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极神性写作文献回放:东方肌理辨析:神性写作之诞生(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曹英人

                                                         第三编:神性写作的与价值同在辨析

  水:神性写作即写作之神我性与“世界诸关系之现实取予们”的同时在场的角力与含化过程;角力与含化即关系。水的特点是依地性:我们着眼于西方存在-人之种种陷落的躯体命运展开细述,但立场或曰魂灵要始终是“本土(地)”的。这正是时代的呼唤。
  神性写作的基本谱系——作为人类价值文化的全面继承和集成显现,(下述)神性写作的谱系似乎老调重弹,那个不变的人类之“我”一次次如此“取予”,每时每刻,我的心都在忍受着这不屈的呼唤……“是我啊!是我啊!”
 金      水      木/空      土      火
诗人在场—价值重建—艺术升华:一次性显现     
             |            |                |                  |                     
主体性—肯定生活—诗力—逼近宗教—净化艺术之破坏性因素
       |           |       |           |                   |                
全部人格—所有题材—人类解救—多维多声部—形式内容一次成形
  |      世界解救            |                |
     正面扭转世界离心力  —  血性、道德、光明 — 极限的诗歌      
暴力恐怖战争灾难不公   强速苦深黑重    反平面化、平庸化

诗人在场实践:从诗人之我—关系“直”到人类之我—关系
  诗人之我并不就是人类之我,因此在场必须首先注意对此先天性残缺的自我包越。
  为了达到这个人类——世界之我的“从前”(前“取予之关系”),诗人在场的超越性探索分离出两条道路:其一关系之我的内聚:我即世界,我的世界,我外俱无;其二,我之关系的外现;你知道的世界在于你看的角度,因此世界是介入者眼中的世界,不是全部——所以,要么无限扩展在场的视角,要么剥离能看之“我”的有限性,世界—我才能互现、整观、现观。
  说明: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古典山水画,最闪眼的是其整观视角——不同于西方写生的有限视角,中国画家几乎总是能够“看”到山水的全部——全部地点和全部季节——而在实际的生活中,这种全角表现只能源于虚构和想象。难道西方人的想象力不强?不是的。因为——记住,艺术创作首先是一种切身的感受:西方写实的景观严格的根据画家之“我”的视思而现,东方的也是。不过,阅读西方的画作,你能感到一个真实的我,不管画里画外;而在中国画里,“我”不存在,但在你每一次眼光移动中都能感觉出一个“我”来!引领你玩风弄月。画中无“我”在而令你感到处处有“我”——这点即是中国古典艺术被汉学家和美学家们称为所谓“主体弥散”的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和语言表达的“无主句”(主语省略)相辅相成。它总是能激发阅读者和艺术感受之“我”相应,从而更直接、更真实地到达那种感应。对比两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人面桃花相映红。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人面不知何处去,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桃花依旧笑春风。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它们都立足于场景对比,这是共同点——没有任何神话与信仰起源的文本背景,既不和神话等勾连又不认同某种先验之主,如同一个“永恒切片”。但是前者属于“主体弥散”,后者则属于实在的对话之“我”——它在类比中使得文中的“你”产生“所指漂移”,从而具有了“双重指义”特征(既作为比的原象,又是比的航标的归宿)——“你”的这种双重能指性和巴赫金的“复调与对话”理论(还有巴特的语言论)相互印证,它的自我对话和自我分身与复调的自我投射的多向性冲突异曲同工。这个特征是中国古典诗艺的另一大魅力中心:即物通幽,因物赋形。
        即、因之义是为关键(不动声色地“靠上去”)。
  即、因对“我”的格律严格,而在即、因中又必须将“我”弥散在所即、所因之中,“我”内化为所即之物,同时作为感应的航标引领欲因、欲即之格,由是格致。这是一个双向的螺旋。因此,注意,“主体弥散”并非先有主体,再去弥散——这不过是西方(或源自西方)的仿拟式论述;即、因也不是先有“我”在,再去即、去因;弥散不过是一种表达的人工特性罢了。

主体性与全部人格
  刚才已经说过,每个“我”都是“存在关系”的一个独一的梯级、维度、向度和整体显现。目前只有上升到生物学的角度,我们才能不把这句话当成抽象的说理。这是感受的现实,无论你如何取予它都停止于它的现实:我要说的是非线性科学(对世界关系的最进一步的科学印认和体证),比如全息论。世界内化为一点不只是想象的认知,它可以行,并且正在行着;而我们习惯了日用不知:一只亚马逊的蝴蝶煽动翅膀,引发了美国的一场大风暴和海啸。
  难怪不少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家感叹:西方科学——认知越是进步,就越是向中国古代经典靠拢。我们很早就得到了答案,但是,毕生苦于无法向世人印证。关系本身拒绝一切印证过程之产生——时间永远比“存在关系”低一级,但又是我们的救星;与此相关,总有人得以体认。
同时,每个我又相互存在,与唯一性互含互摄。所以,另一种不冲突的说法:每个“我”都是人类之元“我”的一种人格经历,一次时间实践的历险,这些人格以一种超越时空或不超越的方式相互影响、引导或打击,就像第一批人格的持续“轮回”和轮回中的基因突变。我。但这是方便说法,不要轻易认同。我是独一的。只有和人类之我相关联,我才是独一的。这就是全部人格。
  第二层尺度的全部人格:就是每一“个我人格结构的关系”之命名:我的受影响、受教导、受打击的层面,我的多重角色,我的阴暗与阳光……等等。可以第三尺度、第四尺度的继续下分;老去而永不死亡的微观,但利于你发现空无——关系的日常形态,谁也不在的共同在场,有如真空之于自然,混沌之于有序,太极之于太玄。
  诗人在场作为一种感应的原点,并非总是以实体我的面目出现,出现更多的是大量的非我:托物、象征、类比、镜像……这是表达上述指向的常见语汇。不过,古人尊为意境(西方则自称情景——史诗情景)的诗学于今已经变形,这是纯粹个人生活化的情境:既不完全同于现实,又拒不与虚构同行——一个毕生的小镇不过是自己漫游的行囊,或者自己的躯体。实际上,这个主题内在地否定了任何神化和非-神化:把日常生活作为伟大神话的源泉,这是里尔克的最大贡献;而在我们这里,日常性已经不屑于和神话挂钩了——它就是。但不以神话的超脱和虚拟意义出现,有时它也不愿崇高,因为珠穆朗玛峰没法说自己有多崇高——因为它自足,一切在它的内部相互成就。
  因此,“我”的生活拒绝任何“神和虚幻”,如果它们碰巧出现,那也是因为的“我”的需要的缘故;我需要它们才来。宗教的世俗化已经潮涌不止,不过我们并不拒绝而且欢迎宗教诗人。主体性不垄断任何特殊的领域,它的唯一特性在于激发“全部人格”。
  不是别有神性,而是神性与“我”同在——

肯定生活与全部题材
  因此,同在,作为一种经历和感受,而不是想象,是以“我”的现世生活为车骑的。刘诚在诗中经常袒露肯定人类全部生活的激情。我们也是的。对于“‘我’的全部人格”而言,恶是个有偏见的词汇,善也是的:不是别有善恶。这种偏见和共相一方面作为人类的悲剧出现,一方面,作为“我”的所有可能出现。这就是“我(人类)”的生活。它的结果对“我”的不同人格(不是全部的)各有不同,各有不同的结果又凸现了多样之“我”的不同可能的归应探索。
  因此每种可能性和冲突性探索成为“我”之主体人格的一世履历,全部人格的履历正在其中孕育。这就是我们称之为“题材”的东西。
  注意:肯定不是说“是”,或者“不”,而是诸我在回归现在、行知相合过程中的“现实取予”。是“不得不”和“只有如此”下的取予的犹疑或者坚定,推卸或者担当。
  肯定四象:肯定我的生活等价于肯定生活,肯定生活等价于否定我的生活,肯定我的生活等价于否定他我的生活,肯定我的生活等价于肯定他我的生活。每一象都有它对应的现实取予关系,即其选择性、有限性;同时,每一种又都可以完成对全部人格的显现,即其超越性、相显性。每个“我”即蜻蜓的复眼之一,每只眼的每次观之摄录和所有眼的摄录之观即全部题材。
  从肯定生活到肯定全部题材,这是“我”之归应的巨大冒险,它更加困难,因为“全部题材”和它自己较劲儿,它不愿归属某个方向,它一出现就得是全部。全角。现观。
  我们一级一级的下来,几乎在每次停阶中都感受到双重性的颤抖,你在一刹那将要成为全部,可是转眼又成为长大一点的自己。似乎我们穿越了一回时空隧洞,它使我们长大,可我们只能和大了一点的自己见面……
  全部题材是我们的克星和极限,我们尽力地显现全部,但唯有依靠心灵的力量和感受它才显得完美。确实,也只有这时候,我们的神性才得以凸现。
  全部题材:你必须把肯定的四象放在一时一场才能演绎,这往往导致心灵矛盾,有时你渴望的结局你无法得到,不能被关系完成,有时你费尽心力雕刻一个魔鬼,有时你亲手把圣者亵渎……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发知、化行,众我人格、众人格之我的口味太难调了。谁也无法用一个宝贝解救一切,必须让他看到、摸到、痛到、悔到这个“关系”的普遍现实,然后取予庶几有所改变。
  全部题材就是善于从心灵的深度,潜移默化人们的取予,取予即担卸,担卸即神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8 21:2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