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代红杰诗歌赏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冯计生 于 2013-8-14 11:57 编辑

                                                                            《代红杰诗歌赏读》                                                                   
                                                                                    河北  冯计生

                                                                     
         文字是神奇的,生活是美好的,诗人用优美的文字再现了我们平常的生活和情感。寻常之景,平常之物竟然折射出炫目的光彩。让我们领略到作为生命本体另一种感觉上的存在,使得我们惊赞生命的神奇和瑰丽。
         《百泉》 副刊的诗歌专版《走在土路上》,读后不得不敬佩代红杰老师文字的魅力和艺术化的人生景观。在不足30首诗300余行之间,一个诗人的形象形神俱足,气质饱满。通读整版。我将从忧思的承继者,诗人不失情怀,诗思即哲思这三个方面,对代红杰老师的诗歌做一点浅薄的观点。还是从他的那篇《端午,我站立在一条垄沟之上》开始吧!
         【忧思的承继者】:《端午,我站立在一条垄沟之上》//在冀南,在没有江的乡下//小风中的麦子,发出流水的声响//这一天,我多愁,我善感,我自作主张//我放弃阅读,弄湿纸张//这一天,我持一束艾草,挂上门框//我挑酒喝,不喝衡水湖的老白干//不喝大海边的青岛啤//我喝江南的雄黄//这一天,我不穿背心短裤,我拖一袭长衫//在破裂处,缝上一块干净的补丁//我缓缓来到田野//站立在一条垄沟之上//我面南吟哦,惊飞三五只麻雀//然后,纵身一跃//垄沟有了名字叫汨罗,农历有了深度叫端午//在冀南,在没有江的乡下//五月的麦田,弥漫孤独之香//
汨罗江(垄沟)不必在意有水无水,关键是忧思太深。诗人不是被翻滚的巨浪吞噬,是在重重的忧思之中窒息而亡。汨罗江,那是一道不可磨灭的记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一块永永远远也化解不了的忧思已经郁积成一种悲悯的情结,烙在五月的端午,成为清醒者痛苦的标识,被一个个时代的功名利禄之客兜售着。《端午,我站立在一条垄沟之上》,主题文字看似滑稽可笑,读来则庄重肃穆,心生苍凉,手持雄黄,祛魔逐邪,扫世尘,以净心室。为屈子招魂,献诗,祭奠。我即屈子,屈子即我。行文抑扬顿挫如缓步轻移,章成洋洋洒洒若环佩作响。恣意文字,顿成气势。忧思之水,流出文字的汨罗。在“偶尔租赁阳光取暖//偶尔租赁黑夜做梦”的《过程》里“村主任的肠子是流酒的垄沟”《有村就有庙》。从这种垄沟里流出的酒竟可以孕育生命的胚胎。“那些土命的亲人//羊群//桃树下吸烟的乡邻//村中小芳//泥腿的牵牛花//急速啊//迷失在故乡//”钢筋水泥这个新的物种正在迅速浇铸这这个世界里,《杨桥村》在诗人悲愤泪滴里凝结成文字的琥珀。‘它是一匹嘶鸣的坐骑//周身佩戴汉字光芒的坐骑//只能坐一人//也只是这个人//它唯一的主人//  这把椅子//现在放凉了’《鲁迅的椅子》。这个世界病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先生。因为先生走了,他做过的椅子空着,至今还没有人做过,落满了尘埃。
      沉甸甸的文字呈现着记忆之伤痕和意象之江河。在复原伤口的同时获得抚摸的快意,和文字营造之时获得的美感。每一种写作都是对记忆伤痛的指认,每一种阅读就是在记忆里体验伤痛撕裂的过程。每一个时代都不乏忧思的承继者,他们把生命融进文字里记录历史,以诗为证,向未来发出雄厚的长鸣。
         在经济大潮滚滚的洪流之中,有些人顺流而下,有些人不情愿地被裹挟。我们的诗人靠岸了,在岸边,收拾起生活的碎片。他发现,岸边的每一株小草,也不失为一名智者。让我们从诗人下一组诗歌去领略文字营造的另一种境界。
        【诗人不失情怀】:《静夜思》//今夜,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我偏居乡村一角//听渐凉的风语,推走暑燥和白日的喧嚣////秋了, 一颗露珠,无数的露珠//暗结珠胎。这些大地上的星星//只美丽青草和庄稼,成为乡下世代的家藏////今夜我读书写作。劳累一天家人睡得很香//暂且躲避了车祸,和意外伤害//夜晚很好。歹人也要安眠,且面目慈祥//今夜有蟋蟀巡夜,今夜平安////天亮时分,我看到三五朵葫芦花,敞开门扉//真正的宁静祥和是独处于美丽夜晚的旷野和真正的诗人文字传达给生命的神秘感觉。《静夜思》让我们从宁静的夜的氛围里,走进了诗人文字营造的另一种境界。感受着他的心跳,聆听着他的低语,享受这他自身独具诗意情怀。听说代老师喜欢喝酒,可在他的文字里嗅不到一点酒气。他的每一次畅饮只在把这五谷之精华再一次提炼成‘美丽青草和庄稼们,世世代代的家藏’。
         “他们好像没有说话//他们好像不需要说话//”《看见》让我们读到寻常百姓淳朴憨实的形象。他们缄默寡言,默默耕耘,大爱化雨浸润着土地。这不正是诗人的自画像吗,一个默默无声的播种者,把一个个饱满的文字撒在每一个读者的心里。真正的诗歌就是艺术地再现生活,就是在生活艺术化的过程中不失其真实,以借助艺术的手法还原生活本身的美以及自然性。《初春》情趣之中糅合这思辨。《在山坡》融入了自然,远离了物欲的伤害。《周日》与都市约法三章的暂时划地绝交,获得片刻的自由和安闲。情怀是一颗丰富内心的福地,情怀是置身于红尘之中的保护层,它无形之中化解了我们与世界交流时带来的伤痛,并以此丰富着我们的内心源源不断涌动的灵感。世态总像变幻的浮云,让我们手足无措。因为这份情怀,一切都这么自然。一切都在诗人的情怀里定格,用文字保有它永恒的特质。
         【诗思即是哲思】 诗歌不同于讲故事,在于她精准地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时而山川凝结,时而热血沸腾,亦歌亦泣之中带给我们不殊的生命体验。在感受艺术美感的过程中使得我们看到生命不可泯灭的永恒性,从而唤起人们内心美好的渴望。“好像不急于逃避自己的黑" //“它们把白雪衬托的更加白了”《雪地里两只乌鸦》。乌鸦就像白雪的一块心病,更像白雪吟出的一句厌恶的句子。如果说,白雪把乌鸦衬托得更黑了,乌鸦反倒会怜惜这片苍苍茫茫。因为,他看到白雪们正在阳光下发抖,很快就褪尽白色消失在无边的空旷里,而乌鸦整个生命的过程里都与那片黑色不离不弃。《泥土》生活同一性和差异性。我们站在土地上生活,又被泥土掩埋。这种最熟悉不过的生活场景和平常的生活感受通过文字的呈现让我们沉思让我们深刻让我们震撼。短短的篇幅之中,生命的意义得到了阐述。
        《 悲秋》//掰玉米的男人好像在一次次解开秋天的衣扣//摘棉花的女人好像在一点点取走秋天衣服里的暖//最后晚秋的风哗啦一声//秋天剥个精光//男人和女人忽然都老了//坐在门前的阳光下等着过年 //。好的诗歌是极具杀伤力的,它使得我们在巨大的感伤里获得一种满足和快感。诗人让我们一览无余体验一个季节的的时候,我们已被他伤的体无完肤。当我们正静静沉浸在他暖暖而温馨的诗句的时候,一句“忽然都老了”,呀,残忍。时间凝固了。阅读中的我们成了慢慢适应这水温而冰冻(煮熟)的鱼。
      “你就成了桃子//你就走进//花轿一样的篮子”《劝桃花》“面对一片收割后的麦田    我知道 //转过身去 //秋风就刮响了落叶”《收割后的麦田》“那两只骄傲的乳房。小羊长大以后//像两只空空的旧布袋一样”《一只羊的爱》。这些诗句无不流露出生命归宿的感伤。感古伤今,念旧怀远,悲草木凋敝,叹时光流逝。任何一个诗人绝对不是想把我们打造成哀哀怨怨的病体。他是让我们在触摸伤痛的时候获得清醒,获得力量,陶醉在文字境界里弥漫的孤独之香。
     通读全版,便对代红杰老师的整体风格有了一些了解。 他的大多数文字与土地和土地上生长的粮食有关。说到土地,可以想道厚德载物,想到一个词“厚实”,说到粮食让我们想一个词“饱满”。说到土地和粮食我们想到一个词“养人”。用他自己的一句话说:“他们都是纯奶”,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实在货!”
    走在土路上,心里最踏实。  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8-13 17:04 | 只看该作者
首赏,好诗品读!有感而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8-13 17: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谢谢{: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8-13 17:09 | 只看该作者
感慨万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13 17:10 | 只看该作者
感慨万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8-13 17: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8-13 17:3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今天的网络很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8:26 | 只看该作者
张智文 发表于 2013-8-13 17:06
学习   谢谢

问候主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8:26 | 只看该作者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3-8-13 17:31
欣赏,今天的网络很差

谢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8-13 18:36 | 只看该作者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9 16:3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