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平台】“中国好散文诗”推出(12月号 •引言)
2015-02-11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
主持人:程洪飞 潘志远 方文竹 段联保
引言:“年度十大事件”
按常规,年末“散文诗十大事件”纷纷出炉,各种版本大同小异,都极力维护自己的权威性。的确,评选者抉搜了全年“如烟往事”,大小比较,精心斟酌。但是,方法,立场,态度,等等,仍决定了“十大”的主观性。主观性即遮蔽性。遮蔽了什么?自己的视线所不及的领域。因此,“十大事件”仍有必要呼唤权威性,真正的权威性。在这一点上,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的做法就有说明力:征求一些现场参与者的意见然后综合考校,决出的结果虽说不可能达到百分百的精确,但至少算是最接近于当代散文诗的真实了(若能写出评选理由就会更佳)。事实上,任何人文项目都不会达到终极真理,只是尽可能地接近真理。
在各种文体事件中,散文诗的事件不算很多。文体寂寞是一个原因,但也多少说明散文诗界不善于“制造事件”,只是埋头于文体的实际动作。事件上,“事件”是“制造”出来的,且是粗线条的一些人的活动,仅具“信息”的价值,只是散文诗作品的投影或服务性的元素;而作品则是真正的成果,是一个文体的载体,是历史的留在实物。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事件是雷声,作品是雨点,雷声大雨点小乃常见现象。试想一想,是鲁迅的《野草》作品最重要,还是围绕《野草》的一系列“事件”最重要?“事件”制造者大多是社交家(当然,社会家对于散文诗的发展贡献极大,也是令人无限敬重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更需要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散文诗勘探者。真正的“事件”在时间的深处,一片黑暗预谋了创造者的命运。真正的“事件”必须具备“内核”,那就是散文诗精品。
我们这样说,并非贬低“年度十大事件”的意义,而是提醒在喧嚣的浪潮中打捞出值得珍视的珠贝。有些真相不好好使用,就会离假相相距仅仅一步之遥。 |