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夜明朗 于 2015-2-10 23:08 编辑
什么样的环境产什么样的诗人
——兼论太监时代的诗人。
文/月夜咱明
好诗在民间,就如能人在民间一样。我们常说金银不示人,那是因为珍贵。然而,诗歌也并不例外。文章写出来就是给人看的,但即便如此,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家里,好的作品也照样示不了人,而不是不示人。面临各种的埋没和打压就会搞的你喘不过气来。想要露出头来很难。其一,条件所致。其二,环境所限。也许有些已成历史。也许有些还在继续。过远的已无法考证,就李白而言,从他的《静夜思》和《蜀道难》不难看出诗人的生活与诗歌的紧密关系。还有最近许立志和余秀华的事件证明:好诗依然还是在民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虽然说如此,但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对余的评论也是很到位的。她的创作是有界限的,但只要是生活如故,我想创作也改变不到哪儿去。因为我觉得是生活牵制着创作,而非创作牵制生活。虽然兴起一时,但再高的浪都是会过去的。最终还得静下心来写作和安静的生活。虽然说让余秀华一夜成名的诗《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不是一首多么好的作品,但我相信没有好作品的推动与支持的话,这首诗同样得不到推荐与关注。问题是,诗是诗人的代言。也就是说我们先关注的是诗,再关注的是人,这才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综合性的关注“诗人”,即“诗”和写诗的“人”。为什么余秀华的诗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呢?尤其是我们写诗的人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不是说我们要哗众取宠,而是应该反思!冷静地反思,理性地对待,心平气和地写作。这才是正道。当然我也不是完全的认为余的每一首诗都好,做到都好那是谁都不可能的。有一部分好就不错了。有些赞同,有些反对。在诗歌界都是很正常的。但就对读诗而言,我认为会读诗的人才会写作。同样能写好诗的人才能读懂好诗。这是一个境界问题。为什么余秀华诗会有人一如既往地关注呢?这才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余诗来说,她的大多数诗歌语言都很朴实,甚至朴实得只有朴实的语言几乎没有了灵性甚至诗性。这是一种缺陷,同样是一种特点。即便如此,她的诗歌照样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直到火了起来。我想那是因为她的作品比别人的更加贴近生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心。最终得到了大众的接受与欢迎!不强作成了她拯救诗歌的法宝,不媚俗成了她对心里疗伤的良药。痛苦的生活弥补了她拯救诗人的空白。因为心疼痛,之所以感动。她那样的生活我们没有,她那样的经历我们没有,她那样能够感人泪下的作品,我们自然也就没有。感性写作是一种风格,神性也是,哲性依不例外,禅性也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无论哪一种风格都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一窍三通,就是这个道理。不能说那个风格高那个低。风格不同,文无第一。人毕竟是感情动物,以感性取众是自然也是必然。无关学识,却关眼界,这一些论证我很认同,因为很客观。还有许立志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地的多样化呈现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天赋和把握。对于身心疲惫的他来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悲痛拯救了诗歌。痛苦的生活,贴心入肺的写作同样拯救了一个诗人。即便如此,很遗憾的是诗歌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住他的生命。他的好多诗歌似乎让人很难读懂,多读几次但还是能够读懂的。我曾说过,诗如果读懂了都是直白。但深意更不是故弄玄虚!当然易懂的诗不一定说不好,不易懂的诗不一定就好!我一直认为,诗有标准,好诗没有标准。因为,什么都是有底线的。在跟着苍蝇闻大粪的时代,似乎诗歌没有了底线。记得在一个诗赛投票的帖子里我看到:勉强选了三个……,我再努力……再看看有没有……。这是何方圣诞如此大言?当时让人大吃一惊。了解之后才知道是上一届获奖者。于是我就建议:希望所有获奖者都把获奖作品分解一下,分享给大家,就当交流,让大家学习学习。结果没有一个能够出来解说的,至少时隔一年,至今没有。可见,你说好,我说好大家都说好。作者本人都无法解说得清楚的东西,好在哪里?在虚伪的时代,到处颂扬着虚伪。在太监时代,到处都是太监。皇上放一个屁都是香的。在今年春夏之季的一天傍晚,我路过银川永泰城正逢演讲,凑前听到:……我们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各地有各地文化,内蒙有蒙古文化,宁夏有回民,说到甘肃呢?那就不同了,甘肃没有文化,至于甘肃有没有文化到了甘肃再讲。”听到这里,这就是央视百家讲坛里所谓的教授,这样博学多识的教授也许只有我们中国才有。这样的教授就如珍贵地再不能珍贵的大熊猫一样。只有中国才有。这就是我们中国货真价实的教授。甘肃没有文……真的没有文化?!口才很好,听者自然掌声不断。是不是把甘肃拍了个惨呢?这个问题让人有些怀疑。且问,在这样的时态背景下还会有什么样的好诗人和好作家值得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