家马笑泉写作的《十三村记》,摘得征文比赛特等奖,捧走50万元奖金。
惊闻此事,笔者认真拜读了马笑泉写作的《十三村记》,感觉这篇《十三村记》被某某先生称之为“烂文”,主要还是因为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语言明显缺乏锤炼。
  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就学过苏轼的《喜雨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永州八记。这篇《十三村记》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作者马笑泉高中应该毕业了吧?上述那么多古人写的记,他都读过了么?有谁是像他这么杂乱无章写记的?除了结构上的问题,这篇文章的语法错误、用词不妥和标点符号不当至少有五十处。现将此文批改如下,也请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十三村记
      马笑泉

村在临湘市羊楼司镇107国道旁,北依长江,西瞰洞庭,与三国赤壁古战场相邻。
(方位描述不准。既然有“北依长江,西瞰洞庭”;那么,东方和南方在哪儿?强塞一句“与三国赤壁古战场相邻”更是云里雾里,从太空看地球,北极和南极也可算相邻。并且,站在羊楼司看不到洞庭湖,已经是长江的范围,何来“北依长江”之说?)


名为村,貌为园。
(“名为……”所对应的句式是“实为……”;“名为”与“貌为”是牛唇不对马嘴。村与园并无本质不同,完全是废话一句。)


未入大门,已见碧藤覆墙,满目葱茏。无须问路,自有一种幽香引人入门。道旁遍植杜鹃、月季,绵延舒展,而成花廊。廊后传潺潺淙淙之声,若有人盘坐于草木间,膝上置琴,时想心事,时抚朱弦。
(空间顺序错乱。该文描述的顺序是大门—道旁—廊后,正常的游观顺序应该是道旁—大门—廊后。)



踮脚注目,遂窥见一小溪,波光若银,往西北方向轻掠而去。
(“踮脚”是大白话,文言文的表述是“跂而望矣”。“注目”是很严肃认真地看,而“窥见”是偷看,两者自相矛盾)



水声染花香,如诉如慕,复有鸟语不时滴落,竟成天然和声。
(苏轼《前赤壁赋》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句,“如诉如慕”纯属乱搬用后生造出来的词,诉与慕无法对应。)



乃抬头见树,杨梅、桃李、枇杷、玉兰、香樟、胡柚,亭亭如盖,其绿四季不断,其果春夏相接。
(这里能称得上“亭亭如盖”的只有香樟树,玉兰和香樟都不产果,也谈不上“其果春夏相接”。如此笼统描述植物太外行,作者应该向徐亚平先生取经,然后分门别类解说一下。)



始知此种幽香,不独由花发,实有果香渗入。然细闻之,亦不惟果香,当另有异香掺进,似麝非麝,似沉香非沉香,于花香之清逸,果香之爽朗,别添一种沉着馥郁之味。
(“别添一种沉着馥郁之味”纯属大白话,应改为:迥异于花香之清逸,果香之爽朗,益增沉着馥郁之味。)



究为何香,暂不能明,且放眼缓步,顺花廊与清溪前行。
(“顺花廊与清溪前行”是一句口头语,应改为:缓步花廊,沿清溪前行。)


至西北角,见一方塘,明澈如镜,塘外有坪,方石铺地,亦如镜平,遂有豁然开朗之感。
(前面有“明澈如镜”,后面“亦如镜平”略显重复。)



立坪中,悠然举目,香固不绝如缕,鸟更往来如梭。目光为鸟所牵,东南方向,数排屋舍俨然,檐下累累,有物悬焉。
(“悠然举目,香固不绝如缕”不合逻辑,举目却闻到了香味,香味是用眼睛看到的吗?)



趋近观之,乃木制鸟巢,顶若“人”字,上下两层,皆有小门。云雀、八哥、麻雀之属,从容出入。
(云雀繁殖于从欧洲至外贝加尔、朝鲜、日本及中国北方。临湘有云雀吗?)



更有一种鸟儿,似鸽非鸽,羽有麻斑,乍然入目,竟如多年不见之故人,但觉眼熟,却忘其名。静心索之,此非幼时常见之斑鸠乎?余问主人,此系野生还是人工养殖?
(“此系野生还是人工养殖?”纯属口头语,可以文言文表述为:此系野生抑或人工育之哉?)



主人云,皆从大自然中来此安家落户。复又含笑云,吾爱鸟,遂为鸟类营此安居工程。
(“主人云”用词不妥,主人在这里是回答问题,应改为主人答曰。“复又含笑云”,复与又是语义反复。“遂”改为“故”更妥,说明原因一般用“故”。)



余言,此等小木屋可称鸟巢中别墅,然入住率不知几许?主人笑指“别墅”门口曰,君不见门口皆有草,此为鸟叼衔铺巢时而落,以此证之,二百六十巢,巢巢皆满。
(“此为鸟叼衔铺巢时而落”应改为:此皆衔草铺巢所洒。补充:衔草结环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



余称善,见主人笑容欢快如儿童,而眼神纯净如小鸟,心异之。
(“眼神纯净如小鸟”比喻不恰当,小鸟的眼神是什么样?恐怕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主人引客前行,两旁忽现照片展示墙,皆为笑脸,有含羞微笑之江南少女,有叉腰大笑之西域瓜农,数以百计。
(“两旁忽现照片展示墙,皆为笑脸”,墙何以成笑脸?应改为:两旁忽现一墙,贴各类笑脸之图于其上。)



见客人皆惊异,主人虽欲谦抑,然嘴角已稍露得意之笑。
(“嘴角已稍露得意之笑”,得意之笑都是爽朗大笑,而不是皮笑肉不笑,应改为“得意之色。”)



自言从小爱笑,又爱见人笑,及长,酷爱摄影,工作之余,走遍大江南北,专拍笑脸,半生所积,已有数万张,此“笑脸墙”上所展示,千分之一也。
(“从小爱笑”是大白话,笑在文言文中有:咥 :xì 大笑.唏 :x 笑.唪 :bn 大笑.哑 :è 笑.咍:hi 蚩笑 噱 :jué 大笑.哂 shn 冷笑.嘻。文言文中的笑一般只指笑出声来的笑。)


言毕,笑容已从嘴角扩散至眉梢。众皆笑,一时头上杨梅,身边月季,无不粲然。异香满园,而笑语常盈,十三村,亦可称香乐园也。
(“众皆笑”,应改为众皆乐,与下文“香乐园”对应。)


然十三村以村为名,以园为貌,实则为厂也。所见屋舍,墙挂绿蔓,檐悬鸟巢,入其内,则玻璃墙中,皆为现代化工艺设备。
(“玻璃墙中”装不下这么多工艺设备,应为玻璃墙内)



来客隔透明玻璃而望,但见无菌灌装生产线自动运行,却不闻有声。余以为花香果香溢于外,另一种香气当自内出,至此却无声无臭,深诧之。
(文言文中的“臭”是气味的总称,与前文“花香果香溢于外”自相矛盾。)


主人已导客出。才出厂房,香复如故。随主人曲折前行,异香愈浓。至一洞口,躬身而入后,花香果香顿时全消,扑鼻而来者,皆是郁郁酱香。
(“花香果香”可改为花果之香。)



洞内阴凉,顶为拱形,道如长带,时见分岔,颇似曹孟德所营之地下运兵道。然洞内无兵,惟见酱坛沿两壁而垒,成千上万,宛如身着褐色铠甲之古代士兵,肃立无声。
(既然“洞内无兵”,又何必“宛如身着褐色铠甲之古代士兵”?不如删去“然洞内无兵”。)



坛壁虽厚,封盖虽严,然经古法发酵之香,酝酿既久,体量又大,从岁月深处喷涌而出,无可遮掩。此香醇厚,虽浓烈却不醉人,宛如长者,春风满面,热情待客,举止雍容有度,涵养深厚自然,不使人有丝毫压迫局促之感。
(“不使人有丝毫压迫局促之感”是现代汉语,可改为:有如坐春风之感。)



客皆不时驻足摩挲坛身,或闭目深吸,欲将此香纳入脏腑,永固体内。主人不多言,但徐徐而行,引客至洞中央方形石室内。眼前赫然现一巨坛,高逾常人,腰身宽阔,仿若古代大将,横立阵前。
(“眼前赫然现一巨坛”中,眼前赫然现属语义反复,可改为:赫现一巨坛)



主人言,三国时吴国黄盖受命在此屯兵,常苦于食物易腐,致生疫病。后有土人献腌制之方、窖藏之法,不惟永绝此患,且士兵食之身强体健,乐居此地。黄盖大喜,脱口而出:千军易得,一酱难求。
(这个典故明显属杜撰,脱口而出是现代汉语,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十三村遂以酱菜闻名天下,其法传承千年,未曾断绝。
(因果关系倒置。应该是先有酱菜的传承,然后才有“十三村遂以酱菜闻名天下”。)



公司成立二十余年来,亦只于此一酱中下工夫,将现代科技融入古法,心不二用,务精探微。目前公司主营香菇酱,不欲一味争辣,但以鲜纯之料,醇香之味,行营养口味兼得之道。
(“将现代科技融入古法”是现代汉语,文言文表述为:通古今之良法技艺。)



造此巨型酱坛,一为纪念先人,一为明示初心。主人言毕,客皆颔首。世间一物一技,能代代守护,历千年而不绝,已属难得。千年后又使之大放光芒,非有精诚之心、卓越之识、坚毅之行不可。此酱固难求,此人更难得。此人谓谁?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全国道德模范,主人李国武是也。
(“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全国道德模范,主人李国武是也。”逗号都应改为顿号。)


余自十三村归,携香菇酱一盒八瓶至家。中分原味、牛肉味和香辣味。牛肉与辣,余素喜之,以之拌饭,不必再添其他菜肴,只需佐以清汤一碗。但觉菇香清幽,竟能统御辣味,口舌生津,而于肠胃略无刺激。
(“而于肠胃略无刺激”是现代汉语,可改为:而于肠胃无恙。)

小女自小不食辣,佐以原味酱,饭量竟然翻倍。以之下面,亦再不嫌面多。此物入门不过半月,已食之将尽。香菇酱之魅力,大人小孩均不能抵挡矣。
(“饭量竟然翻倍”,“翻倍”是现代汉语,可改为:饭量大增。)

余思世间佳食,有令口齿生香而于身体无益者,有大益于身心而少滋味者,偏美已属珍物,兼善更为难得。香菇酱之造,乃循吾国中正平和之道,以求真向善之心,调和诸味,方至全美。一物之成,固有秘术,然亦有大道存焉,方能传诸久远。香菇酱,中正美善之食也;十三村,中正美善之地也。美善缘何?正心诚意以利天下也。
(酱油是调味品,到作协副主席这里列入“中正美善之食”了,这让鸡鸭鱼牛羊猪肉们情何以堪?)


——因时间关系,此文另有多处语法和常识性错误遗漏,请广大网友继续砸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4 13:06 | 只看该作者
五位评委:
北京小众书坊创办人、编辑出版家   彭明榜
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   蔡世平
《解放军文艺》原主编   刘立云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   李浩
《诗刊》社主编助理   霍俊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11-14 13:35 | 只看该作者
确实烂文,贻笑大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11-14 13:4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企业出钱做广告吧?只可惜了那些不明觉厉的参赛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4 13:51 | 只看该作者
舟自横渡 发表于 2019-11-14 13:43
这个是企业出钱做广告吧?只可惜了那些不明觉厉的参赛者


    郑正西关于贵州作协的感慨(十四行)
    题记:其实也是全国的缩影。


官员们成群结队获奖
群众成群结队不获奖
大小官员们反复获奖
反复不获奖草民群众

舞台和灯光是他们的
话筒与奖杯是他们的
奖金及刊物人脉关系
评委当然由他们内定

出版项目和签约补助
酒局分享会是他们的
帮闲评论家是他们的
红包研讨会相互吹捧

贴金诗歌节喧哗躁动
姿色新红颜他们搞定

:自称为小编的80后行顺,在网络上算是知名诗人。近日发文《我们的参赛作品还没有通过审核,他们已经颁奖了》,剑指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出版下属网站)声势浩大的“2019第六届‘诗兴开封’国际诗歌大赛”暗箱操作。


    万劫不复(十四行)

《诗刊》编委、《诗探索》主编
林莽通过“评委会评选程序合理、透明
及公正、隐名编号”评奖在五千人中
斩获《诗刊》主办的2015年度
“中国刘伯温诗歌奖”大赛第一

接着“放歌苏州科技城” 诗歌征文
五千人参与获奖名单公开得春风得意:
一等奖2 名:商震(时任《诗刊》主编) 
荣荣(时任《文学港》主编)
二三等奖基本都是编辑或诗官干部

热烈祝贺在五千人中能获奖的诗人们!
你们不但是诗人而且还都是超人
如果没有你们的合理透明及公正公平
这个世界就会陷入无耻的黑暗万劫不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4 13:59 | 只看该作者
沙漠 发表于 2019-11-14 13:35
确实烂文,贻笑大方

    美食(十四行)

“不蒸馒头争口气”
大学教授周啸天打油诗
获得鲁迅文学奖
将国人的智商拉低
那些评委们若无其事

不改一字的抄袭获大奖
中国作协会员赖廷阶
将诗人和诗歌一起侮辱
教授作家们的创造力
一定是被狗吃了

然后又被狗拉了出来
臭烘烘一坨坨冒着热气
这个社会的权势者说:
“这是世间最好的美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11-14 14:08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该命名为“无耻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11-14 14:10 | 只看该作者
武林高手 发表于 2019-11-14 13:51
    郑正西关于贵州作协的感慨(十四行)
    题记:其实也是全国的缩影。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11-15 09:40 | 只看该作者
他有钱自给他,只是不该哄众文人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5 10:08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9-11-15 09:40
他有钱自给他,只是不该哄众文人捧场。

    请收回你们心目中价值五十万元的烂文,重评
    ——致《我与十三村的故事》征文诸评委的公开信

尊敬的刘立云、李浩、霍俊明、彭明榜等诸评委:
你们好!

  当我拿到《我与十三村的故事》征文沉甸甸的评委名单时,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刘立云,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解放军文艺》原主编;李浩,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霍俊明,曾担任鲁迅文学奖评委,著名评论家,《诗刊》社主编助理;彭明榜,著名编辑出版家,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北京小众书坊创办人……两位鲁奖得主,一个鲁奖评委,看见应征对象中有一个鲁院的学生,鲁撸一家亲,你们就毫不犹豫地将五十万元大奖授给了他。你们知不知道,全国人民盯这个大奖盯了整整一年?全国人民盯的并不是这钱,而是想看看这价值五十万元的文章究竟会不会引起岳阳纸贵。就在昨天(11月9日),这价值五十万元的文章终于羞答答地揭开了它(我觉得不配用她)神秘的面纱。我同全国人民一样也很好奇,这究竟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且看其中一段:

  余自十三村归,携香菇酱一盒八瓶至家。中分原味、牛肉味和香辣味。牛肉与辣,余素喜之,以之拌饭,不必再添其他菜肴,只需佐以清汤一碗。但觉菇香清幽,竟能统御辣味,口舌生津,而于肠胃略无刺激。小女自小不食辣,佐以原味酱,饭量竟然翻倍。以之下面,亦再不嫌面多。此物入门不过半月,已食之将尽。香菇酱之魅力,大人小孩均不能抵挡矣……

  没看完,喷鼻血。这就是你们心目中价值五十万元的文章?如果早已含笑九泉的鲁迅先生读到这篇写十三村的文章,估计会七窍喷血再死十三次。如果鲁迅先生又读了有关马先生在十三村的采访,估计得七窍喷血又死十三次。当记者问道:“一篇文章,真的值50万吗?”亏得贵为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的马笑泉同志胆敢拿出随身携带(早有准备)的《唐宋八大家文集》好意思地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十三村记》不到2000字,花了3天时间,但耗费了我20多年的功力修为”“希望不仅仅是应时之作,至少是立得住的”……请问马笑泉同志,您真的认为您的这篇文章能够立住吗?首先,它犯了文白相夹的大忌,文不文,白不白,像掺了苍蝇的夹生饭,嗌喉;其次是篇流水账,游记不像游记,随笔不像随笔,反胃;三是全文空洞无物,从头至尾像个肉贩站在街边吆喝,闹心。甚至连肉贩都不如,肉贩尚且吆喝有韵。为此我十分好奇,此厮是怎么爬上了省作协副主席高位的?翻开老马的履历,让我莫名惊诧,居然与谢宗玉、田耳、沈念、于怀岸同列“文学湘军五少将”。我不知道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及其他诸公读到马先生这价值五十万元的大作作何感想,至少我是感慨良多。马笑泉是湖南文学的标杆,显然代表了湖南省目前的文学创作水平。想起岳麓书院的那幅门联,突然就有了新的感悟:惟楚有才,于厮危甚!

  当然,一味地责怪笑泉同志还是有失公允的,文章是刘立云、李浩、霍俊明、彭明榜等诸评委评出来的,评委们喜欢吃老干妈还是十三村,与马笑泉何干?我不知道这些评委是肚子里真缺墨还是真缺德,怎么就敢把这沉甸甸的五十万元颁给一篇连初中生水平都不如的烂文?评委们这样做,不仅伤害了那些认认真真应征的文学爱好者,整体拉低了湖南全省的文学水平,更侮辱了全国人民的智商。著名作家邓皓当即撰文曰:“巴陵姜宗福者,赐我一文,曰:《十三村记》。作者马笑泉。呆立良久,江湖不名。吾生浅陋,知西域月牙泉,庐山三叠泉,大理蝴蝶泉,济南趵突泉,马笑泉者,呵呵是也。然,文字金贵,一文攫金50万!每字258元,有叮铛之声,诉说钱殇。258者,麻将是也。神灵确乎有灵。文墨之道,在于通灵,在于甄朴,在于积淀,在于行文之人,最起码:文字已通。此笑泉者,文白夹杂,语句生虬,章法紊乱,意绪牵强,尤谄媚之态,跪地而生。自古文人,载道以之。今日文人,灵性沛然。此厮江郎之后,无一鲜活俨然。不齿之人行文,终归不耻笑谈。宗福有言:此人为皓哥提鞋,亦不堪当。此言甚谬。我之屐者,不为青云,只踏人间。人间吏鬼,皆为笑弥!”

  鉴于此,本人强烈要求诸评委公开此次评判的标准及每篇文章的具体得分,让天下人都来评评,马公的这篇奇文是否真值五十万!如若不值,请收回奖金,重评,或递补,或干脆将奖金赠予免费午餐公益组织,让那些吃不上饭的贫困山区的孩子免费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菜。否则,你们百年之后九泉都不能含笑!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中华汉字研究所所长  姜宗福
                                                                                      2019年11月10日急就

  附《十三村记
    马笑泉

  村在临湘市羊楼司镇107国道旁,北依长江,西瞰洞庭,与三国赤壁古战场相邻。名为村,貌为园。未入大门,已见碧藤覆墙,满目葱茏。无须问路,自有一种幽香引人入门。道旁遍植杜鹃、月季,绵延舒展,而成花廊。廊后传潺潺淙淙之声,若有人盘坐于草木间,膝上置琴,时想心事,时抚朱弦。踮脚注目,遂窥见一小溪,波光若银,往西北方向轻掠而去。水声染花香,如诉如慕,复有鸟语不时滴落,竟成天然和声。乃抬头见树,杨梅、桃李、枇杷、玉兰、香樟、胡柚,亭亭如盖,其绿四季不断,其果春夏相接。始知此种幽香,不独由花发,实有果香渗入。然细闻之,亦不惟果香,当另有异香掺进,似麝非麝,似沉香非沉香,于花香之清逸,果香之爽朗,别添一种沉着馥郁之味。究为何香,暂不能明,且放眼缓步,顺花廊与清溪前行。至西北角,见一方塘,明澈如镜,塘外有坪,方石铺地,亦如镜平,遂有豁然开朗之感。
  立坪中,悠然举目,香固不绝如缕,鸟更往来如梭。目光为鸟所牵,东南方向,数排屋舍俨然,檐下累累,有物悬焉。趋近观之,乃木制鸟巢,顶若“人”字,上下两层,皆有小门。云雀、八哥、麻雀之属,从容出入。更有一种鸟儿,似鸽非鸽,羽有麻斑,乍然入目,竟如多年不见之故人,但觉眼熟,却忘其名。静心索之,此非幼时常见之斑鸠乎?余问主人,此系野生还是人工养殖?主人云,皆从大自然中来此安家落户。复又含笑云,吾爱鸟,遂为鸟类营此安居工程。余言,此等小木屋可称鸟巢中别墅,然入住率不知几许?主人笑指“别墅”门口曰,君不见门口皆有草,此为鸟叼衔铺巢时而落,以此证之,二百六十巢,巢巢皆满。余称善,见主人笑容欢快如儿童,而眼神纯净如小鸟,心异之。主人引客前行,两旁忽现照片展示墙,皆为笑脸,有含羞微笑之江南少女,有叉腰大笑之西域瓜农,数以百计。见客人皆惊异,主人虽欲谦抑,然嘴角已稍露得意之笑。自言从小爱笑,又爱见人笑,及长,酷爱摄影,工作之余,走遍大江南北,专拍笑脸,半生所积,已有数万张,此“笑脸墙”上所展示,千分之一也。言毕,笑容已从嘴角扩散至眉梢。众皆笑,一时头上杨梅,身边月季,无不粲然。异香满园,而笑语常盈,十三村,亦可称香乐园也。
  然十三村以村为名,以园为貌,实则为厂也。所见屋舍,墙挂绿蔓,檐悬鸟巢,入其内,则玻璃墙中,皆为现代化工艺设备。来客隔透明玻璃而望,但见无菌灌装生产线自动运行,却不闻有声。余以为花香果香溢于外,另一种香气当自内出,至此却无声无臭,深诧之。主人已导客出。才出厂房,香复如故。随主人曲折前行,异香愈浓。至一洞口,躬身而入后,花香果香顿时全消,扑鼻而来者,皆是郁郁酱香。洞内阴凉,顶为拱形,道如长带,时见分岔,颇似曹孟德所营之地下运兵道。然洞内无兵,惟见酱坛沿两壁而垒,成千上万,宛如身着褐色铠甲之古代士兵,肃立无声。坛壁虽厚,封盖虽严,然经古法发酵之香,酝酿既久,体量又大,从岁月深处喷涌而出,无可遮掩。此香醇厚,虽浓烈却不醉人,宛如长者,春风满面,热情待客,举止雍容有度,涵养深厚自然,不使人有丝毫压迫局促之感。客皆不时驻足摩挲坛身,或闭目深吸,欲将此香纳入脏腑,永固体内。主人不多言,但徐徐而行,引客至洞中央方形石室内。眼前赫然现一巨坛,高逾常人,腰身宽阔,仿若古代大将,横立阵前。主人言,三国时吴国黄盖受命在此屯兵,常苦于食物易腐,致生疫病。后有土人献腌制之方、窖藏之法,不惟永绝此患,且士兵食之身强体健,乐居此地。黄盖大喜,脱口而出:千军易得,一酱难求。十三村遂以酱菜闻名天下,其法传承千年,未曾断绝。公司成立二十余年来,亦只于此一酱中下工夫,将现代科技融入古法,心不二用,务精探微。目前公司主营香菇酱,不欲一味争辣,但以鲜纯之料,醇香之味,行营养口味兼得之道。造此巨型酱坛,一为纪念先人,一为明示初心。主人言毕,客皆颔首。世间一物一技,能代代守护,历千年而不绝,已属难得。千年后又使之大放光芒,非有精诚之心、卓越之识、坚毅之行不可。此酱固难求,此人更难得。此人谓谁?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全国道德模范,主人李国武是也。
  余自十三村归,携香菇酱一盒八瓶至家。中分原味、牛肉味和香辣味。牛肉与辣,余素喜之,以之拌饭,不必再添其他菜肴,只需佐以清汤一碗。但觉菇香清幽,竟能统御辣味,口舌生津,而于肠胃略无刺激。小女自小不食辣,佐以原味酱,饭量竟然翻倍。以之下面,亦再不嫌面多。此物入门不过半月,已食之将尽。香菇酱之魅力,大人小孩均不能抵挡矣。余思世间佳食,有令口齿生香而于身体无益者,有大益于身心而少滋味者,偏美已属珍物,兼善更为难得。香菇酱之造,乃循吾国中正平和之道,以求真向善之心,调和诸味,方至全美。一物之成,固有秘术,然亦有大道存焉,方能传诸久远。香菇酱,中正美善之食也;十三村,中正美善之地也。美善缘何?正心诚意以利天下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2 23: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