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也暴利?(十四行)
长得丑不是什么过错
但出来吓人大大的过错
写不好文章不要紧
但不该拿出来现眼丢人
不是成为作协副主席
就一定会做鞋子
于是香菇酱的招牌
从此与二流子水准为伍
因为有破烂文字记录
好一似以狗尾续貂
拿着黄鼬当作一匹马骑
作者没文化评委也眼瞎?
五十万打水漂了也暴露
打酱油打出了惊人暴利
跋一下:转载————————
作协某作家:50万卖一篇“烂文”羞不羞?
文/三旅大夫
华声在线11月9日讯(记者王亚奇 卢小伟) 一篇散文,1936字,50万元,每字258元。今天上午,湖南最贵文章在岳阳临湘市举行的“我与十三村的故事”征文比赛颁奖现场诞生。由湘籍作家马笑泉写作的《十三村记》,摘得征文比赛特等奖,捧走50万元奖金。
惊闻此事,笔者认真拜读了马笑泉写作的《十三村记》,感觉这篇《十三村记》被某某先生称之为“烂文”,主要还是因为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语言明显缺乏锤炼。
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就学过苏轼的《喜雨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有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永州八记。这篇《十三村记》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作者马笑泉高中应该毕业了吧?上述那么多古人写的记,他都读过了么?有谁是像他这么杂乱无章写记的?除了结构上的问题,这篇文章的语法错误、用词不妥和标点符号不当至少有五十处。现将此文批改如下,也请广大网友批评指正。
十三村记
马笑泉
村在临湘市羊楼司镇107国道旁,北依长江,西瞰洞庭,与三国赤壁古战场相邻。
(方位描述不准。既然有“北依长江,西瞰洞庭”;那么,东方和南方在哪儿?强塞一句“与三国赤壁古战场相邻”更是云里雾里,从太空看地球,北极和南极也可算相邻。并且,站在羊楼司看不到洞庭湖,已经是长江的范围,何来“北依长江”之说?)
名为村,貌为园。
(“名为……”所对应的句式是“实为……”;“名为”与“貌为”是牛唇不对马嘴。村与园并无本质不同,完全是废话一句。)
未入大门,已见碧藤覆墙,满目葱茏。无须问路,自有一种幽香引人入门。道旁遍植杜鹃、月季,绵延舒展,而成花廊。廊后传潺潺淙淙之声,若有人盘坐于草木间,膝上置琴,时想心事,时抚朱弦。
(空间顺序错乱。该文描述的顺序是大门—道旁—廊后,正常的游观顺序应该是道旁—大门—廊后。)
踮脚注目,遂窥见一小溪,波光若银,往西北方向轻掠而去。
(“踮脚”是大白话,文言文的表述是“跂而望矣”。“注目”是很严肃认真地看,而“窥见”是偷看,两者自相矛盾)
水声染花香,如诉如慕,复有鸟语不时滴落,竟成天然和声。
(苏轼《前赤壁赋》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句,“如诉如慕”纯属乱搬用后生造出来的词,诉与慕无法对应。)
乃抬头见树,杨梅、桃李、枇杷、玉兰、香樟、胡柚,亭亭如盖,其绿四季不断,其果春夏相接。
(这里能称得上“亭亭如盖”的只有香樟树,玉兰和香樟都不产果,也谈不上“其果春夏相接”。如此笼统描述植物太外行,作者应该向徐亚平先生取经,然后分门别类解说一下。)
始知此种幽香,不独由花发,实有果香渗入。然细闻之,亦不惟果香,当另有异香掺进,似麝非麝,似沉香非沉香,于花香之清逸,果香之爽朗,别添一种沉着馥郁之味。
(“别添一种沉着馥郁之味”纯属大白话,应改为:迥异于花香之清逸,果香之爽朗,益增沉着馥郁之味。)
究为何香,暂不能明,且放眼缓步,顺花廊与清溪前行。
(“顺花廊与清溪前行”是一句口头语,应改为:缓步花廊,沿清溪前行。)
至西北角,见一方塘,明澈如镜,塘外有坪,方石铺地,亦如镜平,遂有豁然开朗之感。
(前面有“明澈如镜”,后面“亦如镜平”略显重复。)
立坪中,悠然举目,香固不绝如缕,鸟更往来如梭。目光为鸟所牵,东南方向,数排屋舍俨然,檐下累累,有物悬焉。
(“悠然举目,香固不绝如缕”不合逻辑,举目却闻到了香味,香味是用眼睛看到的吗?)
趋近观之,乃木制鸟巢,顶若“人”字,上下两层,皆有小门。云雀、八哥、麻雀之属,从容出入。
(云雀繁殖于从欧洲至外贝加尔、朝鲜、日本及中国北方。临湘有云雀吗?)
更有一种鸟儿,似鸽非鸽,羽有麻斑,乍然入目,竟如多年不见之故人,但觉眼熟,却忘其名。静心索之,此非幼时常见之斑鸠乎?余问主人,此系野生还是人工养殖?
(“此系野生还是人工养殖?”纯属口头语,可以文言文表述为:此系野生抑或人工育之哉?)
主人云,皆从大自然中来此安家落户。复又含笑云,吾爱鸟,遂为鸟类营此安居工程。
(“主人云”用词不妥,主人在这里是回答问题,应改为主人答曰。“复又含笑云”,复与又是语义反复。“遂”改为“故”更妥,说明原因一般用“故”。)
余言,此等小木屋可称鸟巢中别墅,然入住率不知几许?主人笑指“别墅”门口曰,君不见门口皆有草,此为鸟叼衔铺巢时而落,以此证之,二百六十巢,巢巢皆满。
(“此为鸟叼衔铺巢时而落”应改为:此皆衔草铺巢所洒。补充:衔草结环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
余称善,见主人笑容欢快如儿童,而眼神纯净如小鸟,心异之。
(“眼神纯净如小鸟”比喻不恰当,小鸟的眼神是什么样?恐怕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主人引客前行,两旁忽现照片展示墙,皆为笑脸,有含羞微笑之江南少女,有叉腰大笑之西域瓜农,数以百计。
(“两旁忽现照片展示墙,皆为笑脸”,墙何以成笑脸?应改为:两旁忽现一墙,贴各类笑脸之图于其上。)
见客人皆惊异,主人虽欲谦抑,然嘴角已稍露得意之笑。
(“嘴角已稍露得意之笑”,得意之笑都是爽朗大笑,而不是皮笑肉不笑,应改为“得意之色。”)
自言从小爱笑,又爱见人笑,及长,酷爱摄影,工作之余,走遍大江南北,专拍笑脸,半生所积,已有数万张,此“笑脸墙”上所展示,千分之一也。
(“从小爱笑”是大白话,笑在文言文中有:咥 :xì 大笑.唏 :x 笑.唪 :bn 大笑.哑 :è 笑.咍:hi 蚩笑 噱 :jué 大笑.哂 shn 冷笑.嘻。文言文中的笑一般只指笑出声来的笑。)
言毕,笑容已从嘴角扩散至眉梢。众皆笑,一时头上杨梅,身边月季,无不粲然。异香满园,而笑语常盈,十三村,亦可称香乐园也。
(“众皆笑”,应改为众皆乐,与下文“香乐园”对应。)
然十三村以村为名,以园为貌,实则为厂也。所见屋舍,墙挂绿蔓,檐悬鸟巢,入其内,则玻璃墙中,皆为现代化工艺设备。
(“玻璃墙中”装不下这么多工艺设备,应为玻璃墙内)
来客隔透明玻璃而望,但见无菌灌装生产线自动运行,却不闻有声。余以为花香果香溢于外,另一种香气当自内出,至此却无声无臭,深诧之。
(文言文中的“臭”是气味的总称,与前文“花香果香溢于外”自相矛盾。)
主人已导客出。才出厂房,香复如故。随主人曲折前行,异香愈浓。至一洞口,躬身而入后,花香果香顿时全消,扑鼻而来者,皆是郁郁酱香。
(“花香果香”可改为花果之香。)
洞内阴凉,顶为拱形,道如长带,时见分岔,颇似曹孟德所营之地下运兵道。然洞内无兵,惟见酱坛沿两壁而垒,成千上万,宛如身着褐色铠甲之古代士兵,肃立无声。
(既然“洞内无兵”,又何必“宛如身着褐色铠甲之古代士兵”?不如删去“然洞内无兵”。)
坛壁虽厚,封盖虽严,然经古法发酵之香,酝酿既久,体量又大,从岁月深处喷涌而出,无可遮掩。此香醇厚,虽浓烈却不醉人,宛如长者,春风满面,热情待客,举止雍容有度,涵养深厚自然,不使人有丝毫压迫局促之感。
(“不使人有丝毫压迫局促之感”是现代汉语,可改为:有如坐春风之感。)
客皆不时驻足摩挲坛身,或闭目深吸,欲将此香纳入脏腑,永固体内。主人不多言,但徐徐而行,引客至洞中央方形石室内。眼前赫然现一巨坛,高逾常人,腰身宽阔,仿若古代大将,横立阵前。
(“眼前赫然现一巨坛”中,眼前赫然现属语义反复,可改为:赫现一巨坛)
主人言,三国时吴国黄盖受命在此屯兵,常苦于食物易腐,致生疫病。后有土人献腌制之方、窖藏之法,不惟永绝此患,且士兵食之身强体健,乐居此地。黄盖大喜,脱口而出:千军易得,一酱难求。
(这个典故明显属杜撰,脱口而出是现代汉语,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十三村遂以酱菜闻名天下,其法传承千年,未曾断绝。
(因果关系倒置。应该是先有酱菜的传承,然后才有“十三村遂以酱菜闻名天下”。)
公司成立二十余年来,亦只于此一酱中下工夫,将现代科技融入古法,心不二用,务精探微。目前公司主营香菇酱,不欲一味争辣,但以鲜纯之料,醇香之味,行营养口味兼得之道。
(“将现代科技融入古法”是现代汉语,文言文表述为:通古今之良法技艺。)
造此巨型酱坛,一为纪念先人,一为明示初心。主人言毕,客皆颔首。世间一物一技,能代代守护,历千年而不绝,已属难得。千年后又使之大放光芒,非有精诚之心、卓越之识、坚毅之行不可。此酱固难求,此人更难得。此人谓谁?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全国道德模范,主人李国武是也。
(“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全国道德模范,主人李国武是也。”逗号都应改为顿号。)
余自十三村归,携香菇酱一盒八瓶至家。中分原味、牛肉味和香辣味。牛肉与辣,余素喜之,以之拌饭,不必再添其他菜肴,只需佐以清汤一碗。但觉菇香清幽,竟能统御辣味,口舌生津,而于肠胃略无刺激。
(“而于肠胃略无刺激”是现代汉语,可改为:而于肠胃无恙。)
小女自小不食辣,佐以原味酱,饭量竟然翻倍。以之下面,亦再不嫌面多。此物入门不过半月,已食之将尽。香菇酱之魅力,大人小孩均不能抵挡矣。
(“饭量竟然翻倍”,“翻倍”是现代汉语,可改为:饭量大增。)
余思世间佳食,有令口齿生香而于身体无益者,有大益于身心而少滋味者,偏美已属珍物,兼善更为难得。香菇酱之造,乃循吾国中正平和之道,以求真向善之心,调和诸味,方至全美。一物之成,固有秘术,然亦有大道存焉,方能传诸久远。香菇酱,中正美善之食也;十三村,中正美善之地也。美善缘何?正心诚意以利天下也。
(酱油是调味品,到作协副主席这里列入“中正美善之食”了,这让鸡鸭鱼牛羊猪肉们情何以堪?)
——因时间关系,此文另有多处语法和常识性错误遗漏,请广大网友继续砸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